要了解宇宙深處的奧秘,必須從了解我們銀河系周邊的環(huán)境開始。
我們地球處在銀河系銀盤中的一個旋臂上,所處位置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是銀盤半徑的一半。仙女座大星系M31則是距離銀河最近的另一個大星系。由于距離非常近,我們用地球上的望遠鏡就可以觀測到很多圍繞它們旋轉的“衛(wèi)星星系”。
這些“衛(wèi)星星系”,質量比這兩個大星系都小很多,因此可以當作點粒子來看待。最近,我參與的一個英國、加拿大以及美國的國際合作組,利用衛(wèi)星星系的數據,精確計算了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質量。結果發(fā)現,盡管這兩個星系有著類似的大小和結構,仙女座星系的質量卻是銀河系的大約2倍。
此前的研究多將兩個星系及其衛(wèi)星星系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衛(wèi)星星系的運動。為了配合這種研究而建立的計算機模型并不準確。我們的新模型在膨脹的宇宙背景中,將兩個星系及圍繞它們運動的衛(wèi)星星系分開考察,通過測量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和位置,并結合它們相互之間的引力,測算出了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質量。
由于這些星系的大多數質量來自于暗物質,所以也可以說,仙女座星系的暗物質幾乎是銀河系的2倍。我們對暗物質的本質仍舊了解甚少,這項發(fā)現有助于在我們銀河系周邊研究暗物質。
除了觀測“衛(wèi)星星系”的運動,我們還測量了宇宙的膨脹,與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作的測量結果相符。
由于宇宙整體上在膨脹,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飛離我們的速度越快,受銀河系引力的影響也越??;相反,距離我們越近的星系,受附近引力影響越大,宇宙膨脹效應就越小。因此,銀河附近的星系群是我們能夠用來測量宇宙膨脹的最小尺度,而此項研究也確實測出了膨脹效應。在本星系群這么小的尺度上測出的宇宙膨脹率,居然和宇宙尺度上測出的結果非常相近——可以說,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
7月30日,這項研究被發(fā)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研究這兩個星系的暗物質結構,以及它們與“衛(wèi)星星系”的速度和位置之間的關系,以進一步探究暗物質的性質。(編輯:St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