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改裝合法化已經(jīng)呼吁了多年,終于我們在2019版《機動車查驗工作規(guī)程》中看到了相關(guān)內(nèi)容的體現(xiàn)。下面就2019版中涉及車輛改裝的內(nèi)容,咱們今天一起好好聊聊。
第一部分:都能改什么了?
2019版在車輛外觀中明確了部分改裝項目,大家來看看原文。
關(guān)于輪胎尺寸的表述:
上兩圖中標注的1,2,3條是涉及車輛改裝部分的描述。第1條中,“注冊登記檢查時”,這幾個字厲害了,說的是新車上牌時,就可以進行部分外觀改裝。這些改裝包括:
一、車頂行李架:安裝的行李架不可影響車輛長度和寬度,行李架高度不超過 300mm。
二、出入口踏步件:就是俗稱的腳踏;
三、換裝散熱器面罩和/或保險杠:散熱器面罩也就是俗稱的中網(wǎng)。比如下面的改裝,以后將合法。
前保險杠在2014版中其實也并非完全禁止的,但是限制條件比較嚴格,而且各地執(zhí)法程度不一。一般來說,只要帶有拖車鉤或者方口的保險杠,在驗車時均不能通過。但是嚴格來說,帶有拖車鉤或者方口的保險杠,并未違反限制條件“未改變車輛長度寬度”,所以我認為是應(yīng)該允許改裝的。這部分內(nèi)容在本文第二部分詳細介紹。
四、輪轂:2019版明確規(guī)定了可以更換輪轂,但是不能改變車身寬度。也就是說,換輪轂可以了,但是不能外凸超出車身最寬處(ET值不能過?。?/p>
五:輪胎:輪胎依然只能選用與原車尺寸一致的輪胎。前后輪可以選用不同花紋的,但是兩個前輪之間,兩個后輪之間的花紋必須相同。
第二部分:如何測量車輛長度和寬度
在第一部分中,車輛外觀改裝的前提條件是不能改變車輛長度寬度,并明確測量方法依據(jù)“GB1589-2016”。我特意從國家標準數(shù)據(jù)庫中找到了這份標準,在這里與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這份標準里,首先明確了車輛測量的坐標系,這個大家不用看,看似嚴謹,實則生澀難懂。
好了,下面就是重點來了。哪些東西不應(yīng)計入車輛長度的測量呢?標準中給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
典型而常用的有:
位于車輛后部尾梯不應(yīng)納入車輛長度測量;
可拆卸的掛接或拖曳裝置不應(yīng)納入長度測量;
對于不應(yīng)納入寬度測量的內(nèi)容也有具體說明:
典型而常用的有:雨眉和軟性的輪眉,都不應(yīng)納入寬度測量。
雨眉其實早些年就已經(jīng)查的不是太嚴,有一種說法是不帶亮條的能過,帶亮條的不行。也許在2019版實施之后,就不會再有這些奇葩的規(guī)定了。
第三部分:總結(jié)
2019版最大的亮點在于首次明確了車頂行李架,輪轂等在規(guī)定條件下屬于合法改裝,而且可以在車輛登記注冊時就進行改裝。對于安裝較為麻煩的前后保險杠的改裝,雖然也是非常明確的提出屬于合法改裝,但這個是老生常談,在實際操作中,管理部門總能找出各種理由罰款,畫×。總的來說2019版是往前邁了一步的,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