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模式 01.
我們常說,勤勞是美德,人勤春來早,一勤天下無難事。反正意思都是說“勤勞”沒有錯,的確,勤勞的人即使一時窮困,也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掙來殷實,至少也能衣食無憂小康生活。
但是在婚姻中,女人若是太勤勞,卻未必就能過得好。當(dāng)然,這也不是說讓女人都變懶,那樣家務(wù)啥也不做,也不收拾,也不工作,可是不行的。
這里說的一個重點,需要女人懂得一個尺度,做好了,在婚姻生活中就游刃有余,相對輕松一些。要不然,一個人可能累死累活,也未必得到家人的感恩感激和認(rèn)可。
比如說,一個女人從頭到尾包了家里所有家務(wù),而且還上班,還接送孩子。長此以往,她若有天累了不想做了,家人都會覺得是她的錯。
家人這時候要是做一次家務(wù),就好像是為她分擔(dān),是替她幫忙。而且那些收拾打掃的活,有時候做了就不見了,要不是有心人,就會覺得:不過是做飯收拾,有多難?
一旦家里人都有了這種想法,那么這個女人可就有得累了,而且還得不到多少體諒,也不會覺得她有多勤快,只是覺得一切都理所當(dāng)然。
大圖模式 02.
網(wǎng)友影子說,當(dāng)初她結(jié)婚的時候,就是一個特別能干好強的女人,跟公婆住在一起,她嫌男人做什么笨手笨腳,看著著急,公婆也一樣。
所以家務(wù)自己干,自己收拾打掃,自己做飯,錢也自己掙,而且還不比老公掙得少,孩子也自己帶,怕別人帶不好。
反正她一天像個螺旋一樣不停頓,全心全意為家里付出,做什么都干脆利落,又快又好。而家里所有人都覺得窗明幾凈是天然的,是自然的,是不奇怪的。
飯是按時做好的,碗是有人洗的。而且覺得反正也都耽誤不了多少時間,總之,影子做的久了,一切便理所當(dāng)然。
有時候她晚上下班回來晚了,看屋子亂,實在不想動,卻強迫癥一樣看不下去,還是要收拾,擦地搞衛(wèi)生。
時間其實也不多,所以平時經(jīng)常很早起來搞衛(wèi)生,或者晚上很晚還在搞衛(wèi)生,洗衣服之類的。
有一次她在那忙來忙去,覺得自己有點暈,扶著桌子站著沒動,好一會也沒人問她一聲。她回頭一看,公公婆婆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吃瓜子,孩子睡著了,老公在玩游戲……
沒人在意她在干什么或累不累,仿佛她根本就喜歡做這些事,一點也不累。到晚上上床時,她覺得自己腰都直不起來了。
大圖模式 03.
那時候,她還沒有怨言,還覺得一個家庭,一個女人,總得要付出,給家人一個好的環(huán)境。
然而有一次過春節(jié),她實在很累了,婆婆卻催她去做飯,當(dāng)時她有點情緒,就說:“你去做一下吧,我累了……”
結(jié)果正在玩游戲的老公不滿意了,嘟囔說:“你一天干啥了,就累了,大過年不去做飯,還讓老年人去做,你啥意思?”
影子那會人不舒服,心情也不好,于是就跟老公吵起來了,沒有一個人站在她一邊,都覺得她是在找事。那一刻她才明白,這一家人把自己當(dāng)成了外人。
老公也是如此,他永遠(yuǎn)跟他父母站在一條線上,三個人攻擊自己一個,而孩子還小,還不懂事。
于是她就顯得孤零零的,老公動不動吼她說:“你是晚輩,要知道我爸媽多不容易,多體諒一下,不要以為你做了點家務(wù)就不得了了……”
老公的父母聽到這樣的話,自然是很感動的,可是在影子聽來,自己就像是這個家的保姆一樣。
多年來只要她在家,公婆就從沒做過飯,從沒收拾過屋子,也從沒帶過孩子,反正只要她在,一切大小的活都是等著她的。
大圖模式 04.
那一瞬間,影子覺得自己需要做出改變,她不再吵吵鬧鬧或抱怨,而是想著如何扭轉(zhuǎn)這個生活形態(tài)。她也不想離婚,兒子乖巧,也依賴父母,她不想打破這一切。
只是自那之后,她下班一回家就喊累,還經(jīng)常對老公半撒嬌地說:“你回來了有你爸媽心疼你,我沒人疼,得你來疼……”
她發(fā)現(xiàn),這一招還是有用的,她只要不管老公做的好不好,而且一個勁夸他做的好,她就可以少做甚至不做許多家務(wù)了。
偶爾老公也抱怨,說自己上了一天班,回來還有這么多事……
影子就會回懟他說:“你才累幾天,我可是累了許多年,你現(xiàn)在知道我這些年怎么過來的了嗎?”老公聽了,好像也說不出話來。
對于公婆,影子的態(tài)度也改變了些,不向從前那么周到殷勤了,有事說事,沒事就以禮相待。然后她發(fā)現(xiàn),自從自己懂得“懶一點”之后,好過多了。
有時候家里亂一點臟一點,她也忍住要去收拾的沖動,實在看不下去,就想辦法督促老公心甘情愿地去做。老公一做一累,婆婆看不下去,也會去幫忙。
大圖模式 05.
不得不說,這個影子還是有辦法的,只是她醒悟的可能有點晚,原本可以一家人分擔(dān)的家務(wù)事,一個人做了許多年。
最關(guān)鍵一個問題就在于她們都是那種有點“強迫癥”一樣的好強女人,以為自己不會倒下,做什么事都不覺得麻煩和累,以勤勞為習(xí)慣。
看別人做不好,就著急自己直接上手。這樣的人,活得最累,因為嫌別人做得不好,只能樣樣都自己來。
久而久之,大家就察覺不到她的累,以為她根本就習(xí)慣了,就像機器人一般。這樣大包大攬,累的當(dāng)然是自己,只是她不習(xí)慣喊累,不想矯情。
如果有一天做的不夠好,或者不做了,大家就覺得她不夠好了,變了,就反過來指責(zé)她了。
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做家務(wù)的女人,或者做不好看著很萌很柔弱的女人,哪天偶爾做了一下,就會被夸勤快懂事。
可是逆來順受的那一類,常常被當(dāng)成理應(yīng)如此,并且沒啥特別的,若哪天有點不順,不利落,不勤快,就變成了懶惰不賢惠了。
大概“一碗米養(yǎng)恩人,一擔(dān)米養(yǎng)仇人”說的也是類似的理,所以不管你在哪個位置上,哪個立場角色上,都不要讓自己的付出變成別人眼中的理所當(dāng)然,或者無足輕重。
大圖模式 06.
至少要讓他們明白你的付出不容易,不簡單,不輕松,也要讓他們知道你付出了多少,如果你不付出了,會有多大的變化。
不然有時候人們會忽略你的付出,看不見你的付出,甚至覺得你是自己喜歡付出,跟他們無關(guān)。
其實我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心理,那個輕易不付出的人付出一下,有時就會讓人眼前一亮,若是一開始就默默無聞一直在付出的人,反而被忽略了。
所以做為一個女人,在一個家庭中付出是應(yīng)該的,但也要家人們懂得你付出了多少,并且心有感恩,有體諒,有分擔(dān)的意識。
要不時間長了,你做的再多,也不過是感動了自己,滿足了自己的“強迫癥”一般。到時候再覺得委屈,反而會讓人覺得你變了。
倒不如一開始就適可而止,調(diào)動大家的積極性,一起經(jīng)營維護一個家的運轉(zhuǎn)。
這樣的“偷懶”,不是狡猾,而是讓家里所有人都參與家事,都明白一個家庭的和諧幸福,需要一起來分擔(dān)。這樣自然也更長久,更有利于婚姻生活的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