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女子,卻喜歡身著男裝,戴方巾,以“儒士”的身份賦詩填詞,撫琴作畫。
她是一名風塵女子,流落煙花巷,卻用畢生的力量追求愛的自由與尊嚴。
她生在亂世,卻做了民族的錚錚鐵骨;在人人媚俗的時代堅持自我。
她一生用過十多個名號,伴隨著這些名號的演變,是她波瀾壯闊的人生旅途,是她深刻而豐富的愛情之路,也是她反抗自身命運的絢麗華章。
人生的路上,遇到無數的事情,其中多數非自己所能選擇,比如出身。
楊云娟,就是后來名重歷史的柳如是的第一個名字,第一個名字自然來源于父母。
“云娟”在明代的江南是相當流行的女孩子的名字,寄寓了父母對女兒樸素的美好祝福。
從“云娟”這個極為常用的名字看,她的父母可能只是普通百姓,文化修養(yǎng)并不高,而且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
從此,小云娟流落江湖,開始顛沛流離的坎坷人生,她先被一家妓館“歸家院”的老鴇買來做婢女和“瘦馬”,給客人端湯送水,掃地擦桌,洗衣做飯,服侍主人。
然而,楊家有女初長成,天生麗質難自棄。云娟稍稍大了些,身形嬌小玲瓏,眉眼細膩,婉轉風流,漸漸有了佳人潛質。
老鴇把這一切看在眼里,也正式把云娟列入“瘦馬”排行版頭條,所謂“瘦馬”,就是妓院里的佳人潛力股。
這些人面貌姣好但出身貧苦,妓院會把這樣的人單獨培養(yǎng),教給她們琴棋書畫。待她們長大成人或賣于官商作妾,或成為青樓頭牌,老鴇則從中牟利。貧女瘦弱,故以‘瘦馬’名之。
逍遙感石腴,至神無常移。
昔時縞帶間,明月何陸離。
迄今萬余里,不敢忘初時。
——柳如是 · 擬古詩《冉冉生孤竹》
云娟師從當時的名妓徐佛,刻苦學習吟詩作畫的基本功,學業(yè)之路萬分辛苦,這些高雅的東西帶給她的是沉甸甸的生存責任。
雖然孤獨,雖然凄涼,雖然是一顆‘孤竹’,但堅韌不屈。成為‘瘦馬’,這是楊云娟第一次命運的轉折。
十一歲的云娟亭亭玉立,可愛靈巧。不久,就被風流好色、業(yè)已罷官回鄉(xiāng)的宰相周道登收為婢妾,并為她改名為“朝云”。
朝云,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愛妾,一句“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令后世多少有情人感慨萬千。
做過宰輔的周道登自然也不例外,他希望改名后的云娟可以像王朝云一樣,為自己帶來晚年的慰藉。
于是,楊朝云正式走進周家大院,周道登就是她第一個男人。
周道登十分寵愛朝云,經常把她抱在懷里教她文藝,指點她的詩文。周家藏書頗豐,朝云也因此有機會博覽百家學說。
仗著周道登的寵幸,朝云遠比周家其他侍妾清閑,除了文學,周道登還時常對朝云論及朝中掌故,晚明的政治風云。這對開啟朝云的心智和性情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啟蒙作用。
那么,受寵的朝云愛不愛周道登呢?問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愛不愛大她三、四十歲的爺爺輩的人,是件很滑稽的事。
可以想象,幼年缺愛的朝云面對一個大她如許之多的男人,只能是一種父愛般的溫暖,那是一種可以依靠,可以被嬌寵的小女兒的心理。
她對周道登,只能是敬畏,像女兒敬畏父親一樣,當然也有一種嬌嗔,那也是女兒對父親般的撒嬌。
而周道登,就像把玩一個別致的瓷娃娃,朝云再好,只是他晚年罷官失意后的一種安慰,手里捧著,心里樂樂。
好景不長,萬千寵愛及一身的朝云還是被周家其他女人構陷詆毀,總之,周道登死后不久,楊朝云為周家妻妾所逼,再一次流落坊間。
楊花飛去淚沾臆,楊花飛來意還息。
可憐楊柳花,忍思入南家。
楊花去時心不難,南家結子何時還?
楊白花,
不恨飛去入閨闥,但恨楊花初拾時
……
——柳如是 《楊白花》
人生就是這樣,即使你不是一個堅強的人,但,有些時候,你必須堅強。
經歷了被誣陷被驅逐被流落的人生之后,楊朝云終于站起來,這一年她十四歲。
飽嘗為人姬妾的恥辱之后,楊朝云決定入青樓做藝伎。
為了開始新的人生,楊朝云取李商隱“對影聞聲已可憐,玉池荷葉正田田?!痹娭械膬蓚€字,改名楊愛,小字影憐。
孤身飄零,舉目無親,對影自憐,這便是楊影憐人生的開端。
影憐在蘇州正式持業(yè),以“故相下堂妾”獨張艷幟,與江南名流詩酒唱和,酣歌醉舞,極盡風流瀟灑之韻事,文人皆以一睹影憐真容為平生快事。
晚明的天下,大廈將傾,風雨飄搖,一些不滿朝政,志在革新的文人學士們結黨營社,吟詩作賦之余,抨擊時弊,議論朝綱,成為晚明一道靚麗的風景。
這樣的時代氛圍刺激了影憐骨子里的俠義和救國情結,得益于周道登對她初步的政治啟蒙,影憐很快就對時政敏感起來,這些因素驅使她與這幫結社的文人學士越走越近。
松江‘幾社’就是當時吳越地區(qū)影響力頗大的結社組織,楊影憐和諸多松江幾社才子交往,這些才子有的成為了她的情人,有的只是文友,有的則是至交,而其中,一個叫李待問的書法才子,尤其讓人扼腕嘆息。
李待問名義上是影憐的書法老師,影憐因為李待問的教導,書法技藝大有長進,對他頗為感激,不過,也只是止乎于禮的朋友之交。
然而,于李待問而言,心情卻很復雜,他對影憐有一見傾心的愛慕,卻因為自己老成持重的性格未能表白,看著同為幾社才子的宋征輿與影憐越走越近,他只得把自己的單相思埋藏在記憶深處。
最后分別的時候,李待問贈影憐一枚刻有‘問郎’的玉石印章留作紀念,此后十余年,影憐一直把它珍藏身邊。
直到十年后,影憐當眾將玉篆歸還,彼時,楊影憐已經不復存在,還他玉篆的是已經改了名字的當朝尚書夫人柳如是。
除卻巫山,徒留曾經滄海,空負一段似水流年,伊人已不是那年的伊人。
有人開始寫出一首又一首情詩,送給影憐,才女的情思被他挑動地心旌搖蕩。
向她發(fā)起愛情攻勢的這個名士叫宋征輿,為詞派“云間三子”之一,江左名流,青年才俊。
一個寒冷的冬日,在松江白龍?zhí)?,影憐從夢中被征輿的喊聲驚醒,她撩開船簾隔著岸邊望見他孤零零地站在一株柳樹下,正向她招手,呼喊著上船。
影憐令人傳語:“宋郎且勿登舟,若郎有情,當躍水中等待!”征輿年少情癡,一頭跳進冰冷的潭水。
影憐見狀,憐惜不已,忙請舟人將他救出,握住他冰涼的手,將他擁入懷中。這段“龍?zhí)对嚽椤钡募言捯粫r被傳為美談。
宋征輿每日與影憐卿卿我我,無心學業(yè),終于被宋母所知,男人玩妓本來無可厚非,但因此耽誤讀書求取功名,則是家法難容。
在宋母的嚴加斥責和管教下,與影憐漸漸疏遠,在她的一再逼問之下,宋征輿只是怯懦地解釋,一切要唯母命是從。
影憐對這個膽小、懦弱的男人很失望,她雖然接受成為風塵女子的命運,但她卻不卑怯。
她雖然明白自己青樓的出身沒辦法被世家大族明媒正娶,但也絕不會淪為男人單純的玩物。
這一日,還是在白龍?zhí)兜男≈凵?,影憐為征輿彈奏古琴,一曲終了,影憐將近日官府驅逐游妓的消息告之征輿,希望征輿能夠娶她回家或者公開同居,結束她游妓的身份。
宋征輿支支吾吾,竟然建議影憐離開松江暫避風頭。影憐聞罷,心灰意冷,操起身邊的倭刀,奮力地砍向古琴,七弦俱斷。
愛之深恨之切,影憐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這段她傾注了太多心血的感情。
然而,影憐仍然面臨著官府驅逐游妓的威脅,就在此時,幾社領袖陳子龍挺身而出,親自出面為影憐解困。
作為名重當時的名士,松江舉人,迫于他的社會影響力,官府對驅逐影憐的事不了了之。就這樣,楊影憐開始把愛的希望轉向子龍。
陳子龍果然比宋征輿有魄力,兩年的戀愛長跑之后,子龍便為影憐在松江城安置一所別墅,從此才子佳人,琴瑟和鳴,好不柔情蜜意。
絲長風細。畫樓前,艷陽里。
天涯亦有影雙雙,總是纏綿難得去。
渾牽系,時時愁對迷離樹。
——柳如是 《聲聲令·詠風箏 》
影憐漂泊數年,終于有一片棲居之所,與愛人朝夕相對,形影不離,這愛情的滋味讓她如癡如醉。
然而,好景不長,繾綣不過數月,兩人便結束同居。
這一次,提出分手的是楊影憐自己。
與影憐同居,陳子龍頂著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一方面,妻子給陳子龍?zhí)唷澳腥说呢熑巍保┤缯疹櫤⒆?,謀持家計。
一方面明代對舉人的行為要求嚴苛,隨意狎妓,一直被視為品行不端,會影響晉科入仕。
總之,陳子龍的日漸“疏遠”不管是出于主動還是無奈,總是讓敏感多情的影憐浮想聯翩。
一次次的獨守空閨,一次次的目送他逐漸早歸的背影。納她為妾不可能,與她長期同居又不現實。
影憐不忍陳子龍左右為難,終于態(tài)度堅決地提出分手,陳子龍默默無語,他無法讓家人接受愛人,也無法從名義上給予愛人一個穩(wěn)定,只能選擇放手,讓她自己尋找更幸福的歸宿。
分手以后,他們仍然有書信往來和詩詞酬唱,似乎,愛情很自然地淡化成了友情。
這時的她已經能承受這種人生的不幸了,承受人生的不幸是一種能力,來自堅強的意志,更是做人的尊嚴,一種超越一般事物的對生命的信仰。
懷著這種信仰,楊影憐離開了松江,結束了這里的風風雨雨。
經歷了失戀、被拋棄的人生沉浮后,帶著這些人生思索,影憐接待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張溥。
那年垂虹相會,張溥風華正茂,一個曠代逸才,一個超凡脫俗,兩人一見如故,只是張溥熱衷家國政治,無暇兒女情長,與影憐僅一面之緣,但張溥的完美形象卻是日后她擇婿的標準。
不久,楊影憐易姓改名,取“章臺柳”之典故,以柳為姓,名為“隱”,小字“如是”,則取意于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
我與青山同嫵媚,頗見如是的自信與一腔的山水豪氣。
這一年,柳如是二十一歲,再次從盛澤來到杭州西湖,在這里,她遇到了仰慕已久的俠義富商汪汝謙。
在汪汝謙的幫助和商業(yè)運作下,如是很快聲名鵲起,慕名而來的名士絡繹不絕。
在眾多的追求者中,最癡情的莫過于謝三賓。
謝三賓是當朝進士,善書畫,有文采,財大氣粗,勢力強硬,按理說,頗符合柳如是從松江回來重新制定的擇婿標準。
然而,柳謝之間的感情還是未得善終,從謝三賓的角度講,是柳如是無情棄義,在柳如是這里,卻是經過大半年的考察,認清了謝三賓人品陰暗的丑惡嘴臉。
總之,柳如是毫不猶豫地與他一刀兩斷。
春日釀成秋日雨。
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
……
憶從前,一點東風,
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
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
與伊深憐低語。
——柳如是《金明池·詠寒柳》
人生和命運的打擊釀成“秋日雨”,傾瀉而下。幾多傷懷,幾多期盼,柳如是跌入了她人生中的又一低谷。
謝三賓因為被如是拒絕,惱羞成怒,四處詆毀、惡意中傷,加之她身體素質歷來欠佳,謝三賓的不停騷擾也讓她疲于應付。舊愁新恨之下,柳如是病倒了。
她的經歷讓她沉淀,不能亂了方寸,選婿標準不能變!思前塵往事,柳如是百感交集,在汪汝謙的再次撮合下,重量級“大咖”錢謙益終于浮出柳如是的愛情水面。
錢謙益的文才,聲望,地位和經濟實力讓所有過去和柳如是交往的男人相形見絀,十分符合柳如是的選婿標準。
柳如是不僅向錢謙益展示自己的美貌,也展示自己不類閨閣的才識和膽略,對當時晚明的時政局勢多有高談闊論。
這一切,都讓錢謙益覺得和如是的每一天都是人生的驚喜,他細心地呵護著如是的人格思想,也像對待正妻一樣以親人的方式尊重如是。
愛一個人,就要把對方當做獨立的個體去尊重,當做親人去愛護,按照這個標準,錢謙益確實要超過任何一位柳如是過去接觸的男人。
在錢謙益和柳如是游歷山水的這段時間,錢謙益為如是取了一個新名號“河東君”,取意于南朝樂府詩《河東之水歌》中“河東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之句。
從此,“河東君”柳如是開始走進錢謙益的人生。經過一系列波折以后,二十三歲那年,錢謙益以正妻之禮在松江茸城迎娶河東君。
錢謙益的人品是有瑕疵的,他風流無所畏懼,且又處處留情,有“風流教主”之稱;身上又有“我本愛官”的功利本性,這些無疑與文人士子的清高自傲不相匹配。
然而,河東君的可貴在于努力接受他的缺憾,并創(chuàng)造一種可能的幸福生活,比如,慢慢地改造他。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河東君對錢謙益民族氣節(jié)的影響。
公元1645年的南京,人心惶惶,一片混亂,這是清軍攻破南京的前夕,昔日門可羅雀的尚書府,如今卻冷落蒼涼。
尚書錢謙益和愛妾河東君一臉凝重,是走是留,是死是降,這是一個大的人生關口,此時,錢謙益卻遲疑了,他不想死,只能選擇茍活,代價就是喪失一個文人該有的民族氣節(jié)。
河東君瞥了一眼丈夫,二話沒說,往尚書府院里的水池奔去,幸虧有婢女緊緊攔住,險些釀成大禍,謙益雖目瞪口呆,可仍然拒絕殉節(jié)。
降臣北上京城的那天,河東君以一身紅袍送別謙益,在送行隊伍當中分外矚目,她要用行動證明自己:我雖被迫為降臣家屬,但從來都是大明的子民。
然而,錢謙益還是在新朝遭遇冷落,想起河東君的剛烈忠義,他開始自悔,后在河東君的勸服下,徹底打消了在新朝為官的念頭,回鄉(xiāng)著書立說,過平安穩(wěn)定的生活。
雖然,這份圓滿并未善始善終,錢謙益死后不久,因為族人逼債,柳如是不堪受辱,懸梁自盡,用生命注解了一個女子能成全的最后的氣節(jié)。
從楊云娟到河東君,她一生換名改姓多次,每一次都是一次鄭重的生命選擇,她做了自己性格的主人。
她是一棵獨立的寒柳,任憑風狂雨驟,永葆青青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