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要強化“五心”
責任心、事業(yè)心、進取心、關愛心、榮譽心,是完善人格、豐富人生、走向成功的必備素質(zhì)。這“五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只有不斷強化“五心”,才能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才能不斷攀登新高峰,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
一、責任心是成功之本
責任心是一個領導干部成功的必備品質(zhì)和意識。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jīng)說過:“偉大的價值在于完成責任”。人的一生時刻面臨著兩大課題,這就是為人和處事。要把這兩大課題解決好,需要責任心來支撐。一個有責任心的領導干部,不但會對社會負責、對家庭負責、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更會對組織負責、對上級負責、對工作負責。具有這樣品格的領導,才能讓上級放心,讓他人真心,讓愛人寬心。據(jù)《史記》記載,漢朝有一個責任心很強的名將,叫周亞夫。為防匈奴入侵,他奉命鎮(zhèn)守細柳。有一次,漢文帝前去慰問,走到營門前,被衛(wèi)兵攔住,等使者拿了節(jié)牌通報后,才準進人營區(qū)。周亞夫規(guī)定,在營區(qū)內(nèi)車馬必須限速,漢文帝一行只能緩緩而行。漢文帝看到,在細柳營中,軍容嚴整,號令如山,治軍嚴謹,不禁贊揚說:“有卿在此,我放心矣!”作為肩負黨和人民重托的領導干部,責任心應該比周亞夫更強。責任心最根本的是體現(xiàn)在對人對事的“認真”上。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chǎn)黨就最講認真。因為,認真,是一種修養(yǎng);認真,是一種境界;認真,是一種智慧;認真,是一種價值;認真,是通往成功的階梯。只有認真的領導,才能全身心地投人工作,無論干什么事,都能堅持高標準,講究高質(zhì)量,追求高效益。
二、事業(yè)心是成才之源
事業(yè)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目標,是對社會發(fā)展具有影響力的一種工作。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說:“要是不為一件偉大的事業(yè)而生存,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人生的價值就在于對事業(yè)的追求之中,這是人生意義的砝碼,也是人生歡樂、幸福之所在。事業(yè)心就是全身心地追求和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之中?!妒ソ?jīng)》上有這么一段話:去追求吧,這樣做將有所獲;去探索吧,這樣做將有所發(fā)現(xiàn)。凡追求者得,凡探索者獲。大門是向敲門者打開的。一個事業(yè)成功的領導干部,應該具備三個字,這就是“愛、追、干”。“愛”,就是打心眼里熱愛自己的事業(yè),敬重自己的事業(yè),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一個人除非對他的工作懷有迫切要求進步的愿望,樂意去做,否則做不出什么大事。而渴望進步的需求,能產(chǎn)生驚人的力量。有了“愛”,才會有激情、有動力,才會放棄一切,主動投入,即使在乎凡的崗位上,也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追”,就是追求事業(yè)發(fā)展的最高境界,直至到達光輝的頂點。有了“追”,才會專心于自己的事業(yè),堅韌不拔,堅持到底,自覺戰(zhàn)勝困難,戰(zhàn)勝自己。“干”,就是用汗水、淚水,甚至血水澆灌自己的事業(yè),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既定的目標邁進。有了“干”,就會勤奮拼搏,扎實奮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戲劇家卓別林時刻提醒自己: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戰(zhàn)勝了看來是不可能戰(zhàn)勝的困難而取得的。革命先驅(qū)李大釗說:“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事業(yè)的成功,不僅可以給人帶來歡樂,更可以解脫人的煩惱。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做出了多少成果。
三、進取心是發(fā)展之魂
進取心是積極、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是通向勝利之路的橋梁,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它表現(xiàn)為一種主動的精神,一種領先的精神,一種開拓的精神,一種最好的精神。進取心首先要想進步、求進步、鉆進步、真進步。自古到今,成就一番大事業(yè)的人,都具有很強的進取心。如李時珍,以他的《本草綱目》流傳百世,造福人類。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開了世界萬物發(fā)展規(guī)律之謎。馬克思創(chuàng)造的唯物辯證法,找到了認知世界的鑰匙。大量事實表明,一個國家不斷進取,必然強盛;一個民族不斷進取,必然興旺;一個人不斷進取,必然有所作為。沒有進取心的國家,沒有進取心的民族,沒有進取心的人,是沒有希望的。進取心的背后,實際上就是開拓創(chuàng)新。江主席說:“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能夠取得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能夠列人世界強國之林,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創(chuàng)新就是要敢于冒險,敢于冒尖,敢為人先。古人說:“海到盡頭天做岸,山臨絕頂我為峰。”我們正處在二個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的時代,沒有敢于冒尖、勇往直前的進取心,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有一個特點,當你認為某一件事做不到的時候,大腦就會為你找出種種做不到的理由;當你認為某件事可以做到時,你的大腦就會幫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種方法。所以,一個成功的領導,總是在不斷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新辦法,永不言敗,永遠說行。
四、關愛心是立身之基
真正的愛發(fā)源于心。換句話說,愛是從圣潔之心、善良之心、無偽之心中生長出來的,是從高尚的人格之中生長出來的。關愛之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美德,是中國倫理思想史上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儒家把仁愛作為君子理想人格的追求;墨子主張兼愛,意思就是要尊重人、熱愛人、同情人、幫助人。關愛之心也是領導干部立身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關心他人利益,多給別人好處,才能當好領導,才能快樂人生;只有懂得承認和尊重他人利益的人,才能獲得自己的利益。有一個材料說,跟歐洲人談判比較容易,因為歐洲人談判的指導思想就是先讓對方得到多少利益,然后自己留多少利益。他們懂得,這筆生意只有對方得到利益,才有自己的利益。和日本人談判,他首先想到的是給自己留多少利益,然后再給對方留一點利益。而有些人談判,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考慮對方的利益,斤斤計較,就很難談成。從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只有樹立“利他為己”的觀念,才能與人相處融洽,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關愛他人,就是關愛自己;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一個人痛苦的背后,都是計較名利的結(jié)果。作為一名領導,只有關愛他人,關愛部屬,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凝聚力,形成一種人人心情舒暢的向上環(huán)境。關愛他人,也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的精神力量,它能融化人的孤獨感和分離感,使人與人之間和睦溫馨;它能打破人們心中的“圍墻”,成為建設和睦人際關系的紐帶。要保持社會穩(wěn)定,形成良好秩序,使《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和《軍人道德規(guī)范》真正落實,就需要人人獻上一片愛心,形成克己敬人、修己安人、舍己救人、揚人之善的良好局面。只有這樣,才能把中華民族的仁愛之德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五、榮譽心是靈魂之寶
榮譽心反映的是一種獨特的社會美和倫理美,它是德行與貢獻的結(jié)晶,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榮譽。古今中外,人們都把榮譽視為第二生命。榮譽也是一種名和利。從大的方面講,這個名,就是國家的名譽,這種利,就是民族的利益。從個人方面講,榮譽心是成功的動力,是精神的支柱。一個沒有榮譽心的領導,是很難當好領導的。前蘇聯(lián)小說《活著就是要記住》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前夕,曾榮立戰(zhàn)功的士兵安德列趁傷愈返回前線之際,開小差回了家。此后,他喪失了革命軍人的榮譽和公民的尊嚴。父母的斥責,鄰里的鄙視,朋友的冷眼,使他無地自容,只能像狼一樣,成天躲在森林里,甚至學會了狼嚎。他的妻子也在極端羞愧中自殺。安德列在毀譽下“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人的榮譽心有三種境界,一是講奉獻,把祖國和軍隊的榮譽放在第一位,不斷為祖國和軍隊爭光,這是最高的境界。二是講大局,為集體的發(fā)展進步作貢獻,自覺維護集體利益,自覺維護上級的威信,自覺做好本職工作。三是講人格,以奮斗求生存,以良好的形象和事業(yè)的成功征服人,以此來確定人生的地位。實踐證明,有作為才有地位,有成績才有名利,有貢獻才有榮譽。我們每個領導干部只有把“為國家爭榮譽,為單位爭發(fā)展,為個人爭出路”三個方面擰成一股勁,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軍隊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才會在為祖國和軍隊爭光的同時,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鬃诱f:“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不朽之譽獨存于德。只有懂得羞恥的領導,才懂得如何珍惜榮譽。缺少道德的支柱,缺少精神的支柱,是不可能獲得榮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