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不光是出現(xiàn)在數(shù)學上,在很多科目例如英語、物理、化學等等很多學生都會遇到這問題。
常規(guī)的分析,比如關(guān)于知識點難度客觀提升的這個事實我就不在多做啰嗦了,關(guān)于這方面的內(nèi)容在其他答友的回答以及網(wǎng)絡上都有很多的分析資料可以參考。
我這里只就只談一個可能,而且我認為是最最有可能的原因分析一下:
其實所謂的“初中數(shù)學成績還不錯”都是假象!
為什么這么說呢?
如果孩子當時上的是一所比較應試的、比較重點的初中,那么這個“還不錯”就厲害了!這意味著孩子的數(shù)學水平可能已經(jīng)超過了全區(qū)甚至是全市的絕大部分學生的能力。
但是如果當時孩子上的初中僅僅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初中,那么同樣是“還不錯”可能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nèi)绻旁谇懊娴膶W校里極有可能就是倒數(shù)的了……
為了更有說服力一些我講一個我自己的經(jīng)歷:
我從小在理科學習上能力明顯高于文科,等到了初中時候數(shù)學、物理這樣的科目成績在全年級都是非??壳吧踔潦亲詈玫哪且活?。
但是我那時候上的初中并不是一所多么重點的初中,且老師也沒有太多的額外補充練習,自己就更不用說了, 我連一本課外教輔都沒買過——壓根就沒有這個買教輔的意識!
雖然最后我考進了重點高中,但是第一次考試我就看到了自己跟其他同學的差距在哪里了——基礎(chǔ)題我們都差不多,甚至我可能還會更好一些,但是在一些難題上我一點優(yōu)勢也沒有,甚至是處于劣勢,但是對于那種極難的題目,我們大家的水平有差不太多了……
但是“極難”的題目其實并不多,“難題”才是真的拉分項。
所以那次考試因為出題的緣故,“極難”的特別多,導致我的成績還可以,但是后面的出題因為控制了難度,使得我的問題也就暴露出來了。
我當時跟我父親一起分析的結(jié)論是:我不笨,因為“極難”的題目對大家來說幾乎都是“0基礎(chǔ)”(那時候搞競賽的極少極少),但是“難題”卻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生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是進行過一定有難度練習的(時候我也咨詢過同學,尤其是在一些重點初中里,老師增加了很多題目給他們練習),所以他們在解難題的能力上非常突出。而這正是我欠缺的。
所以事后我就開始買教輔書了,不過那個年代教輔資料非常少,我買的是一本可厚的“題典”。
正是因為我有這樣的一分經(jīng)歷,所以我對“還不錯”的說法,第一時間就產(chǎn)生了質(zhì)疑,倒不是說我認定了家長的判斷一定是錯的,但是這種可能性我認為還是有的,而且應該是非常有的!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吧,想要改變就一定要行動起來:
1、不要喪失信心,尤其是不要認定了自己就是學不好數(shù)學,這點太關(guān)鍵了。
2、看看試卷上的問題到底屬于什么類型的,是基礎(chǔ)不扎實還是跟我當年一樣難題搞不定?
3、針對性的去補習,但是需要有計劃性,且不要影響現(xiàn)在的學習進度,尤其是當下的學習,既然有問題,那么一定要把“預習”這項做到位!這樣會有效的提高學習質(zhì)量。
4、如有必要可以找家教,但是想要根本性的解決問題,還是要從自身尤其是自身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入手才行。
總之,只要能夠找到問題所在,那就總是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且還會有很多的辦法!別太焦慮,更不要因此過多的指責孩子,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孩子更加內(nèi)疚或者更加自責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