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紅樓,看到的是賈家大觀園中的兒女情長。
再看紅樓滿是人情世故,世態(tài)炎涼。
多看紅樓就剩下真假虛無與人生之間的道悟。
先來說說第一境界。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言情小說,但是他不單單只是一本言情小說。首先,最感人的自然是寶黛之間的愛情,他們兩個既是情人也是知己。寶玉不愛科舉,黛玉從未勸過他走仕途經(jīng)濟。相比較史湘云薛寶釵而言,黛玉更懂得寶玉的離經(jīng)叛道。
最不起眼的莫過于大觀園中的丫頭,但是他們也同樣有愛情。比如迎春的大丫頭,司棋。司棋和她的表哥潘又安相愛,兩人在大觀園里相會。司棋是個勇敢的人,她不同于其他逆來順受的丫頭,勇于去追尋自己的愛情。但是后來卻被鴛鴦撞破,潘又安嚇得逃跑了。從潘又安的逃跑可以看出來,這注定是一場愛情悲劇。司棋愛的人沒有擔當。雖然鴛鴦沒有告發(fā),但是最后還是東窗事發(fā)被逐出了賈府。因為母親的不成全兩人亦是雙雙殉情。
此乃紅樓一境也。
再來說第二境界,看出人情世故,世態(tài)炎涼。且來說說別人認為最無害并且是最慈祥的賈母。她也沒有看起來的那么無害。比如在寶黛的婚事上,她就是絕對的力挺者。原因雖然有她對黛玉甚至是賈敏的寵愛,當然也有她的政治目的。黛玉和賈母的血緣是最親的。寶玉是賈家繼承人的人選了,那么寶黛成婚無疑是賈母在權利上更有掌控力。
再來說賈母的語言功夫,王夫人和薛姨媽變著法子叫賈母夸寶釵。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里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那么她說的家里四個丫頭應該就是元迎探惜??墒呛苊黠@的寶釵選秀的時候已經(jīng)落選了,元春又成了后宮的貴妃。怎么能比元春還好呢?這話看起來是在夸寶釵,實則是在諷刺寶釵選秀實力。敲打薛姨媽和王夫人,不要對金玉良緣抱著念想。
此乃紅樓二境也。
再說三境,就有些宿命虛無之感了。先說說曹雪芹寫紅樓的手法吧。草蛇灰線,伏原千里,暗示性極強。這就是紅樓的一大特點——讖語。
讖語是通過一些事情以及他們所做的詩詞來暗示他們的日后。這樣就給文章平添了幾分宿命感。黛玉為了還淚來到人間,她就是帶著宿命來的。所以一開始就注定了她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結(jié)局。
除了宿命感,還有就是虛無感。這就有些像佛家的參禪。太虛幻境里有副對聯(lián)是我一直最鐘愛的兩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闭婕匐y辨,有無相生。賈家確實身為四大家族繁榮一時,但是最后的結(jié)果還是“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
江南有處甄家,其中里有一個甄寶玉。他和賈寶玉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只是最后兩個人卻成為了不同的人。甄家可以說是賈家的一個影射,同時也有當年曹家的風范,比如四次接駕。而甄寶玉沒有像賈寶玉一樣潦倒到底,最后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走了仕途經(jīng)濟,故而甄家結(jié)局不差。也正是曹雪芹對當年自己如果沒有一直潦倒不通事務,最后家族結(jié)局的假想。
雖然甄家沒有像賈家一樣茫茫大地真干凈。但是也在太虛幻境中點明“假作真時真亦假”甄家即是“假”,賈家即是“真”。賈家正是可以用形容王熙鳳的話來形容賈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p>
看清人生繁華功名,不要執(zhí)迷于世俗。懂得聚散之間的道理。
此乃紅樓三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