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湖南社區(qū)紅色歷史建筑 (2) [復制鏈接] | |
郁世榮 ![]() 郁世榮 ![]() ![]()
| 2.郁華烈士舊居 位于上海市常熟路188弄2號。
郁華(1884—1939年),字曼陀,又字慶云,小名蓮生,浙江富陽縣富陽鎮(zhèn)滿洲弄(今達夫弄)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之兄。1905年考取浙江省首批官費留學日本,先后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師范科,法政大學法科,獲法學士學位。1910年學成回國,在北京外交部工作,1912年考取法官,任京師高等審判廳推事,兼司法儲才館及朝陽大學刑法教授。1929年調(diào)任大理院東北分院推事,司法部科長,最高法院東北分院刑庭庭長。
1932年,郁華到上海擔任江蘇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長時起,就居于此。當時,二分院設在上海英租界,他利用所處的特殊地位,積極幫助、庇護進步人士,當田漢、陽翰笙、廖承志在英租界被捕后,郁華參與營救多所盡力,設法使其獲釋。上海淪陷后,郁華利用租界法權,堅持司法尊嚴,以維護民族利益,保護愛國人士,嚴懲民族敗類,因而多次遭到日偽恐嚇。1939年11月23日上午,郁華在上海西區(qū)法租界善鐘路202號(今常熟路)家門口遭到預先埋伏在寓所附近的日偽特務暗殺。他是抗戰(zhàn)以來因主持正義在上海租界內(nèi)第一個遭汪偽漢奸特務機構“76號”殺害的中國高級司法人員。
解放后葬大場烈士公墓。1952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華、郁達夫兄弟兩人為革命烈士,發(fā)給由毛澤東主席簽署的烈士證書。 郁華烈士舊居(常熟路188弄2號) 采訪郁華烈士之子郁興治 ![]() 郁華烈士舊居位置示意圖 3.李白烈士舊居 位于上海市長樂路339弄18號底樓。 李白(1910~1949),曾用名李華初、李樸、李霞,化名李靜安。湖南瀏陽人。小時候只讀過三年書,后因生活困難,13歲起當染坊學徒,15歲時參加當?shù)剞r(nóng)民協(xié)會工作。不久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民國19年(1930年)參加紅軍,轉(zhuǎn)入江西蘇區(qū)后學習無線電報務,李白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舉辦的電訊訓練班第二期畢業(yè)生。在反“圍剿”斗爭中,李白負責的電臺通訊聯(lián)絡暢通,為反“圍剿”戰(zhàn)爭作出了貢獻。民國25年,李白擔任紅軍第四軍電臺臺長。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李白奉命前往上海建立秘密電臺。為了在險惡環(huán)境中便于工作,根據(jù)黨組織的安排,與滬西綢廠青年女共產(chǎn)黨員裘慧英扮成“夫妻”,住進了蒲石路蒲石村18號底樓。1939年,綢廠女工出身的地下黨員裘慧英接到了上級馬純古分配的任務,馬純古表示,黨組織決定調(diào)派她去與李白假扮夫妻,負責掩護工作。一年后,黨組織找裘慧英談話,希望兩人結為夫婦,1940年冬天,假夫妻正式變?yōu)檎娣蚱?,成為志同道合的紅色情侶。并于1945年12月,生下愛情的結晶—兒子李恒勝。 2009年,在“徐匯區(qū)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湖南街道文物普查員了解到長樂路339弄18號底樓曾經(jīng)是李白烈士戰(zhàn)斗生活過的地方,并且得到李白烈士的兒子李恒勝的電話確認。李恒勝回憶:他還帶領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來此地拍攝過。虹口區(qū)文史館的小徐同志電話告知,長樂路339弄18號底樓是李白和裘慧英扮成“夫妻”時,住過的地方。這是裘媽媽回憶的。也是李白在上海的第二個住處。 長樂路339弄18號底樓是李白烈士舊居主入口 下面是李白烈士舊居位置示意圖 和長樂路李白烈士舊居西立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