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李可染入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普通師范科,學習圖畫、手工兩年。此間,得見吳昌碩真跡。在學校一次紀念會上,聽康有為演講,得知中國唐宋繪畫是世界藝術的高峰,因此被激發(fā)斗志的他離職獻身繪畫藝術。1925年,李可染畢業(yè)創(chuàng)作以其王石谷派細筆山水中堂名列第一。劉海粟校長為之題跋。是年回徐州,在第七師范附小和私立徐州藝專任教至1928年冬。
1929年,李可染越級考上西湖國立藝術院研究部研究生。師從林風眠、法籍油畫家克羅多(AndreClaouodot)二位教授,專攻素描和油畫,同時自修國畫,研習美術史論。同年,杭州'一八藝社'成立,李可染加入'一八藝社',為最早成員。
1931年5月,杭州'一八藝社'在上海舉行習作展,魯迅為展覽寫《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小引》,可染作品始受注意。
1943年,李可染應重慶國立藝專校長陳之佛邀請,任中國畫講師至1946年9月。在此期間,致力于中國畫教學和研究,主攻山水、古典人物、牧牛圖。作《公蔭觀瀑圖》、《執(zhí)扇仕女圖》、《擬八大山人》、《仿石濤》等畫。1944年,《李可染水墨寫意畫展》在重慶舉辦,徐悲鴻作序,老舍撰寫《看畫》一文,并在文中對李可染的山水畫和水牛圖表示稱贊。
1945,李可染與林風眠、丁衍庸、關良、倪貽德、趙無極等以山水和寫意人物為主,舉辦《現代繪畫聯(lián)展》。同年,他在昆明舉辦了《李可染水墨寫意畫展》,也作了《放鶴亭》、《棕下老人圖》等畫。
1979年,李可染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文聯(lián)委員,并被任命為中國畫研究院院長。1981年,在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期間,為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書寫了魯迅聯(lián)語,并題'魯迅先生聯(lián)語云'俯首甘為孺子牛',此語給我啟發(fā)教育,吾因此開始畫牛,并名我畫室為'師牛堂',今逢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年紀念,寫此以志敬仰。一九八一,可染并記'。
從1962年開始至1964年,李可染先后共創(chuàng)作了7幅《萬山紅遍》,其中4幅現存于國家美術機構,其余3幅均曾有過上拍經歷。此次嘉德上拍的《萬山紅遍》是7幅中尺寸相對較小,原是北京榮寶齋的舊藏,在2000年由北京榮寶拍賣釋出,以501.6萬元的成交價創(chuàng)下當時李可染單幅作品拍賣紀錄。
作品欣賞
轉載聲明:本文章轉載于“安徽畫廊”,感謝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