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花事詩詞10首賞讀,一信楝花風(fēng),并做石榴紅
“一信楝花風(fēng),一年春事空。
池荷還揭揭,櫻筍又匆匆。
空嘆時光換,誰知造化工。
盡將枝上色,并作石榴紅?!彼纬鹂冻跸摹?/p>
立夏后的四月稱為孟夏早夏或者初夏,夏風(fēng)剛至,夏花分明,讓我們盤點一下詩中早夏花開,看你知道或看到哪些?
這首詩說的是晚春時節(jié)的楝花開,但楝花花期長,盛花期直接步入初夏。高大舒展的楝樹上團團是紫色的楝花,仿佛云霞堆在樹冠上頭。楝花雖然不艷麗,但是有一種壯觀密集的美,許多人類比丁香。
楝花別有一種清苦濃郁的芬芳,早夏晚間穿行在楝花樹下,那種芬芳是特別的,它讓你想起勞累的父母,田間的農(nóng)民,那些辛苦一生的長輩。
所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特地在先人種植的楝樹下造了一個亭子,在苦香中緬懷自己的祖先,感恩他們的付出蔭澤后世。
丘葵說春天過去了,開到楝花春天就結(jié)束了,實際不然,楝花可以持續(xù)到初夏。
不過丘葵也感嘆造物之美,因為楝花欲謝,最明艷的石榴花已經(jīng)開放。初夏最應(yīng)季節(jié)的花,就是石榴,那是太陽的顏色,是春天最深邃的心情,是人心的艷麗,留給了夏天。
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彼纬抉R光《客中初夏》
山居的四月總是因地不同。尤其是大山里,肯定看不到石榴花,因為石榴不是中國本土原始天然的樹木,是漢朝從阿拉伯等地帶回來的。
初夏的山居風(fēng)清氣爽,抬頭見山,且山色越來越蒼翠。這里盛產(chǎn)什么呢?是葵花。
當(dāng)然這種葵花不是當(dāng)代通稱的向日葵,但是花也是黃色,小苗自古就是蔬菜,長大的黃葵開著黃色明麗的花,有個特點就是喜歡向往的地方,對著太陽開放。
黃葵花大,明凈而艷麗,果實可做香料可入藥。因為生長在山林原野,有別有清麗,往往被稱作道家仙女。
現(xiàn)在的葵有多種顏色,在初夏的園林中常??梢钥吹?。只是大家不知道那是中國傳統(tǒng)的葵菜和葵花。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彼纬瘲钊f里《初夏睡起》
柳樹和楊樹晚春初夏揚花,但這個花不是真正的花而是果絮。當(dāng)代人沒有人覺得柳花或者楊花美,飄花季節(jié)最容易引起過敏和上呼吸道感染。
但是古代人沒有辦法解決柳絮問題,只好和它共生。柳絮和楊花是孩子們的玩伴,如同蒲公英,看到就想摘下來用口吹走。
紅樓夢專門開柳絮社,當(dāng)代人肯定覺得不可思議。我只是看過一次園林柳花和楊花的落絮,在無人之地,有如雪一樣壯觀。
但這種美不合適大多數(shù)奔波的人,因為過敏是一種身心的痛苦。
雪白荼蘼紅寶相,尚攜春色見薰風(fēng)。”宋范成大《初夏三絕呈游子明、王仲顯》
中國地大物博,氣候不一,小氣候比比皆是。晚春荼蘼如果靠近水或者地氣豐腴幽靜的地方,仍舊會有很長的花期。
范成大酷愛田園山水,在早夏時節(jié)也能發(fā)現(xiàn)野外荼蘼和薔薇花,開得如火如荼。有人說紅寶相花是什么花,通常是薔薇科的薔薇花,或類似薔薇的紅色藤蔓花朵。
雖然城里的春天過去,但春色轉(zhuǎn)到野外山林,白居易不也說,桃花在山上四月開嗎?
實際薔薇不必要在山中,它本身就是晚春早夏之花,只是鄉(xiāng)村里更容易看見它蓬勃的生長吧。
“酴醾壓架不勝繁,洗雨吹風(fēng)更可憐。
姑射仙人本仙骨,百花凋盡獨嬋娟?!彼纬瘡堮纭锻泶撼跸陌耸住?/p>
荼蘼在宋朝形成產(chǎn)業(yè),荼蘼果實可以釀酒,荼蘼花有酒香。所以荼蘼廣泛種植,因為花開雪白,和薔薇一樣有一種絢爛原野之美,所以宋朝人多喜歡。
不過這種花后來沒有廣泛種植栽培,又重新回到山野,大約是人們對花的審美有變,喝酒的口味也變了。荼蘼酒說到底還是小眾推高的喝酒品味。
荼蘼也算領(lǐng)了風(fēng)騷三百年,在宋朝的詩詞中到處可以看見它們雪色的在庭院里的風(fēng)光。當(dāng)代人就沒有這么好的眼福,找張真正荼蘼花的圖片都很難。
試把櫻桃薦杯酒,欲將芍藥贈何人。”宋朝戴復(fù)古《初夏》
芍藥晚于牡丹,應(yīng)該屬于夏花。芍藥和牡丹不同,在于它是草本,但它和牡丹一樣花大而艷麗。
詩經(jīng)鄭風(fēng)里的芍藥開在三月的水邊,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先秦時代北方有一段溫暖濕潤的氣候段,而芍藥在濕地絢爛開放。
到了宋朝,溫度逐漸下降,芍藥也就開在了早夏?,F(xiàn)在也如此。芍藥是五月花神。
這個詩人口里吃著櫻桃,手里拿著芍藥,想談一段戀愛,可是春天過去了,佳人在哪里呢?讓人忍俊那種小惘然。
“草滿天涯春已歸。綠槐陰里燕交飛。
一池寒水照薔薇。
枕上北風(fēng)吹夜雨,燈前西院打窗扉。
曉來人盡說添衣?!痹谱 朵较?初夏》
最喜歡的就是一池寒水照薔薇。薔薇最適合的不是籬笆和院墻,而是水邊,因為形成的倒影更加絢爛清麗壯觀。
仿佛西子浣紗照鏡,有一種天然蓬勃的美。當(dāng)水流動著倒影,無數(shù)紅綠在夏天的水面,如同飄動的錦繡。
雖然這個詩人是說自己的孤獨,夏天里還有這樣一場讓人覺得冷的風(fēng)雨,但是薔薇花陪著他,總是一種安慰吧。
三嗅馨香幾欲泣,年時曾食故侯瓜。”宋朝張埴《初夏湖山》
這說的是早夏時候的最美的梔子花。梔子花開6出,如雪凈,卻芬芳,有佛花之稱,又叫同心花,比喻最美最真摯的友誼和冰雪情操。
而且在宋朝梔子花已經(jīng)培養(yǎng)成重瓣的。也就是不止6朵花瓣,而是重重疊疊。作為詩人一定是想到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朋友固守清貧,一起共過寒苦的歲月,結(jié)下梔子花的友誼,但現(xiàn)在呢?
我很不愿意判斷對方已經(jīng)離世,但是這首詩分明了這種感覺。
梔子花開是最馨香的夏日之花,冰雪之美,醉人之香。
“綠樹成陰四月天,紫桐花放石池邊。
風(fēng)光暗換人雙鬢,一別江南二十年?!彼纬屝泻!冻跸目蛻选?/p>
我不太清楚宋朝的僧人是一種怎樣的存在,但是宋朝的僧人很多都有詩詞的才華,在他們的詩里,有離愁,有友誼,有思念父母誠摯的感情,有正常人的喜怒悲傷,有歲月流逝的蒼涼。
比如這個僧人回到江南,看到了初夏仍舊開花的紫桐,居然自己已經(jīng)離開家鄉(xiāng)二十年。
桐樹是很多人的家鄉(xiāng)樹。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我看到的是真正人的情懷,而不是一個僧人。
蔫紅半落生香在,向晚玫瑰架上風(fēng)。”宋朝賀鑄《北園初夏》
雖然玫瑰和薔薇同屬薔薇科,但玫瑰顯然被當(dāng)做樹,且花色比薔薇厚重巨大。
這里的玫瑰是種在庭院窗前,但是開花多而絢爛,還要用架子固定。
玫瑰花比薔薇色深,且芳香,很早就用作食品和化妝品的添加劑,用作女性活血的藥材。
以宋朝人連荼蘼都物盡其用的風(fēng)格,玫瑰花的用處肯定多,只是沒有多少資料流傳。
但是玫瑰種在宋朝的庭院里應(yīng)該是種常態(tài),誰叫它又紅又香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