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寵物狗飼養(yǎng)者來說,狗對便便的嗜好與其隨地排便的習(xí)慣一樣麻煩。
老話說“狗改不了吃便便”,這一點真是沒錯??墒悄闶欠裰?,狗狗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自然界中的“逐臭之夫”還真不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食糞動物”(coprophagy)。
蟲族多有食糞癖
如果你在自然界中看到一團糞便,除非它已經(jīng)被凍得邦邦硬,那它一定是“生機盎然”的,食糞動物中最大的一群就是各種昆蟲。各種蒼蠅自不必說,最著名的食糞昆蟲莫過于糞金龜。享受糞便大餐的昆蟲絕非只有這些其貌不揚的家伙,蝴蝶中的大多數(shù)對糞汁也頗感興趣。
其實,糞便在自然界里還算是不錯的食材,大多數(shù)動物的糞便中總是保留著相當(dāng)?shù)臓I養(yǎng)成分。按照坎貝爾1996年出版的《生物學(xué)》第4版統(tǒng)計,平均下來動物吃下去的50%的營養(yǎng)成分都原封不動的返還給了大自然。另外,細菌在糞便中可以占“鮮重”的一半左右。它們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質(zhì)。另外,糞便中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糞便中還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蝴蝶其實就是被這些礦物質(zhì)吸引去的。
熊貓也要吃屎
養(yǎng)過兔子、龍貓、倉鼠等動物的朋友一定見過寵物津津有味捧食著自己的便便。這其實是無奈之舉。作為食物的草缺乏營養(yǎng),很大一部分是硬硬的纖維素。動物的消化系統(tǒng)里普遍缺乏分解纖維素的酶。還好,很多細菌擁有分解纖維素的酶,于是食草動物與這些細菌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合作關(guān)系。牛羊之類的反芻動物擁有復(fù)雜的食道和胃。與之相比,其他那些小型食草動物基本上只有一個簡單的胃,在這些動物體內(nèi),分解纖維素的細菌定居在盲腸里。不幸的是,腸道蠕動是單向的,不能走回頭路,在盲腸里被分解的纖維素只能向下走到大腸。大腸的吸收功能很有限。這些小型食草動物只能退而求其次,讓走到消化道末端的那些東西重新返回消化道。這跟反芻是一個道理。生存所迫,就顧不上餐桌禮儀了。新生的小兔子也會吃媽媽的糞便。新生兔子的腸道是無菌的,它必須攝取同類的糞便獲得腸道菌群。同樣的行為會發(fā)生在大熊貓、大象和考拉身上。
為狗狗找個理由
覺得便便有點兒不衛(wèi)生?狗狗是不會這么想的,因為它的祖先———狼,在自然界是一種食腐動物,腐爛不堪的臭肉同樣是它們的美餐。用“狗改不了吃便便”來罵人實際上對狗狗有點兒不公平,因為另一種常見的家畜對便便的熱衷程度比狗還大:豬對包括自己便便在內(nèi)的糞便來者不拒。在古代歐洲,人們收集馬糞喂豬,我國也有長期用雞糞喂豬的歷史。
寵物狗們錦衣玉食,為啥還老是對便便情有獨鐘?這個問題沒有引起太多科學(xué)家的關(guān)注。美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野生動物健康中心的獸醫(yī)霍夫梅斯特(Erik Hofemeister)寫過一篇《狗主人對犬類食糞行為的記錄》。在論文中,他給狗找了好多理由:餓了;營養(yǎng)不良;壓抑不住的食腐本能;防御本能,怕便便的臭味招來敵人;便便的形狀和溫度喚起了兒時的記憶(母犬用半消化的流食喂養(yǎng)幼犬);想引起主人注意;極度焦慮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