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對衰老原因的認識有四大觀點:
——腎虛衰老說
衰老因于腎虛,這是《黃帝內經(jīng)》的觀點?!饵S帝內經(jīng)》認為人的生、長、壯、老、已與腎氣的盛衰有密切關系,從而認為導致衰老的根本原因在于腎的虛衰。
腎虛分為腎陰虛、腎陽虛兩大類。腎陰虛和腎陽虛都可導致衰老,而腎陽虛更易引起衰老。
因為腎是先天之本,五臟之本,所以《黃帝內經(jīng)》認為腎虛是導致衰老的主要根源。
——臟虛衰老說
人體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功能衰退都易導致衰老。
《黃帝內經(jīng)》認為40歲以后,每隔10年,將有一臟的臟氣衰老,如50歲肝始衰,60歲心始衰,80歲肺始衰等。除腎虛是引起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外,脾虛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又一主要根源,因為脾為后天之本,脾胃虛弱是氣血虛的主要根源,所以保護脾胃也是抗衰老的一項重要措施。
——陰陽失調衰老說
《周易》認為陰陽相互作用是萬事萬物運動的根本,八卦和太極圖都表明,陰陽運動維持著動態(tài)的相對平衡,正常的平衡被破壞就會遭致精氣神失調而產(chǎn)生衰老。
《黃帝內經(jīng)》認為陰陽是萬物生殺的根本(“陰陽者,生殺之本始”),并認為陰陽是生命的根本(“生之本,本于陰陽”)。
所以陰陽平衡則健康長壽,陰陽失衡則生病衰老。
——氣血虛衰老說
中醫(yī)認為氣血充足則健康長壽,氣血虛則生病、衰老,因為氣血是精氣神的根本,五臟六腑之源。
氣血虛衰必然導致五臟六腑功能衰減而出現(xiàn)衰老,所以中醫(yī)十分注重氣血的保養(yǎng)。
其中,血虛更易導致衰老,因為血是氣的根源。氣血俱虛之人,衰老的進程必然會加速。尤其是血瘀導致的血虛之人,衰老的進程更是難以逆轉的。
人為什么會衰老?
女子形體衰老的先兆 ——面衰
女子形體衰老首先表現(xiàn)在面部?!饵S帝內經(jīng)》認為,女子的衰老普遍比男子早5年,從35歲開始,女子的形體衰老就會表現(xiàn)在面部:“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
陽明經(jīng)脈是多氣多血之經(jīng)脈,女子由于經(jīng)、帶、胎、產(chǎn)的原因,氣血的虧虛比較明顯,所以衰老先見于陽明經(jīng)脈,而足陽明經(jīng)脈的循行路線是經(jīng)過面部的,所以女子衰老先兆多先見于面部。
為什么要看面色呢?
因為人的面色是內在臟腑功能狀況的反映,所以看面色可以了解人體臟腑的盛衰。
正常的中國人面色是什么樣的呢?
黃中透紅,明亮潤澤。不過人的面色也會因每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木型人面色偏青,火型人面色偏赤,土型人面色偏黃,金型人面色偏白,水型人面色偏黑。另外,面色也會隨四季有所變化:如春天屬木,人的面色偏青;夏天屬火,人的面色偏紅;長夏屬土,人的面色偏黃;秋天屬金,人的面色偏白;冬天屬水,人的面色偏黑。
各種異常的面色又代表了什么呢?
面青:多有寒,或有瘀;
面黃:多為虛證或濕證;
面白:多是虛證或寒證;
面黑:多為腎虛或寒證;
面赤:常見于熱證。
當然,望色,還必須與切脈和舌診結合起來看。
眼花,是女子衰老的又一先兆,因為女子以血為本,故最易耗傷肝血,肝藏血,目為肝之外竅,所以眼睛開始發(fā)花常常是女子開始衰老的明顯征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