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究竟是什么?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相信,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清。
在古代詩詞中,不乏思考人生的詩人,在他們筆下也不乏很多思考人生,道盡人生真諦的詩句。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作為當(dāng)時歷史的親歷者是最有資格去思考當(dāng)時的社會,去理解感悟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下人的生活狀態(tài)的,尤其是當(dāng)詩人們步入中年、老年,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必然有比一般人更為敏銳的觀察,因此,這樣的思考更加的頻繁,也更加的深刻,更加的發(fā)人深省。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首詩,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詩人將自己的一生所感全部寫到了詩中,用筆端的詩句抒發(fā)著自己內(nèi)心的感悟,讓我們讀來頗有收獲: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這首詞,僅用開頭的12個字“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就道盡了人生的事事無常和世態(tài)炎涼,可謂是一點即中要害。這首詞在文學(xué)圈內(nèi)明度很高,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詩人將自己一生對人生的感觸全部凝聚在了這短短兩行詩中,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朱敦儒,洛陽人。歷任兵部郎中、兩浙東路提點刑獄的官職,一生被罷官兩次,退休后住在了嘉禾。
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被第二次罷免,那個時候南宋偏安一隅,家國破碎,朱敦儒被迫致仕回到嘉禾,當(dāng)時的朱敦儒已是七、八十歲的高齡了。
經(jīng)過一生波折的朱敦儒,剛開始就道出了人生的本質(zhì):“如春夢”,人生看似漫長,其實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如同做了一場夢,夢中的事情已經(jīng)過去,還去計較它干什么!放開吧,放開就好了,波折是免不了的,坎坷是少不了的,爭執(zhí)更是常客;
“似秋云”,這樣的人情社會是同樣的非常淡薄,經(jīng)不起時間的磨練,它就好像秋天天空中那一朵朵薄云,又薄又涼,表面看上去旖旎至極,可實際上呢,卻連微風(fēng)都承受不起,風(fēng)來即散。
僅在開頭就采用了兩個恰到好處的比喻,:春夢和秋云,形容極為貼切,也極為深刻,讀來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尤其是當(dāng)下的中年人、老年人看來更是有切身的體會。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朱敦儒在嘆其生命短暫、人生多舛之時,也嘆其世態(tài)炎涼、人心不古啊!
回想起來呀,也沒法計較了,自己已經(jīng)行將就木,再沒有心思去算計了,否則除了“苦勞心”以外沒有任何好處,最后還不是一場空嗎?
那種無奈之情溢于言表。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有來有去,有因有果的,不由得不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啊!詩人通過這一句話告訴我們,既然人情紙薄,事事注定,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只要經(jīng)歷過這世間的種種,就夠了,有些事情本無必要去過于計較。
在宋詞中,酒是絕對不可少的一樣寄情于物的載體,很多詩人詞人都會將自己一生的憤懣、壓抑的感受付諸到酒中,朱敦儒也不例外。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阻擋不了現(xiàn)在也無法預(yù)知未來,那就拿起酒來仰頭喝下這杯美酒,欣賞一下身前剛剛綻放的小花,在這酒醉中尋找那久違的快樂,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壓抑、無奈的上闕詞,詞鋒一轉(zhuǎn),瞬間感覺人生有了快樂的機會,只不過是通過酒醉來實現(xiàn)的!
雖然快樂總是短暫的,但為何不去把握這轉(zhuǎn)瞬即逝的快樂,否則,人世間將只剩下悲傷,這也是作者在經(jīng)歷過幾十年的多坎坷的人生后,對生命感悟!
可是,快樂過后的明天又會如何呢,天道無常,瞬即陷入了更深的嘆息。明天會怎樣?你我誰都說不清楚。這種看似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其實也是詞人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
朱敦儒的這首詞無疑是宋詞里的一流作品,他對人生的感悟非常深刻,字字讀來感人至深,尤其是開頭的“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12個字到底多少世態(tài)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