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人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br>
人,始終都是群居動物,在人生旅途之中,我們離不開朋友的扶持與幫助。
雖然無法選擇與誰相遇,但可以選擇那個與我們相攜走過風雨的人。
擇友之慎重,在于對方的人品。
好的朋友能讓你更優(yōu)秀,品行差的人則會把你拉入深淵。
朋友圈中的這三種人,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最值得交付真心。
厚道的人,看似吃虧,其實最聰明
提及厚道,很多人都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吃虧”的代名詞。
但其實,厚道之人,看似常常吃虧,內(nèi)心實則最聰明。
不去算計的背后,往往蘊藏著誠實善良、高瞻遠矚的大智慧。
相反,一個人大到人生抉擇,小到柴米油鹽,都斤斤計較,看似處事圓滑,維護了自身所得,其實卻輸?shù)袅苏麄€人生。
正如金庸筆下的楊康,雖天資聰穎,為人卻十分狡詐。
他為了自己的利益,經(jīng)常不擇手段,看似時時都能全身而退,最終依舊逃不過中毒身亡的悲慘結局。
《道德經(jīng)》有云:“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strong>
厚道,是一個人最難得的品格,它是一種儒雅的氣度,更是一種高級的雅量。
他們謙讓吃虧的背后,是不斷積攢的人品。
不事事講究,更多地照顧他人的感受,既讓別人如沐春風,也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輕松。
也正因如此,厚道之人,往往更能贏得他人尊敬,也更值得深交。
糊涂的人,看似愚笨,其實最清醒
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這樣一種人:
在和別人相處中,不論事情大小,都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然而越是錙銖必較,越不懂得生活的智慧。
太過計較,心胸常常被堵塞,很容易就在瑣碎的事情中,迷失自我。
就像是《紅樓夢》里的王熙鳳,便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好的例子。
書中的她,內(nèi)可治家訓夫,外可理財掌局,真真一位“脂粉堆里的英雄”。
然而就是這么個看似殺伐果斷之人,卻因為機關算盡,讓自己身心俱疲,終送了卿卿性命。
人生之事,瑣事居多。
很多事情原本就說不清楚,沒有答案。
所謂事事算的清楚,往往是不可自拔的愚笨。
反而是那些看破不說破,樂得糊涂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他們鮮少抱怨,更愿意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
他們豁達通透,懂得為彼此留有空間;
他們遇事隨緣,不強求與任何人的關系。
與這些人相處,無需時常神經(jīng)緊繃,既有隨遇而安的舒適,也有高山流水的共鳴。
讓步的人,看似軟弱,其實走的更遠
在金錢至上的年代,很多人都想盡辦法爭得最大的利益。
可是有一種人,卻好像和周圍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
他們從不爭強好勝,反而與人寬容忍讓,遇事總想要化干戈為玉帛。
有句話說得好:
“進有進的歡喜,退有退的從容,以退為進,不爭才是大爭?!?/strong>
越是有涵養(yǎng)的人,越懂得讓步。
他們心中有強大的自信和充足的底氣,不需要通過逞一時的口舌之快來標榜自己。
更愿意給雙方余地,用更理智的辦法解決沖突。
正如“三尺巷”故事中所言:“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strong>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摩擦。
若凡事都要爭得面紅耳赤,爭得聲嘶力竭,即使爭出勝負,又有何意義?
爭來爭去最后只是兩敗俱傷,不歡而散。
事極必反,學會不與他人爭長短,只守心中一席地,才走得更遠。
生命這份禮物,不要浪費,活著開心才是最大的成功。
與其做身心俱疲的聰明人,不如做云淡風輕的愚笨之人。
厚道的人,看似吃虧,實則聰明智慧;
糊涂的人,看似愚笨,實則豁達清醒;
讓步的人,看似軟弱,實則高瞻遠矚。
人生長遠,他們才真正均蘊含著最高級的人生智慧。
和這樣的人交朋友,既能輕松相處,又能得其影響,漸漸從繁雜生活中得到解脫。
學其態(tài)度,交其境界,與其為伍,自能守得云開,清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