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與時空方位
尹鋒
中國古代是最原始的的測算時間是以日圭進行測算的,今天所能看到的圭表應(yīng)該是最原始的測算儀器。從古人測定時間的意義上講,時間和方位的知識其實是同時獲得的。從夜半和日中可得知南北子午線的確認(rèn),從圭表的刻度觀測太陽的東升西落過程,日影方向的變化獲得了東、西和旦、昏的概念。由此可見,原始的測量圭表對于決定時間和方位取得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觀測時間的精確化促使了方位體系精確化,東、西、南、北四正方位的確立,不僅可以有效的規(guī)范白晝的時間變化,同時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四個決定回歸年長度和時令變化的時間標(biāo)志確定的更為準(zhǔn)確。古人云:“春分、秋分,晝夜相停?!贝悍?、秋分二日,太陽東升和西落的方向是在正東和正西的位置上。在夏至?xí)r,太陽經(jīng)天頂而過,視位最高,日中時日影最短;冬至?xí)r,太陽不經(jīng)過天頂,視位最低,日中時日影最長。因而人們便以東、南、西、北四正方位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相比附,因此,四方不但具有方位的含義,而且具有春、夏、秋、冬四節(jié)氣的含義。并因此而引伸出了八方的概念,八方亦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八節(jié)相符,從而使時空方位之概念得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
時空方位的表述方法很多,中國古人用干支紀(jì)時卻是世界上獨有的。十天干表示五方或五行,既是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五方之中,東、南、西、北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相匹配,所以十干又以甲乙為春,丙丁為夏,庚辛為秋,壬癸為冬,而中央戊己則分配于四季。十二地支又將時空方位分為十二等份,其中不僅有四方,且有四維。子、午、卯、酉為四正,亦指四氣;丑寅、辰巳、未申、戌亥置于四正之間屬四維,分別表示東北、東南、西南、西北。由此而八方、八節(jié)備矣。
古人亦以十二地支主春、夏、秋、冬,寅、卯、辰為春季東方木氣,巳、午、未為季南方火氣,申、酉、戌為秋季金氣,亥、子、丑為冬季水氣。十二地支又配十二個月,這樣,十二支不僅可以記錄北斗運轉(zhuǎn)指建每月的位置,而且對四維的表示也更為清晰。
古人無論以四方(四正)表示二分二至四氣,還是以八方(四正、四維)表示八節(jié),抑或以十二支分配地平方位表示十二月建,其根本的一點卻是不變的,即時空方位的緊密聯(lián)系,以至人們可以自由地以空間方位或時間這兩種看來似乎并不相關(guān)的體系相互表示。也就是說,我們根據(jù)古人對于方位的表示,可以領(lǐng)悟到時間表述之內(nèi)蘊。同樣,我們也可以根據(jù)他們對時間的表述體會到方位的存在。這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了古人的時空觀,乃至天文學(xué)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亦有著可借鑒的價值。
風(fēng)水講座——羅盤應(yīng)用指南(一)
尹鋒
羅盤,又稱“羅經(jīng)”, 以喻經(jīng)緯天地、包羅萬象之意。是中國古代先哲通過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用于測定砂、水、龍、穴、向的風(fēng)水觀測工具?!肚嗄倚颉分性疲骸跋忍炝_經(jīng)十二支,后天再用干與維?!笨梢姡_盤二十四方位,是在十二地支方位上發(fā)展而來的。二十四方位最初是由南北極決定的,稱之為 “地盤正針”。由于古人發(fā)現(xiàn)了磁偏角,在唐代時磁偏角大約是北偏東7.5度左右,故古人在羅盤上又加了一層方位圈,稱之為“縫針天盤”,南宋時磁偏角為北偏西7.5度左右,古人又在上面加了一個方位圈,稱之為“中針人盤”。
三合羅盤圖
隨著時代的演變,羅盤也發(fā)展為多層而精密的分度,少則幾層,多則幾十層,十分繁雜。理論體系日趨完善和復(fù)雜,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派系,但其主流為三合盤、易盤和三元盤,后來又有人將其三盤合一,稱為綜合盤。綜合盤的特征是保持了三合盤的地盤正針、中針人盤、縫針天盤、三元盤和易盤,以及三種羅盤的其他主要圈層,使其層數(shù)更多,內(nèi)容更為龐雜。以下將主要介紹三合盤、易盤和三元盤的最主要圈層及其基本用法,熟悉此三盤之基本用法,綜合盤則會無師自通。
一 、天池
所謂“天池”,就是帶磁性的指南針,位處羅盤的正中央,是指示方位的工具。由于羅盤面各層次的作用完全要依賴指南針而定方位,有了指南針的正確導(dǎo)向,才能確定八方二十四山之位置。因為中間指南針的形狀像井池,故稱之為“天池”。
天池,又謂之太極。磁針居于中,紅頭指向南方,黑頭指向北方。風(fēng)水學(xué)認(rèn)為:太極化生萬物,一為太極,二為兩儀(陰陽、乾坤),三為三才(天、地、人),四為四象(東、南、西、北),五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七為七政(日、月、五星),八為八卦(乾、坤、艮、巽、震、坎、兌、離),九為九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十為洛書成數(shù)九加一。風(fēng)水學(xué)還認(rèn)為:立規(guī)矩、權(quán)輕重、成方圓,莫不由金針與天池始定。如果羅經(jīng)無天池,則子午無定,陰陽莫分,八卦九宮不能別,龍向氣脈無由而稽。金針動而為陽,靜而為陰。子午中分為兩象,兩儀合卯酉為四象,四象合四維為八卦,八卦定方位,于是天道成、地道平、人道立。
風(fēng)水講座——羅盤應(yīng)用指南(二)
尹鋒
二 、二十四山
羅盤天池紅線一端指午方(正南),一端指子方(正北),子方為零度,午方為一百八十度。由壬山起,每山十五度,二十四山為一周三百六十度。壬子癸三山屬北方,丑艮寅三山屬東北,甲卯乙三山屬東方,辰巽巳三山屬東南,丙午丁三山屬南方,未坤申三山屬西南,庚酉辛三山屬西方,戌乾亥三山屬西北。
注:子午卯酉四正山,為四藏卦,乾坤艮震四維山,為四顯卦。訣云:八干從其祿,四維從其墓。八卦統(tǒng)八宮,一卦管三山。
二十四山與二十四節(jié)氣的關(guān)系為:子為冬至,癸為小寒,丑為大寒,艮為立春,寅為雨水,甲為驚蟄,卯為春分,乙為清明,辰為谷雨,巳為小滿,丙為芒種,午為夏至,丁為小暑,未為大暑,坤為立秋,申為處暑,庚為白露,酉為秋風(fēng),辛為寒露,戌為霜降,乾為立冬,亥為小雪,壬為大雪。
風(fēng)水講座——羅盤應(yīng)用指南(三)
尹鋒
三、先天八卦
《易·系辭》云:“易有太極,是年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必杂邢忍炫c后天之分,先天為體,后天為用。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傳為伏羲氏所創(chuàng),伏羲對
日月星辰、季節(jié)氣候、草木興衰等,有一番深入的
觀察。不過,這些觀察并未為他理出所以然來。一天,黃河中忽然跑出了“龍馬”,也就是這一刻,伏羲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正處于一種強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與所膜拜的自然之間,出現(xiàn)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他發(fā)現(xiàn)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
就這樣,伏羲通過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的觀察,畫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做“河圖”。在《山海經(jīng)》中說“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
伏羲八卦源于
陰陽概念一分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歷法,,但它的“根”是河圖?!吨芤住は缔o》中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卑鼱奘霞粗阜耸?,此說為伏羲氏創(chuàng)先天八卦之依據(jù)。
《河洛精蘊·通論》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碧煲簧?,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數(shù)序排列為:一六水居北,二七火居南,三八木居?xùn)|,四九金居西,五十土居中。即所謂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一二三四五為生數(shù),六七八九十為成數(shù)。一三五七九為天數(shù)、為陽數(shù)、為陽爻,二四六八十為地數(shù)、為陰數(shù)、為陰爻。以其象征宇宙而定其方位。
《周易·說卦傳》云:“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fēng)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笔茄郧瑸樘煸谏?,坤為地在下,故為天地定位;兌為澤,艮為山,山澤之氣互通交換,故為山澤通氣;震為雷,巽為風(fēng),雷風(fēng)相向鼓作,故為雷風(fēng)相?。豢矠樗疄樵?,離為火為日,水火日月相濟相易,故為水火不相射。先天八卦陰陽正配,如艮兌相對為少男配少女,坎離相對為中男配中女,震巽相對為長男配長女,乾坤相對為老父配老母。尚秉和先生云:“先天方位,乾南坤北,離東坎西,一陰一陽,相偶相對,乃天地自然之法象?!庇纱丝梢?,先天八卦反應(yīng)了宇宙自然變化規(guī)律及時空統(tǒng)一模型。
先天八卦,是以八卦的形式說明宇宙的先天,即宇宙的起源是由含有陰陽因子的太極化生為兩儀,即天地或陰陽二氣。再由陰陽二氣化生為四象(太陽、少陽、太陰、少陰、東西南北、春夏秋冬),由四象的陰陽化生為八卦,由八卦陰陽化生為世界的萬物。
先天卦位為: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艮西北、巽西南、震東北;先天卦數(shù)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八卦的用途有:一是表明先天八卦是世界的本源;二是表示先天八卦的方位,即四正、四維、八方;三是與后天八卦配合來診斷水的吉兇,用以明確與后天八卦方位的相互關(guān)系。
風(fēng)水講座——羅盤應(yīng)用指南(四)
尹鋒
四、后天八卦(即洛書九星)
洛書為后天八卦,據(jù)古籍記載,遠(yuǎn)古時由于洪水泛濫成災(zāi),大禹治水時在洛水入黃河處發(fā)現(xiàn)一大龜背負(fù)洛書之圖,其象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并據(jù)此而構(gòu)成為洪范明堂九宮圖,從而成為為一種地理建筑的模型,時至今時亦為現(xiàn)代建筑工程學(xué)所尊崇。
上圖中,坎宮一白為貪狼星,坤宮二黑為巨門星,震宮三碧為祿存星,巽宮四綠為文曲星,中宮五黃為廉貞星,乾宮六白為武曲星,艮宮八白為左輔星,離宮九紫為右弼星。
《周易·說卦傳》云:“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yǎng)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痹诤筇彀素运⒌臅r空模型當(dāng)中,日月運行,四季交替,萬物生成,陰陽相濟,反映出宇宙萬物的演化規(guī)律。
《周易·說卦》云:“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謂之少女?!贝颂斓馗改付樱耐跻蛑莺筇彀素?。
后天卦位:乾西北、坤西南、巽東南、艮東北、離南、坎北、震東、兌西。
卦數(shù)合洛書九宮: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八卦的基本卦象: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fēng),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
先后天八卦在風(fēng)水上多用于消水、納水。今將較為重要的消、亡二水羅列于下,供參考。
消水
乾方水來流歸艮方
坤方水來流歸巽方
離方水來流歸乾方
坎方水來流歸坤方
兌方水來流歸坎方
震方水來流歸離方
巽方水來流歸兌方
艮方水來流歸震方
以上為先天卦方位來水從后天卦位消出,為先天破后天,謂之消水,主兇。
亡水
坤方來水流歸坎方
震上來水流歸艮方
離方來水流歸震方
兌方來水流歸巽方
乾方來水流歸離方
巽方來水流歸坤方
坎上來水流歸兌方
艮上來水流歸乾方
以上為后天卦水來而從先天卦位消出,為后天破先天,謂之亡水,與消水合稱為“消亡水”,若犯此水,主兇立至。如下圖例示:
風(fēng)水講座——羅盤應(yīng)用指南(五)
尹鋒
五、天地人三盤
羅經(jīng)三盤為:地盤正針、中針人盤、縫針天盤。
(一)地盤正針
羅經(jīng)為辨方立向之用,“羅”者包羅萬象,“經(jīng)”者經(jīng)緯天地。先天地支,只載十二位,其子午卯酉,為天地四正之位;寅申巳亥,為五行長生之地;辰戌丑未,為五行之墓庫歸元之所。因地支屬陰,靜而不動,后天增之以四維八干,四維者,乾坤艮巽;八干者,甲庚丙壬乙辛丁癸。四維八干屬陽主動,以居十二支之間隙。以此象征天地間陰陽相濟,二氣化生之妙用。地盤為中針(人盤)縫針(天盤)之根,穿山透地之本,五行生旺休囚之源。
地盤正針本于文王后天八卦,一卦管三山,子午卯酉,居坎離震兌四正之位,為四藏卦;乾坤艮巽,居四維之地,為四顯卦;四正得金木水火之正氣,坎居正北,左右以壬癸水以輔之;離居正南,左右以丙丁火以輔之;震居?xùn)|方,左右以甲乙木輔之;兌居西方,左右以庚辛金輔之。四維者,乃地支中之四庫四生之所附,乾居西北,戌亥附之;坤居西南,未申附之;巽居?xùn)|南,辰巳附之;艮居?xùn)|北,丑寅附之。經(jīng)云:“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地盤正針?biāo)緸榈卮抛游缇€的方位,用以格龍(即格定來龍、測度方向。格龍雖曰宜從祖山起,節(jié)節(jié)格定行龍五行,但“千里行龍,但看到頭入首八尺”即夾咽入首處也)、定穴、立向,妙用無窮。
(二)人盤中針
當(dāng)正針二十四山逆旋半位(7.5°),即是人盤。人盤用以撥砂(撥砂即是消砂,是測度明堂周圍的環(huán)境:砂、峰及水流等是吉是兇)。古人以“天道健、人道順、地道平”之理,先有天地后有人之序,人居其間,故其中針為人盤。人盤上關(guān)天星運轉(zhuǎn),合人氣運之進退,下關(guān)山川分野,合地脈之休咎,故以天地二盤為作用之主宰,用以消砂之妙用。賴公云:“砂雖在地,關(guān)實在天?!标庩栔?,開山立向,如北辰在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辰在斗內(nèi),斗有九星,居中建極以運四方二十八宿,經(jīng)天緯地,列于外環(huán)。穴場猶如北辰之星,楊公以九星看其龍神,賴公則以二十八宿消砂納水。砂法訣云:
乾坤艮巽是木鄉(xiāng),寅申巳亥水神當(dāng)。
甲庚丙壬真是火,子午卯酉火一樣。
辰戌丑未四金局,乙辛丁癸土相傷。
生我食神居兩榜,比和人財發(fā)科場。
我克是財為儲奴,克我七煞最難當(dāng)。
泄我文章窮到底,女邊功名好又強。
訣中“乾坤艮巽是木鄉(xiāng)”之句,系二十八宿中乾為奎木狼,坤為井木犴,艮為斗木獬,巽為角木蛟,消砂時當(dāng)以木論;“寅申巳亥水神當(dāng)”之句,系二十八宿中寅為箕水豹,申為參水猿,巳為軫水蚓,亥為壁水貐,消砂時當(dāng)以水論;“甲庚丙壬真是火”之句,系二十八宿中甲為尾火虎,庚為觜火猴,丙為翼火蛇,壬為室火豬;“子午卯酉火一樣”之句,系二十八宿中子為虛日鼠、危月燕,午為星日馬、張月鹿,卯為房日兔、心月狐,酉為昴日雞、畢月鳥,子午卯酉居四正之地,取日月同宮,故雙星配之,日為君火,月為相火,故消砂亦以火論;“辰戌丑未四金局”之句,系二十八宿中辰為亢金龍,戌為婁金狗,丑為牛金牛,未為鬼金羊,消砂當(dāng)以金論;“乙辛丁癸土相傷”之句,系二十八宿中乙為氐土貉,辛為胃土雉,丁為柳土獐,癸為女土蝠,消砂時當(dāng)以土論。訣后六句“生我食神居兩榜,比和人財發(fā)科場。我克是財為儲奴,克我七煞最難當(dāng)。泄我文章窮到底,女邊功名好又強?!逼浞ㄒ宰綖橹?,如坐寅山屬水,見申、巳、亥砂屬水,為“比和人財發(fā)科場”;乙、辛、丁、癸四砂屬金,見之為“克我七煞最難當(dāng)”;甲、庚、丙、壬、子、午、卯、酉八砂屬火,見之為“我克是財為儲奴”;乾、坤、艮、巽四砂屬木,見之為“泄我文章窮到底,女邊功名好又強”;辰、戌、丑、未四砂屬金,見之為“生我食神居兩榜”,余山仿此。
(三)縫針天盤
當(dāng)正針二十四山順旋半位(7.5°),是為天盤縫針,用以納水(三合立向用縫針雙山五行,要求向上不要破旺沖生,水宜流出休囚位)。天盤縫針與雙山相合,用以龍向消去來之水,辨休囚旺相之方,故縫針與正針隔半位。地盤正針子午正對,為楊公制之,用于納龍立向,縫針則壬子同宮、丙午同宮為天盤,用以收水,賴公中針子癸、午丁縫中同宮,謂之人盤,用以消砂,則天地人三盤各為妙用,又相互關(guān)連,體現(xiàn)了古人天人相感的整體思維模式。如下圖示:
縫針天盤納水之法,主要有楊公三合長生水法和賴公輔星水法,此二法將在后文第三篇《理氣指南》中有詳盡論述,在此略過。
風(fēng)水講座——羅盤應(yīng)用指南(六)
尹鋒
二十四山之陰陽,有兩種分法,九星派的陰陽龍分法是以納甲之說為依據(jù)。三元派的陰陽龍分法,是以天、地、人三元龍之陰陽而定之。六、二十四山陰陽
(一)三合派陰陽龍分法
陰陽龍分法是以納甲之說為依據(jù)。所謂納甲,就是八卦納入甲子,或甲子歸納到八卦里去。《蠡海集》云:“納甲之說,自甲為一,至壬為九,陽數(shù)之始終也。故歸乾。易順數(shù)也。乙為二,癸為十,陰數(shù)之始終也,故歸坤,易逆數(shù)也。乾一索而得男,為震。坤一索而得女,為巽。故庚入震,辛入巽。乾再索而得男,為坎。坤再索而得女,為離。故戊歸坎,己歸離。乾三索而得男,為艮。坤三索而得女,為兌。故丙從艮,丁從兌。陽生于北而成于南,故乾始甲子而終以壬午。陰生于南而成于北,故坤始乙未而終以癸丑。震巽一索也,故庚辛始于子丑??搽x再索也,故戊己始于寅卯。艮兌三索也,故丙丁始于辰已也。又一說,乾坤者,二氣之正位也??搽x者,二氣之交互也。正位則始終全備,故甲壬歸乾,乙癸歸坤。交互則往來處中,故戊歸坎,己歸離。震巽乃受氣之始,故庚辛歸焉。艮兌乃生化之終,故丙丁歸焉。乾坤位陰陽之極,故子午丑未配于甲壬乙癸。父母總攝內(nèi)外之義,震巽長男長女為初索,是以子丑配庚辛??搽x中男中女為再索,是以寅卯配戊己。艮兌少男少女為三索,是以辰已配丙丁。納之為吉受也。
上面的介紹是納甲的來源和內(nèi)外二卦的干支,純卦納甲的歌訣是:
乾金甲子外壬午,坎水戊寅外戊申。
艮土丙辰外丙戌,震木庚子庚午臨。
巽木辛丑外辛未,離火已卯已酉尋。
坤土乙未外癸丑,兌金丁已外丁亥。
另有一說:“八卦納甲乃取太陽之義,法先天八卦陰陽消長之象而推之者也。月者,陰也。月本無光麗日而明。以體言之,則純陰而象坤晦朔之會也。坤初爻……陽生消坤之初六,為震之初九。月三日而出,日初八時見于庚方,有震之象,故庚納于震。震坤再變二陽生,消震之六二為兌之九二,八日月上弦,日初八時見于丁方有兌之象,故丁納于兌。坤三變陰體盡而三陽備,消兌之六三為乾九三,月十五日而望,與日相照見于甲方有乾之象,故甲納于乾。乾初變一陰生,減乾之初九,為巽之初六,月十八而生魄,日初出時沒于辛方有巽之象,故辛納于巽。乾再變二陰生,減巽之九二,為艮之六二,二十二日月下弦,日初出時沒于丙方有庚之象,故丙納于艮。乾三變陽體盡而三陰備,減艮之九三,為坤之六三,月三十日而晦,與日復(fù)會沒于乙方,有坤之象,故乙納于坤。八卦納八干,余九與十分配乾坤之外卦,故乾又納壬,坤又納癸。羅經(jīng)無戊己,故離之納己者,后天居乾分配外卦之壬納于離。坎之納戊者,后天居坤分配外卦之癸納于坎。亦以離者火也,日之正體也,其象肖乾,坎者水也,月之正體,其象肖坤,故離以陰卦納陽干,坎以陽卦納陰干也?!边@就是陰陽龍納甲,由離原納己而變?yōu)殡x納壬、坎原納戊而變?yōu)榭布{癸的道理。又說:“八卦之位配洛書等之宮,太陽居一而含九宮,南北而配乾坤,故坤亦陽也?!本褪顷庩桚堄衫り幎?yōu)殛柪さ牡览怼?div style="height:15px;">
陰陽龍的陰陽屬性,就是由乾納甲,乾陽甲也陽。坤納乙,坤陽乙也陽。坎納癸申辰,坎陽癸申辰也陽。離納壬寅戊,離陽壬寅戌也是陽。乾坤坎離四卦屬陽,所納干支也隨著屬陽。因此,壬子癸寅甲乙辰午坤申戌乾十二山向?qū)訇枴?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