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千老師講《氣道中醫(yī)》之三十
          第三十課 20080624_上古天真論
           
          由晴暖初整理
           
          大家好,今天咱們接著來講氣道中醫(yī)的《黃帝內(nèi)經(jīng)》,在講之前我問大家一個問題,看看大家如何來回答,要用氣道中醫(yī)的理論來回答這個問題,《傷寒論》上涉及到結胸的概念,大家可以回答下什么叫作結胸?問大家這個問題我也是想看看大家對氣道中醫(yī)的理解怎樣,看看大家有沒有回答的。
          學過《傷寒》的我們都知道,要想學好中醫(yī),《傷寒論》這本書一定要看,那么《傷寒論》上有一章著重來論述結胸的病狀,那么什么叫作結胸?大家可以來回答下,怎么想的怎么說,教材上怎么說如果大家記得也可以打出來,上麥說也可以,關于結胸這里面還涉及幾個問題,比如說什么是結胸?什么是臟結?什么是大結胸?什么是小結胸?什么是陽微結?那么這些都是一些概念性問題,但是希望大家對這些概念性問題從氣道中醫(yī)上有個常識性了解,我們這里不講《傷寒論》,所以只簡單說說什么叫結胸?我為什么問這個問題呢?一個最主要原因是想看看大家,在這里經(jīng)常聽我講解的,對氣道中醫(yī)有沒基本的認識。

          好,那我直接給大家念念:有說是氣結在胸中,氣機升降不暢,瘀滯在胸中,胸中有氣結阻斷,水氣互結,就是氣不能順接。這里給大家說一下,第一個回答是最準確的。所謂結胸就是氣結在胸中,這個沒其他的更好的解釋了,它之所以叫作結胸,那必然有叫作結胸的理由,這理由也很簡單,就是氣結在胸,既不是結心下,也不是水氣互結或者水熱互結,這就叫做結胸。同理所謂大結胸就是大的氣結在胸中,小結胸就是小的氣結在胸中,陽微結就是陽氣也就是氣微微的結在胸中,臟結是氣結在臟腑,深深地結在臟腑中或者結在臟中。
          你看我們講了這么長時間的氣道中醫(yī),就是講氣的文化,氣的運化規(guī)律,古人也是一脈相承這樣走過來的。那么什么叫作傷寒?就是傷于風寒或者傷于寒叫傷寒,那中風呢,就是中于風邪,這個是直義,也是最好理解的,當然結胸也是氣結在胸中。有些著家對陽微結不理解,什么叫陽微結?《傷寒論》上關天結胸一章不是有陽微結嗎,其實也沒什么不好理解,就是陽氣微微的結在胸中。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么結胸證脈浮大,不可下?得了結胸證,脈卻是浮大的,這時不能下。為什么?大家也可用氣道的理論解釋,你們就想象一團氣在胸中,怎么就變成了結胸?脈浮大,這時不能下呢?
          大家是這么說的:病不在于里,在表可汗,脈浮病在表,氣結在上、在外,應汗應吐。這我跟大說一下,大家這樣答也可以,但不如說這樣答更直接更了當:結胸證脈不能浮大,浮大則證明未結胸,是想結胸而未結,氣沒有凝結起來,但有凝結的傾向,這叫結胸脈浮大,也就是一個軍團要集結而未集結起來,如果僅是在表,那么你不能叫做結胸證,如果完全結胸了,那么脈應該沉或者滑,不能現(xiàn)浮大象,所以這是欲結胸而未結,這時脈浮大,馬上就要結啊,這時不能用下法,之所以不能下法,也不是因為病在表要發(fā)之,這也不對,因為它欲結嘛,欲結胸,是不合時機,氣還沒凝結,所以不能下法,凝結了才能用大小呈氣湯下之,因為下法這些藥很峻烈的,炮彈一樣威力很猛。如果部隊集結了,那么一個炮彈下去就全解決了。但在散開的時候,部隊還沒集結,你一個炮彈打下去,除了傷一些建筑物,還會造成大面積的殺傷。所以說欲結胸而未結的脈浮大,用下法徒傷正而不能攻邪,那么只有它凝結之后你才能用下法,一鼓作氣把整個結的邪氣給打下去。后面還有十棗湯,所以是用吐法啊下法啊是要根據(jù)結的部位,結的稍下用下法,靠上用吐法,因為這里已經(jīng)不是解表的問題了,因為已經(jīng)做了結胸的態(tài)勢。所以我們學氣道中醫(yī),一定要本著去找氣機的狀況和動向,那么你才能捕捉到病機,并能夠有效地應用藥物進行治療。
          那么我們言歸正傳講《內(nèi)經(jīng)》,上兩講的太少,每講只講了一句話,大上講講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上一講講了“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我們接著往下講,“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也就是說這兩個時候是人整個生命最燦爛的時候,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太陽日立中天,快到這個時候了。這三七所謂的腎氣平均,應理解為腎氣充盈飽滿,平均分配,腎氣很足,周行分布與全身,應該是最足的時候。二七天癸至之后,到三七腎氣充盛,真牙生長極,那么體現(xiàn)人的腎氣充盈,牙齒生得非常堅固而且飽滿,真牙生而長極嘛。這個跟大家說一下,這牙齒通腎,大家都知道,牙齒為什么通腎,是由于腎氣主骨,牙齒是骨露出來的一部分,所以說牙齒通骨骨通腎。
          為什么牙齒、骨和腎,氣是一致的呢?問一下大家,記得我們講過五臟配五竅,配其它的一些的道理所在,講的非常詳細,如果大家聽過的話,應該是可以回答上這個問題的?,F(xiàn)在再問一下大家,牙齒,骨骼和腎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必然聯(lián)系?那這樣我來說吧,既然大家不愿意回答。我簡略的來講一下,因為腎是閉氣所化,所謂閉氣就是封藏之氣,緊閉之氣,骨干之氣,由這股氣啊它整個藏在腎中向外發(fā)越,變成了骨骼(骨骼藏在里面很堅硬嘛,這都是閉氣的代表。)支撐整個身體,是骨干是精髓(骨中藏髓嘛)。牙齒也有這樣的性質(牙齒堅固),所以說牙齒、骨和腎氣機是一致的,這樣來理解,不要從形體上從其它方面來理解,直接從氣機的道理來理解。
          好接著往下來講“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提到筋骨,這個筋骨包括筋和骨,這些都是身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生機所在,精華所在,一個筋一個骨,他沒說皮沒說肉,可以證明筋和骨更是根本,首先先長骨,再長筋,然后外面附以肉,最外面裹以皮,則一個人的基本形態(tài)就出來了,所以說這里面仍然強調些根本性的東西筋和骨嘛,是堅強而充實的。發(fā)長極,他這個提到一個發(fā),發(fā)通腎,是腎氣之余,腎氣之華在頭頂上表現(xiàn)出來。我們黃種人,發(fā)是黑色的,西方人發(fā)是有色的,黃種人凡是頭發(fā)黑的,他的腎氣相對來說更厲害,用這個發(fā)長極來表示腎氣充盈到了極至。
          女子四七二十八,這個時候腎氣達到了她的頂點,筋骨堅發(fā)長極,代表所有的根本的東西發(fā)展到了頂峰,身體盛壯,這個時候才強調身體盛壯,由筋骨和發(fā)來體現(xiàn)腎氣的充盈,肝腎的充盈,從而才能有身體的盛壯。大家不要搞混了,古人行文都有他的目的,那么這樣來寫,簡短的三段話要把整個人的當時的生理狀態(tài)說得淋漓盡致,也就是說我們的所有的好時光都是在三十歲以前(身體方面)。
          那么接下去五七,五七三十五,從二十八到三十五歲這個階段,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大家一定要仔細來理解原文,為什么他要用陽明脈衰來表示人體的由盛而衰的起點,什么是陽明?在這里問下大家什么是陽明,我希望大家能一起作這種交流,你回答錯了也沒有什么問題,所以我能更能知道大家在氣道中醫(yī)這個方面理解上的偏差,更有利于我跟大家交流。什么叫做陽明,我們不是經(jīng)常說六經(jīng)嘛,而且要說六經(jīng)的開合,開合樞嘛,三陰三陽開合樞,這是怎么回事?那么我們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做六經(jīng),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厥陰陽明,這些詞本意是什么,要表達哪種氣態(tài)?這個大家首先要明白,你才能理解,在這個基礎上建構的其它的理論。
          那么大家是這樣來說的嘛,兩陽合明叫陽明,是胃經(jīng),多血多氣之經(jīng),陽明的氣機由升轉降。
          好我跟大家說一下吧,什么叫做陽明?所謂陽明,就是陽氣隆盛,昌明在外,一派文明,也可以這樣來理解,這陽氣昌盛,光明在外,少陽是陽氣剛升,所以叫少陽,由少陽而轉陽明,就已經(jīng)昌盛到了極點,就像乾卦一樣,三陽已經(jīng)充滿。那么什么叫太陽呢?陽氣衰老叫太陽,太是老的意思,少陽是震,陽明是乾卦,太陽是艮,這個是一條路線。太陽主開,因為他內(nèi)氣已空,陽氣開浮在外,這叫太陽。所以說陽明脈衰,陽明就代表陽氣的鼎盛,開始往下走,所以說用陽明來表示氣由盛轉衰這個節(jié)點,他這個不僅是在說一個陽明脈的問題,也是在說明氣態(tài)的問題,因為陽明胃經(jīng)上沖于面,所以我們讀傷寒知道:寒氣淤迫在陽明經(jīng),熙熙然面赤(人的臉漲得通紅)由于寒氣逼在陽明脈上,這陽氣氣機不展,淤而發(fā)赤,發(fā)熱,所以說臉漲的通紅,這個時候要解陽明寒淤,使熱氣外達,那么也就是說通過這一條我們知道,陽明脈是上蒸于面,這個陽明脈要衰了,則氣不能充養(yǎng)面部,就使得面始焦,就開始枯了,臉開始有皺紋,面部沒有原先那么光鮮。女的上了三十之后,有人就戲稱是黃臉婆啦,那么這個都是,五七三十五嘛,都是由于陽明脈衰,導致的氣機不能營養(yǎng)面部,導致面部開始衰老。女的變黃臉婆跟肝經(jīng)也有很大關系,這也跟大家說一下,由其兩邊長雀斑的,一般都是肝氣淤滯。發(fā)始墮,你看,四七發(fā)長極,這個時候發(fā)始墮,這個時候開始掉頭發(fā)了,一梳頭掉了好多頭發(fā),那么這個表示陽明脈衰的時候,下面的腎氣頂不上來了,先天腎氣也開始衰竭,也就說五七三十五,女子三十五由盛轉衰。
          那么“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那么這個更嚴重了,他這個講三陽脈,也就是少陽、太陽、陽明三脈皆衰。我們看一下,為什么五七說陽明脈衰而六七要說三陽脈衰?也就是說其實從五七陽氣開始衰,從那兒開始衰呢?從最飽滿的地方開始衰,最飽滿的就是陽明,所以陽明先衰;再累及其他二陽,那么整體三陽皆衰,因為三陽經(jīng)尤其足三陽,上行于面,那么三陽皆衰面皆焦,就完全失去了陽氣的濡養(yǎng)。發(fā)始白,那么五七發(fā)始墮,六七發(fā)始白,六七四十二,四七二十八發(fā)長極,那么先由發(fā)長極變發(fā)墮,再到發(fā)始白,其實六七也掉頭發(fā),不過加速了整個頭發(fā)的衰老,也就是腎氣的更加不充盈,不僅掉頭發(fā)而且開始發(fā)白,那么掉頭發(fā)和發(fā)白也都是腎氣不充盈的表現(xiàn),這里有一點要跟大家說一下,并非掉頭發(fā)和發(fā)白都是由腎氣導致的,但是主要跟腎有關,而跟肝跟脾跟其他臟也都有關系。
          比如說這個女子,尤其,你看我在北京嘛,看到很多上了三十歲的婦女,巔頂白的厲害,巔頂是哪兒呢,就是頭發(fā)頂,頭頂白,很多都染發(fā)了,但染發(fā)尤其顛頂,他幾天不染白的地方就馬上顯出來了,其他的地方可以掩蓋起來,但巔頂是掩蓋不住的,巔頂白一看就能看出來。一些大城市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很緊張,工作壓力很大。比起男子來說,女子要氣血不足,所以女子氣沖不上來,不像那個男子,氣能直接頂上頭頂,所以說女子多巔頂白,男子容易抑郁,男子多事業(yè)性人才,多抑郁,肝經(jīng)不順,所以說男子多兩鬢白。這里跟大家說一下,巔頂白的是氣血上不去,脾虛腎虛都會導致巔頂白,這女子頭發(fā)白一般都是從巔頂開始;男子白,兩方面,一方面從兩鬃開始白,多是由于事業(yè)不得志,家庭生活不順,自己的事做不了,導致肝經(jīng)淤滯,肝氣不能條達,肝經(jīng),少陽經(jīng)不能營養(yǎng)兩鬢,導致兩鬢斑白。另一個是混白,這里白點那里白點,這個問題不大,這個由于整個的心神,脾氣混亂,使氣機不暢,導致頭上白發(fā)增多;那么還要具體看那兒多,從而判斷是那經(jīng)那臟的問題。有那個小孩兒少白頭,他就是白頭發(fā)夾雜在黑頭發(fā)當中,二三十歲的都有,這樣的都是心氣煩亂。小孩兒什么原因現(xiàn)在也不好說,什么水土啦,與心理也有關系,少年白主要是由于工作太煩亂,導致氣不能平均,間雜地白,這樣的白問題不大。還有很多頭發(fā)白的,前面一撮白,或者后面繞發(fā)際白,還有頭頂?shù)哪骋粔K白,那么這些都是就應在某經(jīng)。
          那么問大家一個問題,掉頭發(fā)和白頭發(fā)的區(qū)別是什么?禿頭或者掉頭發(fā),這掉頭發(fā)和白頭發(fā)的區(qū)別是?
          直接從氣機的角度來考慮,起碼我在北京居住這么多年,我發(fā)現(xiàn)北京白發(fā)的概率非常高,比我們老家高的程度非常大。先不要這樣理解是在氣還是在血,你直接都是氣,我們講的氣,不是氣血的氣,不是狹義的氣,而是廣義的氣,人身一團氣嘛。只不過濃者是血,彪悍滑利則是氣;陰者是血,陽者是氣,那么血就是氣,津液也都是氣。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可為氣化,都用一個氣來解釋,腎是腎氣,脾是脾氣,肝是肝氣,心是心氣,那頭發(fā)也是頭發(fā)之氣,所以說掉頭發(fā)也就是頭發(fā)之氣掉了;白頭發(fā),頭發(fā)之氣白了。那掉頭發(fā)和白頭發(fā)的氣機的區(qū)別是什么?大家的回答是這樣的:掉頭發(fā)是枯,白頭發(fā)是衰(一個是氣衰,或者一個是氣滯);因為生活節(jié)奏太快,而且耗費精力;掉發(fā)是根不固,白發(fā)是氣不足;淤與虛的區(qū)別。
          這里面跟大家說一下,“掉發(fā)是根不固,白發(fā)是氣不足,”這個就說到點子上了。為什么這樣來說呢?掉頭發(fā),頭發(fā)不固在上面了,那就根不固了嘛;掉頭發(fā)是氣不固了,所以才會掉頭發(fā);白發(fā)嘛,黑發(fā)是黑色素上去了,白發(fā)沒有了嘛,就是營養(yǎng)跟不上來,這個就是氣不足。
          那我們看下五型人,五種人,金型人、水型人、火型人、木型人、土型人,跟大家說下,木型人很少掉頭發(fā);火型人愛掉頭發(f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木型人根很深,他的氣機藏在里面很深,本身氣很固,所以說木型人不愛掉頭發(fā),如果木型人一旦掉頭發(fā)那就完了,那么木型人的氣機大衰,這是一個不祥的預兆?;鹦腿藲飧∩?,容易氣不固,所以火型人愛掉頭發(fā),脾氣暴躁,氣機浮越,這樣的人,下面稍微不足,上面就不固,那么掉頭發(fā)就容易禿頂,一把把地掉。白發(fā)呢?木型人雖然固但容易淤,所以說木型人容易白發(fā)。而火型人氣浮越,愛掉頭發(fā)不容易白發(fā),那么這就是區(qū)別,氣都浮在上面,有點養(yǎng)份就充養(yǎng)了頭發(fā),所以說他不容易產(chǎn)生白發(fā),但是很容易導致氣機不固,容易掉發(fā)。同理可以推其他幾型人的特點。這里還要說一點,如果發(fā)現(xiàn)一根白頭發(fā),那絕對不是一根,馬上會長出很多根,所以說很多愛美的,不管是男的女的,見了白頭發(fā)不要拔,只要有白頭發(fā),就證明你那一塊,整個的氣機不足了,拔了一根,那氣仍然補不上來,還會重新產(chǎn)生新的白發(fā),一旦你發(fā)現(xiàn)頭上有白發(fā),趕緊補氣,養(yǎng)精蓄銳,精足神旺,慢慢的你的頭發(fā)才會轉黑。
          那么接下去給大家往下講,“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你看繞了一圈回來了,二七的時候是“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有子”,這個時候那邊任脈通,這邊任脈虛,那邊太沖脈盛這邊太沖脈衰少,那邊月事以時下,這邊地道不通,那邊天癸至這邊天癸竭,那邊有子這邊無子,所以說女子是以任脈,太沖脈為用,也就是以陰氣為用,以前面的氣為用,充養(yǎng)了人的一身,那么所以天癸是代表內(nèi)在的一種生機,那么天癸一竭,整個的生殖之精衰少、閉藏,使女子不能再生孩子,七七四十九嘛,四十九歲是女子的更年期,那么這個時候多多少少出現(xiàn)一些生理上的反應,隨著任脈虛,太沖脈衰少,身形都會發(fā)生相應的衰老的變化,脾氣、面貌整個的生理活動,都相應出現(xiàn)了衰相,所以說女子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是階段性的轉折點。
          接下來“丈夫八歲,腎氣實,發(fā)長齒更”,那么這和前面是相對應的,女子是七歲,腎氣盛,丈夫是八歲腎氣實,那么前面用盛,后面用實,有沒有區(qū)別呢?這區(qū)別不大,但是也可以略略說一下,因為男為坎,女為離;坎中間一陽實,那么他用這腎氣實來表示男子陽氣的充實,以實為主。發(fā)長齒更與女子的齒更發(fā)長是一個意思,這沒有前后的區(qū)別。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你看男子八歲腎氣實,而到二八腎氣盛,這個和女子七歲腎氣盛是有區(qū)別的,男子陽氣打的基礎多一些,女子有點陽氣就可以,因為女子以陰氣殷實為主,男子以陽氣殷實為主,所以男子對陽氣積蓄的要更久。坎嘛,中間一陽實,所以民間說小男孩兒難帶難養(yǎng)道理就在此。培養(yǎng)陽氣是不容易的,所以二八再強調一遍,腎氣盛,這時候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那么這里面為什么要強調陰陽和?你可以理解為男女交合故能有子,男的不能有子啊,男的要陰陽和,與女子交合才能有子。
          下面“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大家看一看女子的三七,都是腎氣平均,這沒有什么好說的嘛,腎氣足了嘛,先由腎氣實再到盛,然后平均,這個氣啊均勻的分布到全身,這化用了,你盛了之后要化用。腎氣平均,不是指平衡的意思,是指平布,均勻地發(fā)布到全身。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女子可沒有說啊,女子只說到真牙生而長極,沒有說到筋骨勁強。
          那么,在這里面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么在男子到了三八,要強調筋骨勁強?古人寫書,一字都要審慎對待,何況一句話呢?所以說讀古書,一定要玩味,盡量把古書的重要條文背誦,經(jīng)常的思考,沒事思考思考,為什么前面要這樣說,后面又這樣說,為什么在女子的沒有而在男子的要有?為什么女子用盛,男子用實,這個里面都是非??赏嫖兜?,古人寫書不妄寫,不是拍腦門子寫書,那都是字斟句酌啊。關于女子用盛男子用實這個咱們剛剛解釋過,下面主要讓大家來回答為什么男子到了三八要強調筋骨勁強而女子不強調?這跟下面的一連串的都有關系啊,這只開了個頭,因為大家回答的挺好,男子屬陽,陽主用,陽而剛,那么這個是關鍵,這個大家都回答出來了。大家往后看,跟著我一起往后看,是如何體現(xiàn)陽而剛的這個用意,這個筋骨勁強一個體現(xiàn)筋是勁的,骨是強的,好,咱們接著往下來走。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那我們前面到這個四七,這女子的四七說過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是先筋骨,基礎打好了,有了筋骨的堅和腎氣的充盈,那么才導致身體的盛壯。那么同理在這仍然適用,筋骨隆盛,才導致肌肉滿壯。筋骨是本,肌肉是末,有骨頭就不愁肉就是這個道理,骨頭要好筋要好,這個皮肉其次。你看這個又強調一下男子的陽剛之氣,所以是隆盛,而不是僅像女子的筋骨堅,發(fā)長極,這個體現(xiàn)了陽氣一個特性。
          到了“五八,腎氣衰,發(fā)墮齒槁”,那我們看下女子的五七是什么呢?是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在這是腎氣衰,發(fā)墮齒槁,問大家一下,為什么在五八這,男子不是陽明脈衰,而女子是陽明脈衰?這到了五八只強調了一個腎氣衰,問大家這個問題,你看我們讀書,一定要字斟句酌的,而且要互相比較,這樣你才能讀好書,不然的話,走馬觀花,浮皮潦草的,最終對你的學習無益,肯定是中看不中用。再問大家一下,為什么在男子的五八只強調腎氣衰,而在女子的五七強調了一個陽明脈衰?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再聯(lián)系下實際情況,這個咱們不僅是來這空頭講理的嘛,你聯(lián)系下實際情況,馬上你就知道,現(xiàn)實就是這種情況,那大家說一說吧。五七,女子是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而五八,男子是腎氣衰,發(fā)墮齒槁。也就是說在女子這強調下陽明脈衰了,而男子這沒有強調,只強調了一個腎氣衰,這是為什么?
          這個我感覺啊,大家在這聽啊,我不知道常聽的有多少,但是我感覺大家基本沒有做什么準備,也就是來這聽一個樂,你看一涉及到專業(yè)的問題,大家都不愿意回答了,這樣我不知道我在這講什么,起碼應該看一遍吧,我感覺大家常聽的手頭應該有一本《內(nèi)經(jīng)》的書,講到哪兒大家可以看到哪兒,起碼有一個電子版吧,要只是過來聽樂,這個沒有必要給大家這樣講,如果說這樣,咱們以后可以這樣嘛,想聽直接通過會員制來聽,因為我們是網(wǎng)絡來講的嘛,大家聽過了知道我講到那兒了,這學習要有學習的態(tài)度,交流也要有交流的態(tài)度,起碼知道交流什么,這叨一口的,那叨一口的,這個不會學好。
          好,看一下大家怎么說的,男子本來就是多氣少血,多用者先衰,女子以陰為用,陽明為水谷之海,男子用剛,腎氣壯,女子用陰,陽明多氣血,尚補;女子顏面衰老快而明顯;女子血多,男子氣多,血多則始于脾胃,氣多根于肝腎;女子多用氣血,男子多耗精氣。這大家說的挺好,這說得不錯。
          說白了啊,這個就是這樣:女子陽氣不足,陽氣先衰,陽明脈,代表陽氣的昌盛之狀,所以說女子以陰血為主,所以陽氣先衰,所以說在面部上首先表現(xiàn)出來,女子老的要很快嘛,三四十歲女子明顯老比男的快多了,這個主要體現(xiàn)在陽氣的衰老上,陽氣一衰沒有東西所撐嘛,所以面部就馬上發(fā)生了變化。而男子不同,男子以陽氣用事,陽氣足,頂著,里面先枯了,外面還頂著,所以說男子陽明脈不衰,到了五八,腎氣衰的時候陽明脈都不衰,所以說從男子的面部看要衰老的要慢,但是其實都在走下坡路,這男子精耗的厲害,所以說腎氣衰,也就是女子衰在外,男子衰在內(nèi),這就好理解了,所以說很多男的,顏面上沒有什么變化,你也不要說太得意,真精內(nèi)耗了嘛,當男的要衰的時候快的不得了,所以說到了四五十歲,男子就看著有明顯的衰老,陽氣撐不住了,內(nèi)垮塌,迅速的衰老,整個的身體機能迅速萎縮;而女子到那個時候,她由于提前內(nèi)縮,導致她相對上歲數(shù)之后衰老的反而慢,所以說這也是女子活過男子的一個重要原因,女子提前的內(nèi)斂。所以說,女子也不要悲傷自己三四十歲青春易逝,那么你要看到你現(xiàn)在的迅速的撤退是為以后慢慢衰老做準備。
          好那我們看一下男子的六八,“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fā)鬢斑白”,一個字一字咱們來看:陽氣衰竭于上,面焦,六八四十八,那么男子到四十八,陽氣終于撐不住了,下面都衰了,上面的陽氣撐不住了。陽氣衰于上,這個地方仍然是強調陽氣衰于上,這可以證明,男子以陽用事,對陽的依賴有多么嚴重,同時陽氣有多么足,他沒有一下子衰掉,而從上開始衰,面開始焦。那看下六八的女子呢,六七的女子,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那么男子這時陽氣衰竭于上,面焦,那么下面是發(fā)鬢斑白。大家看一下啊,這和女子是不一樣的,女子是發(fā)始白,男子是發(fā)鬢斑白,從鬢角兩側。那么這個啊,他就是在強調男子的肝氣竭,男子是容易兩鬢白,女子是巔頂白。你看,現(xiàn)實情況也是這樣,而且《黃帝內(nèi)經(jīng)》上已經(jīng)明確的說出來了,女子發(fā)始白,男子發(fā)鬢斑白,你看看這很有意思,這么細節(jié)的地方,這古代人寫書都沒有遺漏的寫了出來,好,那么我們接下來看。
          到“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那么這個和女子的七七一對照馬上發(fā)現(xiàn),多了什么呢?多了肝氣衰和筋不能動,其他的大概都能相對應,這沒有什么好說的,前面我們就看過了,從三八就是筋骨勁強,筋就體現(xiàn)出來了。那么到七八,筋主肝嘛,肝筋同體,肝氣衰而筋不能動了,可見男子對這個肝的依賴有多么嚴重,這得肝硬化一般都是男的,這個大家應該是知道的,這男的對肝臟的要求非常高,非常依賴于肝臟的推動,因為肝主生機嘛,肝是艮,艮是長男,肝主用,肝主筋,主強,要說女子以任脈為主,男子以肝為主,肝主氣,肝有血,肝藏血而用氣,男的為什么容易發(fā)怒啊,男子氣大啊,男子有事業(yè)心啊,都是由于肝臟的發(fā)用導致的,這個大家要知道。所以說關于生命歷程當中,對男子的描述更進一步強調肝和筋的作用,也就是發(fā)鬢斑白,那么就是肝腎兩衰,肝氣不足了嘛,血不濡肝,肝精虧少,導致肝經(jīng)和少陽膽經(jīng)不能上涌于兩鬢,導致兩鬢斑白。
          好,那么看下八八,“八八,齒發(fā)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fā)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我們可以看一下,這男子到八八六十四歲,女子七七天癸竭,男子八八天癸竭,也就是說從而證明男子的生殖能力要比女子強,時間要長,那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女子到七七就不行了呢?因為女子有一個有形的胞宮,子宮嘛,有形的先壞,無形的后壞,生孩子你就要用有形的東西才能生出來,所以說女子七七四十九就不能再生孩子了。而男子到八八六十四歲,仍然可以有子,道理就在于此。這個腎氣衰,天癸竭,當然是齒發(fā)皆去嘛,牙齒掉光了,頭發(fā)也都落了,這像樹木到了秋天,秋風掃落葉嘛,精氣衰而內(nèi)斂,陽氣不能發(fā)越于外,所以說,繁華景象都消退掉了,整個的人精氣神內(nèi)斂,眼睛也摳摳的向里去了,耳朵也聽不到多少聲音了,牙齒也壞掉了,鼻子也不聞香臭了,四肢解墮,走起路來也不方便了,腸胃功能也出問題了,整個各個零部件都出了問題。
          精氣內(nèi)藏,衰而藏,如果他這個時候衰而不藏,那麻煩了,所以說老年人戒之在得嘛,老了老了,不能是再游于外,比如說經(jīng)常看電視啊,聲光電色啊,也去享受,又是不斷的學習又是不斷的看書,又是創(chuàng)作,這都是加快精氣的衰老,那么到精神衰弱就應該精氣內(nèi)藏,不應該向外發(fā)用,如果這個時候還是耳聰目明,那這個精氣兩方面:第一你可能精氣還足,所以耳聰目明;另一種情況,你精氣過度耗用,導致該閉的沒閉住,反而會加快你的衰老,比如耳朵聾了還戴一個助聽器,眼睛花了還戴一個老花鏡,繼續(xù)使用,自己枯竭了還不知道節(jié)制反而還更加外用,所以說老人忌得,就是不要再去獲得外來物質的滿足,而應該退藏于密,退藏到自己身體最秘密的那個地方,使自己的精氣得以保存,那么活的更長。所以說這里面跟大家說一下,這老年人,要告訴老年人,忌之在得,少年忌之在斗嘛,血氣方盛,不能斗狠,老年人氣血方衰,不能過用,要養(yǎng)精蓄銳,保精全神,使自己精氣能夠耗散的更慢些。那么你這時候還要,老演員還是風餐露宿的拍電影啊,老頭兒還要去炒股啊,這林林總總啊,都不是一種正確的養(yǎng)生辦法。你看他這個到了老了,就強調一下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也就是腎臟藏五臟之精,五臟的根都在腎臟,既然五臟都衰了,那么這個腎氣當然也衰了,筋骨都解墮了,都不好使了,最后一點生殖之精也掉了,那么頭發(fā)全都白了,身體重。為什么身體重呢?因為精氣不養(yǎng),所以身體重。
          這個跟大家說一點,現(xiàn)在有很多人三十來歲,早上起來不愿起,起來之后身體沉重,走起路來不能輕快,那么這是由于你的整個的人體氣血精華得不到有效的布展,導致身體沉重。有句話不說舉身輕清嘛,你只有精氣足,氣血調均,五臟敷布得常,你才能身體輕快,走起路來健步如飛。不然的話,你這個里面精氣不足,那么拖著這么攤肉,那么你這個身體沉重,非常沉,兩腿像灌鉛似的,抬不起來腿,上不了樓,整天暈暈乎乎的,這個身體沉重,行步不正。這個也跟大家說一下啊這個行步不正,這有人走路打晃,走不穩(wěn),尤其一些老頭老太太,這個就叫做行步不正,這有人說小腦平衡能力欠缺,其實不是,是整個的精氣衰竭,腎精不足,導致你行步不正,磕磕絆絆的走起路來。那這個時候你還要坐輪椅你就完了,這很多老頭老太太走不動路,尤其老頭喜歡坐輪椅,一坐輪椅就完了,這個人的整個陽氣一下蹦不出來了藏在里面,坐上輪椅就下不來了。所以說勸大家以后老了,能走盡量走,不能走你也站著,你別坐著,一坐到輪椅上就下不來了,這用進廢退嘛,你越用越有,你一不用他就廢了,我們說的越用越有他是一個程度上的。所以說只要父母能動,千萬不要給父母買輪椅,這個絕對是孝敬。這個爹媽有了輪椅了,推哪都能去,錯了,老人不能慣,你得讓他走,扶著墻也得走,拄著拐杖也得讓他走,而且要出家門,讓老人虛其心實其腹嘛,也就是說,不要讓他心神上有所動蕩,但是要讓他勤練著他的四肢,胳膊腿要勤活動,這樣才能四肢有用。這個關于虛其心實其腹,腹就代表四肢,代表你的整個的行用,行體之用,這虛其心實其腹,這個實其腹代表你的根本。這個人要走路,不能走的人就完了,所以活到老勞動到老,怎么說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有他的道理。你每天都要工作,勞其體力嘛,讓身體小有所勞,人不能懶,這是對懶的一個巨大的懲罰,你覺得你是偷懶,其實你是害了自己。人一懶就不愿意動,不愿意動腦子就胡思亂想,四肢氣血衰少而精氣乏,這是對懶人的一個最大的懲罰。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懶要勤,這勤表現(xiàn)在四肢上的勤,而不是心神上的勤,也就是少思慮多動。
          咱們接著來講,“有其年已老而有子”是怎么回事?岐伯說了,自己天壽過度精脈常通腎氣有余,雖有子男子不過八八女子不過七七,天地精氣之竭。這是這樣來理解的,其實他就是說的前段這些話,就是告訴有些人他不符合八八七七的這規(guī)律,能夠補腎氣,補充盈,氣脈常通,能夠打破這個規(guī)律,這個是有的。我當然相信也是有這種,這個可能是兩種人吧,一種天生的,天生的氣脈腎氣有余。還有一種就是后天培養(yǎng),前半生沒怎么用,后半生培養(yǎng)的不錯。
          比如一個人,這個就是張學良,西安事變之后就被囚禁了,使氣不用,不是不想用,被迫不能用,那么活了一百歲,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一輩子被囚禁,使自己的一輩子的腎氣有余,沒有吃到肉,也沒有跟別人去奪利,反而使他得到了壽數(shù)和整個氣脈暢通的身體。因為大家什么東西都惦記著看了,有得有失,而蔣介石痛恨他,囚禁他,結果使他獲益,使他活了那么長,誰也活不過他。這個同理大家可以看一下,當自己受到自然的損傷,不能游于聲色犬馬、名色財利的時候不妨想一想,這可能是上天對自己的眷顧,這樣一想你整個的身心愉悅,沒有什么愁事,我估計你也能達到氣脈暢通,腎氣有余的地步,這需要一生的時間來培養(yǎng)吧,不是三天兩天的,那么要想達到這種效果,要從今天開始做起。
          下面的這些話和上面說的有些就不對了,“今年老而有子”,他只是在強調下大部分的普遍規(guī)律的“男子八八”“女子七七”,但是也有超過。
          問:是不是老年人生個孩子一定會早夭?
          這個肯定不是這樣吧,但是生孩子一定要早不要晚,這是一定的,因為晚了,男女氣血方衰,生了孩子確實不太好。我們古代立嫡,立長子嘛,繼承家里的事業(yè)要長子,太子要是長子,皇帝要是長子,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除了避免爭權奪利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長子氣足,頭胎氣足啊,二胎三胎氣血衰,這個長子是震,中子是坎,少子是艮,不同的這個氣機導致生出不同的孩子,所以說越晚生,孩子氣血越有可能不足,尤其是頭胎,在母體初次孕育,她會使勁來孕育,第二次就順理成章了,不會拿了頭胎的那個勁來孕育,很多女的生孩子越生越順,這也不一定是死理,肯定在個案上會有差別,但是這是一個大的因素,長子是有長子的意氣。
          下面這一段,他不涉及到中醫(yī)理論,但是使我們建一個高標,高的一個標尺,這個標尺告訴我們,這個人修道有什么境界?這四種境界分別是四種人,真人、至人、圣人、賢人,大家不要聽著玩,這也是修煉確實有這個四個境界,不要當神話也不要覺得這跟中醫(yī)沒有關系可以忽略,這四種境界是哪四種境界呢?我一一告訴大家,雖然主要講這中醫(yī),但是我要告訴大家,這醫(yī)道是相通的,學醫(yī)的人能學道,學道的人也能學醫(yī),我只是從宏觀上告訴大家有四種境界。
          真人是最高的,他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這就在陰陽之先,這跟大家說一下,他能提挈天地,玩轉了天地,又把握住了陰陽,在陰陽之先,所以已經(jīng)“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是最高的境界。參破陰陽,就像五政篇上講的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五政篇(五常政大論篇)。第二層境界是至人,至人是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和陰陽相通,他雖然不能把握陰陽,變陰為陽,變陽為陰,在陰陽先,但他與陰陽相和,這也非常厲害。第三種叫做圣人,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也就說順從也,陰陽怎么樣他就怎么樣,當作完全合同于陰陽,也就是還受陰陽擺布,只不過看著陰陽的來去而應和,這是第三種修煉的人,吉氣來了應其吉,兇氣來了避其兇,那么這叫做智從,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最后一種賢人,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他知道哪些是陰哪些是陽,但不能完全做到和于陰陽,也不能從與陰陽,更不能跳出陰陽,那么他只能辨于陰陽,也就是明辨也,知道哪是陰氣哪是陽氣,吉氣什么時候來,兇氣什么時候走,那么這個叫做辨列也,這個是有為之法。
          我不知道大家清楚沒有,修煉無非得四,一種跳出陰陽,第二種和與陰陽,第三種從與陰陽,第四種辨于陰陽。也即,第一種,第二種,合于大道的境界,因為跳出陰陽就合與大道,第三種是從于道,第四種明辨于道,你可以理解為賢人的追求。
          問:逆從陰陽是什么意思?
          跟大家說一下,辨于陰陽,與順于陰陽,順天時,人根據(jù)自己的生理啊,相當于什么呢,順亡逆之昌嘛,你需要講逆修嘛,你順著來,順著七情六欲來,就叫順;你逆著自己的七情六欲來,就叫逆,他這個陰陽就是自然事物必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人有生老病死,你想修道就是擺脫生老病死,你要溯流向上,水都是從上游往下游流的,都是順著七情六欲走的,所以說你要想掌握道理,明白道理,有所參悟,那么你就逆流向上,尋根溯源,那么這是一層意思。修道都是逆行,人都是老奸巨猾,你要往回修,這就是逆于陰陽。這個和第三個從于陰陽是不一樣的,那個陰陽是真正的道化,這個陰陽,逆從陰陽是逆行。
          其他的我就不多講了,好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啊?那么下面還有十來分種,大家可以自由來討論,我就不想再往下講那個《四氣調神論》。我們看一下啊,上古天真論主要說了三個方面的事情,一個說了下古今的差異,醉生夢死,是今人,第二說了下男子女子的生命歷程,陽氣由盛而衰,第三部分說了一下,修煉的高辨明論,總括了《上古天真論》的大概的法要。這一篇可以說是整個《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眼目,他代表《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理論所取得的成就,他所闡述道理的境界,關于最后四種修煉的方式,也可以看一下,不要等閑視之,也可以看一下《云居七箋》,道家不是煉丹這么簡單。下面這個四氣調神哪,他主要就是說一個陽氣的生長化收藏的過程,通過四時來比擬。
          問:這四種人先天就天賦差異嗎?
          這個肯定不是的,這個都是后天逆修而上,你看我們現(xiàn)在處在那兒啊,我們有可能能達到的也就是賢人,我們學的這些東西,看了這么多書,明白了陰陽的道理,也只能說是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這個已經(jīng)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的一種境界,所以說我們可見修道之學,如萬仞高山,路途遙遠,漫長,所以說千古年來,人們堅持這個追求吧,書寫了可歌可泣的篇章,這個大家不要覺得離我們很遠就是沒有,跟月球一樣。
          如果沒有問題大家就到這兒了,那后我們下次講《四氣調神大論》,把公告貼出來,我看一直是氣道中醫(yī),讓大家有個準備,講這個氣道中醫(yī)這個《四氣調神大論》,盡量也是往快了講,講的太扣太細沒有必要,還有希望大家可以備備課,大家也準備下,因為《四氣調神論》這塊很有講頭,對大家修身養(yǎng)性都有幫助。行,今天就到這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第九期:陰陽的本性——曲黎敏
          “男八女七”——人類生命周期的變化規(guī)律
          《黃帝內(nèi)經(jīng)》學習筆記241
          (16)易與中醫(yī)女七男八
          黃帝內(nèi)經(jīng)揭秘“女七男八”的生命規(guī)律,你知道多少?
          《黃帝內(nèi)經(jīng)與智慧養(yǎng)生》曲黎敏講座學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