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故事,由小鵲報信,引來寶玉披衣夜讀,芳官驚叫,晴雯亂出主意,寶玉裝病,賈母查賭,因此惹出香囊、金鳳等一系列是非,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波又一波,為后續(xù)故事中的迎春、晴雯、司棋等人物悲慘命運(yùn)的描述,起到了前因后果的作用。
趙姨娘的丫頭小鵲,誤聽了賈政與趙姨娘的談話,只因聽到有“寶玉” 二字 不知什么原因,卻向?qū)氂窀婷埽ㄊ怯懞脤氂襁€是怕寶玉再次挨打?難道她不懼怕趙姨娘?卻令人疑惑)“寶玉聽了這話,便如孫大圣聽見緊箍咒一般,登時四肢五內(nèi)一起都不自在起來?!毕雭硐肴?,只好披衣夜讀,使得一房丫頭們不能入睡,忽又聽得金星玻璃(即芳官)驚叫“不好了,一個人從墻上跳下來了!”晴雯因見寶玉讀書苦惱,生出一計,叫寶玉裝病,,正中寶玉心懷。寶玉受到驚嚇,驚動了賈母,細(xì)查原因,決定查賭。很快查出“原來這三個大頭家,一個就是林之孝的兩姨親家,一個就是園內(nèi)廚房內(nèi)柳家媳婦之妹,一個就是迎春之乳母。”賈母不顧黛玉、寶釵、探春等人求情,嚴(yán)厲處罰了參賭人員,“骰子、牌一併燒毀,所有錢入官,分散與眾人,將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攆出,總不許再入;從者每人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錢,撥入圊廁行內(nèi)?!辟Z母的查賭說明了賈府內(nèi)部存在很多管理混亂的漏洞,賈母的威嚴(yán)依在,但仍然挽救不了賈府腐朽衰落的局面。
“癡丫頭誤拾繍春囊”是本回中穿插一個故事,賈母的一個干粗活的的丫頭,“性心愚頑,一無知識”故起名為“獃大姐”(傻大姐),也有的叫“癡丫頭”,賈母喜歡她爽利便捷,出言發(fā)笑,大家也就無所顧忌,也不苛責(zé)。一天,她在山石背后游玩時拾得了一個五彩繍香囊,有兩個裸體人相報,正準(zhǔn)備拿去給賈母看,遇見了邢夫人,邢夫人一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連哄帶嚇,要傻大姐不許告訴任何人。邢夫人要將這一穢物作為有傷風(fēng)化的把柄,用于維護(hù)封建正統(tǒng)地位,她雖沒有聲張,“心內(nèi)十分罕異”“且不形於聲色,且來至迎春室中。”
后半回主要寫迎春,可謂“迎春正傳”這一節(jié)把她懦弱的性格寫的入木三分。賈迎春,是賈府中的二小姐,或稱二姑娘,是榮府大老爺賈赦與一位姨娘(小老婆)所生,因此是庶出,且生母早死。她美麗善良,但是天性懦弱,更乏才情,對周圍的一切,不聞不問,木然處之,人稱“二木頭”。所謂“二木頭”,用小廝興兒的話來解釋就是“戳一針也不知噯吆一聲”的人。迎春的奶母聚賭,迎春自然“心中不自在”更增加了自卑的壓力,邢夫人來到后說起此事,又說了一大段無頭無尾的埋怨話。邢夫人的話引起了纍金鳳之事,丫鬟繍橘認(rèn)為是她的奶母拿去典了銀子放頭兒的,迎春明明知道卻不肯追問。繍橘要將此事回了二奶奶,迎春不許,認(rèn)為“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事?”后來乳母之媳王住媳婦求迎春去討情,迎春婉言拒絕。王住媳婦承認(rèn)是奶奶暫借去了金鳳,要繍橘不要生事,繍橘說贖金鳳和討情是兩碼事。王住媳婦無話可說,于是向繍橘亂發(fā)話,迎春聽見她的話中含有邢夫人之私意,忙止到:“我也不要那鳳了”繍橘又氣又急。恰巧寶釵、黛玉、寶琴、探春來看迎春,探春責(zé)問了王住媳婦:“誰和奴才要錢了?”迎春忙制止。探春的幾句話使王住媳婦不得脫身,又暗示丫鬟待書出去了,實(shí)際是請平兒來處理,探春一一說出王住兒家的罪狀,探春是在為迎春說話也是在為自己和四姑娘說話,平兒自然知道話中的分量,想征求一下迎春的意見,哪知迎春只和寶釵閱《感應(yīng)篇》故事,根本未聽探春和平兒的談話,最后說出不痛不癢的幾句話:“任憑你們處治,我總不知道?!庇旱呐橙醯男愿褚呀?jīng)充分表露。后人評曰:【迎春雖懦,而平素以安靜為主,遇事以寬厚為主,又極知大體······真是大賢大孝······】(桐畫鳳閣本陳其泰評本)【迎春懦弱,半因性成,半為《感應(yīng)篇》所誤】(美·浦安迪編《紅樓夢批語偏全》劉履芬本)一個不惹是非的好人,命運(yùn)卻十分悲慘。
注:《太上感應(yīng)篇》是道教的經(jīng)典之一,被收錄在《道藏》中,宋朝開始在民間廣泛流傳,其內(nèi)容揭示禍福吉兇的原理,闡明因果報應(yīng),勸世人去惡從善,修身立德,正己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