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泉州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總導(dǎo)演陳曉卿曾說:“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像泉州有這么多美食小吃,在泉州整整花了半年時間才拍完,為全國歷時最長的拍攝地方?!?/p>
這里滿城的古早味:海蠣煎、肉粽、菜頭酸、炸醋肉、潤餅、石花膏、拳頭母、四果湯、滿煎糕……更難得的是這里的消費水平低,老店幾十年不漲價,味道比臺南還正。
泉州晉江有一條百年老街蓮嶼街,一頭連著泉安中路,一頭挨著和平路,被當(dāng)?shù)乩削曳顬槊朗呈サ?,琳瑯滿目的各色小店中,三五步就能遇到一家老字號。
泉州人的早晨通常都是從一碗面線糊開始的,晉江有一首童謠唱道:“后坑面干棰,鈔井吹海螺,馬山打石皮……”煮面線糊,一定要用本地出產(chǎn)的細面線,舊時七夕節(jié)穿針比巧時會用細面線代替縫紉線,穿過小號繡花針的針眼,足見面線之細。
在晉江有不少面線糊店鋪是24小時營業(yè)的,比如蓮嶼街上的大怣(yóu)面線糊和小怣面線糊。一對親兄弟,用四十多年時間做出了自己響當(dāng)當(dāng)?shù)恼信啤?/p>
面線糊由大骨湯和海鮮加面線熬煮而成,配菜既有炸物也有海鮮,每樣都誘惑力滿滿,冬天里來上一碗,讓人身心溫暖。
油條就放在店門口,可以自己拿,一根一塊錢,蘸著面線糊吃,脆脆的外殼變得酥軟,入口慢慢化開。
除了米線,也可以試試街上的阿成沙嗲面、銘輝沙嗲面,兩家店都是開了多年的老字號,如今人氣越來越旺,很多人都會慕名前往。
沙嗲面,也叫沙茶面。以沙茶醬、花生醬、骨湯熬成濃厚湯底,再堿水油面放入笊籬下開水鍋燙熟,隨自己的口味加入醋肉大腸等配料,最后淋上湯底即可上桌。
小小一碗沙茶面,也是泉州作為世界港口的榮光見證。琳瑯滿目的配菜自不用多說,渾厚的沙茶湯頭也至關(guān)重要。
好的沙嗲湯一般都是當(dāng)天炒當(dāng)天熬,如此才有棉厚的茶香感。
唐宋時期,從海外來的人民鐘情于牛肉,于是就有了別具特色的牛肉小吃,以燉煮的形式盛行大泉州。晉江風(fēng)格的中式牛排色香味俱全,讓人看了食指大動。
一碗咸飯,一份牛肉羹,再點份牛排,就是晉江人最日常的一頓簡餐。
泉州人離不開花生,早餐來一碗溫?zé)嵯闾鸬幕ㄉ鷾顬槭孢m,加點芋頭,使得口感更加豐富。還有花生漿,里面是沒有花生仁的,是將花生翻炒、去皮后攪碎了下去熬煮,味道更加香濃,最后還要加一顆雞蛋才到位。
晉江傳統(tǒng)的芋圓,一定要加上細細的花生米末和白糖,芋圓皮超Q彈,內(nèi)里還包著整塊的瘦肉。
泉州粽子是一絕。肉粽里面可以有香菇、蝦米、芋頭粒、豬肉,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鹵湯、蔥頭油,放在鍋里炒得又干又松,再與紅燒肉、元貝、生栗子、鮑魚等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
當(dāng)?shù)厝俗钕矚g蘸上花生醬或者甜辣醬,拌著吃,將碳水、紅肉、海鮮、堅果的香氣一網(wǎng)打盡。
不光粽子要加花生醬,鹵面和麻辣燙也要加,甚至連燒烤也不能放過??镜浇瘘S的各種肉類刷上秘制醬料,一口咬下去,花生醬感人的咸香、甜香與雞腿里的肉汁交織著沖入口腔,讓人暈頭轉(zhuǎn)向。
最讓外地人吃驚的必然是“啾啾螺”。啾啾螺多用黑螺做,肉質(zhì)鮮嫩,略帶甜味。螺絲在褐紅色的花生醬中半浮半沉,嗦掉外面的醬汁,再把螺絲肉挑出來吃掉,是泉州人相當(dāng)熟練的舌尖動作。
此外,泉州每個地方都有一個經(jīng)典的炸攤,醋肉、芋頭餅、炸棗、菜頭餅,樸實簡單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