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歌練習中,如何做到從發(fā)假聲而獲得頭聲?需要怎么樣的發(fā)聲方法呢?要做到從假聲獲得頭聲,那么首先必須了解什么是頭聲,什么是假聲。
所謂頭聲歌唱,就是以頭聲為主的歌唱發(fā)聲方法。這就是說,無論唱高聲區(qū)或低聲區(qū)的音,都應以頭聲的方法來歌唱。
如何理解和辨別頭聲呢?當然,主要應靠聽覺來辨別。試用“u”和“a”(漢語拼音發(fā)音)在同音高上先唱“u”再唱“a”是就會明白,“u”這個字是容易獲得頭聲的。
人的嗓音可分為三層:最高層是“假聲”,中間層是“咽聲”,最底層是“真聲”。由于“假聲”位置最高,因此,有人認為“假聲”既“頭聲”,這是不無道理的。“真聲”的發(fā)生位置較低,音域狹窄,完全用真聲來唱歌,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認為,以“假聲”為主,“真、假聲”相結(jié)合的方法較為理想。
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唱得輕一點、柔一點、暗一點、直一點便可。堅定不移地做到“輕、柔、暗、直”的歌唱,就能達到用假聲獲得頭聲歌唱的發(fā)聲方法。先做到這一點,然后逐漸加入真聲,達到以假聲為主,真聲、假聲糅在一起的聲音的目的。
輕聲的歌唱,并非是松垮無力的歌唱。而應該是積極主動的,有氣息支持的狀態(tài)來唱輕聲。否則,訓練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