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
掛面粗細,多少看個人喜好;蔥;蒜一瓣;香菜看個人喜好;小紅泰椒1-2個;芝麻香油;色拉油;白胡椒粉;生抽2勺;醋1勺;鹽酌情而定
做法
原材料
蔥,香菜,辣椒,蒜,胡椒粉,芝麻香油都放到碗里
加熱一勺油,潑油到碗里。要聽到呲啦的一聲
潑油
煮面
倒入熱水和醬油醋,開吃
用料
龍須面或手工細面條適量;大蔥或小蔥一段;大蒜三四瓣;紅辣椒面或油潑辣子適量;陳醋3~4小勺;海鮮醬油或生抽1小勺;熟芝麻1小撮;菜籽油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青菜和香菜適量;生姜一小塊
做法
準備食材:蔥姜蒜洗凈待用。
?切成小段,蒜切小粒,姜切絲,再準備適量的熟芝麻和干辣椒面。(沒有干辣椒面可以換成油潑辣子,那樣味道稍遜色一些。)
準備一個大碗(一定要大一些的碗,因為是湯面哦)放入切好的蔥粒。
再放入蒜粒。
再依次放入姜絲、熟芝麻和干辣椒面。(疊放順序很重要,辣椒面一定要放在最頂層。)
鍋中放入適量菜籽油燒至滾燙,然后澆到蔥姜蒜和辣椒面上??梢月牭阶汤驳穆曇簦ㄓ鸵欢ㄒ獫姷剿械氖巢纳稀N覠挠陀悬c少了又燒了一些才夠用。)這個燒油的鍋不要洗哦,如果你勤快,想洗也不攔哦。
然后放入適量鹽、陳醋和海鮮醬油。(我平時陳醋和醬油的比例是3:1)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調(diào)整。
再取一個鍋,分別給兩個鍋,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如果下的不是掛面,就用一個鍋哦。)
哪個鍋里的水先開就在哪個鍋里下掛面,煮沸后撈起下到另一個燒開的鍋里繼續(xù)煮。(為什么要用兩個鍋煮掛面呢?因為掛面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一些鹽份,用煮掛面的水做酸湯,口感會差一些。)如果是手工面,就在一個鍋里煮面條即可。
面條煮好時,下入洗凈的青菜煮開。
加入適量面湯,撈入煮好的面條。再嘗一嘗味道,缺什么再放什么,最后放入少許雞精(不放也可以)。美味的酸湯面就做好了
用料
高筋面粉200g;雞蛋1個(去蛋殼45g左右);水(或牛奶)70g-75g;鹽一小撮兒;面湯鍋底:;蔥姜末適量;西紅柿2個;濃湯寶(或適量高湯,或直接加雞精就好了)1塊;油適量;鹽適量;碗底材料:;香蔥香菜蒜末適量;香醋2勺;生抽1勺;紅油辣椒適量;配面材料(下完面后加入鍋中):;綠葉蔬菜適量;鮮蝦/火腿/鹵牛肉等適量
做法
混合粉、鹽、蛋、水,和成面團。
靜置10分鐘后再和一次,幾下就成為光滑的面團。
繼續(xù)醒30分鐘。
案板上抹油,將面團放到案板上用手摁平一些,雙面沾油。用刀切條約12條。
將切好的面條平鋪,均勻地滴撒橄欖油或其他植物油。
用手將每個面條捏寬捏平,雙面均勻沾油。落在碗里,或平鋪大盤子里,蓋保鮮膜或濕布繼續(xù)醒20-30分鐘。
起鍋,準備面湯。我家常吃的是:
蔥姜末、西紅柿2個切塊爆香,倒入1.5L水,加一個濃湯寶或高湯適量,鹽適量,大火煮開。
扯面的步驟:
A捏和捋
將面片用手指捏成厚度均勻
再用兩手捋長
B甩和抻
在A的基礎上,兩只手分別捏住面條的兩頭,輕柔地上下甩動。
隨之增大甩動的幅度,即兩手臂慢慢向外擴展,一定要感受面的筋度和節(jié)奏擴展,不然易斷。
適當大小的面片扯出來的面差不多有1.5米長。
面湯煮沸,下面,邊扯邊下,扯一條下一條,不要都扯完再下。
下幾條后用筷子活動一下鍋里的面。
準備碗底:香菜末、香蔥末、蒜末,加2勺香醋,適量香油,一勺紅油辣椒(或老干媽),一勺生抽(可選)。
所有面都下進去以后放入蔬菜、鮮蝦或鹵好的牛肉,接著煮4-5分鐘,即可出鍋。
先盛幾勺湯擱碗里,再撈面,菜。
趁熱嗖嗖吃吧~
用料
面條若干份;姜兩片;木耳適量;菌菇適量;墨魚仔9小只;小米椒兩小只;紅椒半個;蒜苗1根;蠔油適量;豆瓣醬一大勺;蒜三四個;鹽適量;白胡椒粉適量
做法
墨魚仔清洗干凈,切丁,倒料酒白胡椒腌制至少十分鐘
所有食材切丁,這是臊子的基本形態(tài),木耳菌菇盛在一個碗里備用,蒜苗和紅椒切丁盛在另一個碗里備用,姜蒜切丁備用
熱鍋,姜蒜小米椒爆香,加豆瓣醬一大勺炒出紅油,倒入墨魚仔,炒至變硬,七成熟,下菌菇木耳一同翻炒,基本熟了之后加水稍微沒過所有食材,開始調(diào)味:可調(diào)蠔油,白胡椒粉,醬油,不夠咸再加點鹽
水燒開加入蒜苗和紅椒,稍微煮一會兩三分鐘就關火,可根據(jù)個人口味,個人比較愛吃生一點的。大家因人而異
另外一個鍋準備燒水,煮面,按照實際需要控制量即可,面好之后,撈出來,將剛才連菜帶湯的臊子澆在面上
再攪拌一下就可以享用啦,如果前期鹽不夠還可以加自己喜歡的辣醬,或者萬能老干媽!
用料
面條隨意;油(豬油或雞油最佳)適量;醬油一小勺;鹽少許;糖少許;味精少許
做法
燒開一鍋水,水多些
燒水的同時蒜切末
置入大碗中,加入油,半勺醬油(生抽,蒸魚豉油都可以,用老抽的話量要更少些),適量鹽,少許糖,一點味精
水開后滾水澆入碗中(大約半碗),鍋里剩下的開水下入面條煮開一小會關火稍燜
面條好后撈進湯里即可。
用料
細面條;豬油;鹽;生抽;蔥花
做法
先在面碗中放入豬油、生抽、鹽(調(diào)料的多少根據(jù)碗的大小來定,這個需要自己掌握)。
鍋中注入水,水的量要多點,因為等會要盛出一碗。水燒沸騰以后盛適量的沸水在面碗中。
然后在鍋中加入面條,煮熟。
面條撈出放在面碗中,撒上蔥花即可。
用料
牛奶250ml;水250ml;辛拉面1包;肉(根據(jù)自己喜好)適量;蔬菜適量;雞蛋(可加可不加)1個
做法
準備最基本的材料:牛奶、水、辛拉面
煮面!把水先倒入鍋中,燒開后加入牛奶,再次燒開后放入拉面和調(diào)料包
辛拉面需要煮比較久,注意看好火候,不要一直開大火,面稍軟后可加入你喜歡的蔬菜和肉,我加的是午餐肉和西芹
出鍋!可以撒一點黑芝麻作為裝飾,這樣看感覺午餐肉切太大了哈哈哈,下次改進
用料
空心掛面1把;香蔥1小把;食鹽1丟丟;花生油兩滴;醬油1勺;芝麻香油半勺
做法
準備食材。家里最后一把張爺爺家的空心掛面。香蔥一小把揮淚切斷。
香蔥倒入碗里,加醬油,再滴兩滴花生油。
燒一鍋水,水開倒入蔥油碗里。
剩下的開水直接煮面條,空心掛面只需1~2分鐘。這里別忘了加一丟丟鹽。
1分鐘后掛面撈起,直接投入醬油湯。
擺盤上桌。默默大快朵頤~~
用料
烏冬面一份;肥牛片若干;胡蘿卜1小根;洋蔥半顆;最主要咖喱塊1塊;香蔥芝麻少許
做法
準備材料如下。咖喱塊選自己喜歡的品牌和口味。
胡蘿卜切丁洋蔥切絲備用。
熱鍋A,放少許油,倒入胡蘿卜和洋蔥絲煸炒。
胡蘿卜里面的營養(yǎng)成分很多是脂溶性維生素,必須要和油接觸才容易被人體吸收噢。
煸炒完畢加入適量開水(一人份大約500ml),投入一個咖喱塊攪拌均勻,小火燉煮。
燉咖喱的時間來汆燙烏冬面。
用鍋B煮大半鍋開水,水開后放入烏冬面。我買的這種面下鍋2分鐘左右就變軟,可以盛出待用。
繼續(xù)用這鍋水汆燙肥牛片,汆熟即可取出待用。
咖喱小火燉煮8分鐘左右時,將之前煮散的烏冬面再次下鍋,2分鐘后,先將烏冬面撈出,盛入碗中。
接著放入肥牛,燉煮開后,連肉帶湯全部倒入面碗中。
撒上香蔥、芝麻,即可上桌食用。
用料
面條;豬里脊肉;榨菜;小蔥
做法
豬里脊肉切成絲,用鹽、料酒、淀粉拌勻,腌制片刻;榨菜切成絲,小蔥切成末;
起油鍋煸炒肉絲至斷生,盛出后用余油煸炒榨菜,然后加入肉絲混合炒勻,覆蓋在下好的面條上。
用料
面條手工或機子長面;土豆一個;豆腐半斤;木耳半把;胡蘿卜半根;黃花菜半把;小蔥兩根;香菜三根;小蒜苗兩根;西紅柿半個;雞蛋一個
做法
土豆胡蘿卜切片,或者切丁也可以,只要大小均勻即可。
豆腐切片或丁。
黃花菜和木耳提前泡軟,稍微切小一點。
小蔥香菜蒜苗切小丁。
雞蛋烙餅后切片,五花肉切丁。
西紅柿切丁。
熱鍋涼油燒開,下姜片,再下肉丁炒熟出油,先放入土豆胡蘿卜翻炒一會。
再放入豆腐、木耳、黃花菜、西紅柿翻炒一會,放入花椒粉,鹽巴,味極鮮,老抽上色,翻炒至熟。
加入開水稍煮片刻后放入蔥,蒜苗,香菜。此時香味就漂出來啦。。
最后加入雞蛋,出鍋。
面條煮熟撈出,澆上湯汁,放上油潑辣子,可以倒點醋開吃啦!什么都不放,原味也不錯的。
用料
<小面高湯>食材如下:;豬大骨適量;水適量;花椒八角醬油料酒適量;<小面辣椒油>食材如下:;辣椒面適量;辣椒粉適量;菜籽油適量;茴香花椒山奈桂皮香葉八角適量;丁香草果香果芝麻花生香油適量
做法
<燉骨湯>方式:洗凈的豬大骨焯水去腥后,放入熱水中,加入花椒,八角,醬油,料酒熬湯。水沸騰后中火熬制30分鐘。
燉骨湯>
<制辣椒油>方式:
制辣椒油>
將辣椒及花椒在熱鍋內(nèi)無油干炒,炒至香脆。
將炒完的辣椒及花椒搗碎成辣椒面,花椒面。
取一可加熱的小鍋,倒入辣椒面,辣椒粉,茴香,花椒面,山奈,桂皮,香葉,八角,丁香,草果,香果。
另取一鍋加熱菜籽油,加熱至冒煙后無生油味,待油溫冷卻至8成熱時,將油倒入辣椒,邊倒邊攪拌辣椒,讓油與其混合均勻。
開小火將鍋里的辣椒油繼續(xù)加熱1-2分鐘左右,同時加入熟芝麻與熟花生碎,出鍋后,辣椒油內(nèi)再倒入少許香油即可。(到此步驟,辣椒油自制完畢)
<炒瘦肉及熬豬油>(炒好的瘦肉會添加到面里,熬豬油是為配制小面湯汁)
炒瘦肉及熬豬油>
豬肥肉與瘦肉分別切丁,將肥肉熬成豬油備用。
另起鍋,倒入植物油,將蒜末,姜末,及郫縣豆瓣爆香,隨后倒入瘦肉丁炒熟。
以上步驟完成后,正式“重慶小面”制作開始。
取一大碗,放入適量辣椒油,豬油,花椒面,黃豆醬油,醋,芽菜,榨菜,味精,雞精,姜蒜水,大骨湯。
煮面條,同時把喜歡的蔬菜(重慶小面一般用空心菜,地方俗稱藤藤菜)葉一起煮。
面條煮好后,放入花生碎,瘦肉末,散上蔥花。
用料
掛面適量;鹽適量;雞精或味精適量;醬油(老抽)適量;干辣椒粉適量;豬油適量;小蔥適量
做法
取一口大鍋,將水燒開~事實證明水量大煮出來的面好吃很多~
將鹽、雞精、醬油、干辣椒粉、豬油、小蔥放入碗中,加入剛燒開的水~湯多湯少取決于自己的喜好~
將掛面放入沸騰的水里煮到合適的軟度撈出至碗中~
面面里頭的豬油香爆噠~再來點辣椒醬或者腐乳之類的配菜~好吃極了~
用料
牛腱1000g;姜30g;蔥30g;蒜10g;八角1粒;香葉3片;清水4000g;料酒30g;鹽適量;糖1茶匙;面條(每碗)100g;冬菜5g;蔥花5g
做法
牛腱洗凈,入冷水鍋。開火煮滾后轉中火煮10分鐘。撈出后過冷水,直到用手摸上去不燙手后再切成塊狀。
另起一個鍋子,加入清水4kg,加入姜片、蔥段、大蒜、料酒、八角、香葉,蓋上鍋蓋留出縫隙,小火燉90分鐘左右。時間到后用鹽、糖調(diào)好湯底味道。順便嘗嘗牛肉的軟爛程度,如果硬可以繼續(xù)燉煮一會兒。
冬菜挑出老根等雜質(zhì),用清水沖洗去多余的鹽分,剁成細末。再切一點蔥花備用。
面條下入沸水中煮熟,撈入碗中。淋入牛肉湯,撒上冬菜和蔥花,舀上幾塊牛肉就完成了!
用料
寧夏塞北雪高筋面粉/紅丹福牛肉拉面專用粉;水(加點鹽)溫度在零下一度到一度左右;象牙蘿卜(去皮);調(diào)料包下面有,太長了哈哈;油潑辣子下面也有;高湯做法在下面
做法
面粉鋪面案上,給面粉中間推個窩,中間洼,周邊高。用手在面粉一周錘幾下,這樣不容易跑水。在洼處倒適量水,然后將面粉捏碎(“打梭子”),利用手勁把面和水拌勻,像小麥顆粒一樣大小,越細越好。
后撩點水,一定要撒均勻,多次加入,從底下翻著最后把面團到一起,(“呲面”)。過程中,一只手把部分面推出去,再抓回來,反復多次(“蹬面”)。
面團揉好后,撒入適量的蓬灰水(蓬灰占面質(zhì)量的0.4%),雙手疊在一起,握拳,把水敲進面里,后再進行多次“蹬面”,然后倒入少量菜籽油,進行揉面。使用麻花抓的手法(團-揉),把面肉成一個間隔均勻的麻花長形,把面兩邊拉一下再繼續(xù),重復兩次。把面團推平疊起來,再推平疊起來,再加一點蓬灰水,三疊兩包,把蓬灰水揉進面里,后醒面約30分鐘。
溜條順筋:把面團撐一下,兩頭對在一起,把圓弧的一段放在面板上,用兩手握住條兩端,拉到遠一點,抬起在面板上用力摔打,如此反復。
做面劑子:搓到成人胳膊粗細,長度約為4-5公分,把面醒幾分鐘。
抻面:把面團末一均勻面粉,搓到搟面杖細,開始抻。先抻3-4尺左右長,然后沾面粉,再抻,多次。
把蘿卜切片,撒鹽,瀝水,后用清水清洗。
開水焯水,漂40分鐘,共4-6次,直到聞的時候沒有原味,之后撒鹽,備用。
吊湯
牛大骨和牛脊椎骨,大火燒開轉小火熬制3-4小時,期間一定要把浮上來的牛油撇出來,留下,等凝固后加適量在面中,增加肉湯的鮮味和香味(過程中用漏勺要把雜志和肉渣撇出)。
處理牛肉
把牛肉放冷水里,用手把積血揉出來后浸泡1小時。把牛肉,洗凈的牛骨放進湯里,加入香料包(干姜片、花椒、小茴香、草果、桂皮、胡椒、沙姜、肉蔻、香茅草、篳撥),煮好后,把牛肉瀝干水分。
需要的湯
煮鍋內(nèi)倒入吊好的湯、水、味精、雞精、鹽,牛油(之前撇出來的),香料包(干姜片、花椒、胡椒、草果、桂子打磨成粉,裝入紗布包)攪拌均勻,煮開。
煮開后,用濾網(wǎng)過濾肉湯,放入適量的蘿卜片,煮熟,備用。
油潑辣子
倒入菜籽油,油熱后放入蔥和姜炸香,后倒入草果、茴香、桂皮、香葉、八角,炸香后撈出。待油稍涼,取一大容器,放入研磨好的:鮮椒、尖椒、干椒和朝天椒以及生姜蓉和蒜蓉,把熱油一勺一勺均勻澆在上面,澆一勺攪一攪,澆一勺攪一攪。
煮面
水滾后,下面,用筷子翻著煮。
面條瀝水放入碗中,加入蒜苗末,辣椒油,最后均勻澆湯。
用料
鮮香菇三朵;番茄半顆;掛面適量;香菜適量;生抽適量;老抽一點;蠔油一點;鹽適量;醋一點
做法
起鍋,放少量油,煸蔥絲,下香菇丁翻炒,入番茄丁炒化,加鹽、生抽、老抽、蠔油翻炒均勻,加水,水開下面,出鍋前點醋。
用料
面粉;水
做法
面粉加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加蓋醒半小時。(參考餃子面的軟硬程度)
面團揉勻,用手搓成2頭尖的紡錘形。
剪刀提前洗凈,消毒。面團尖部略沾些干面粉,剪刀沿著面團尖部剪成兩頭尖的面條。。
剪好的剪刀面就可以下鍋煮了,配上喜歡的澆頭,或做成熗鍋,或直接做成炒面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