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黛玉寶釵和湘云,接下來要講的是賈府四姐妹“元迎探惜”。
《紅樓夢》中四大家族,從一個非常龐大的大家族最終變得沒落,家破人亡,而賈府的四位姐妹也是各自遠去,四朵金花逐漸慘敗掉落。
賈元春曹雪芹給元春的判詞為【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怎及初春景,忽兕相逢大夢歸】。元春雖看似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但在宮闈中的孤苦誰人又知?真是“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元春是賈政和王夫人的長女,也是寶玉的姐姐。元春因為賢孝才德,選進宮作女史,不就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為賢德妃。書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元春回賈府省親,賈家為了迎接她來省親,特意蓋了一座省親別墅,即后來的大觀園,這個別墅的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得太過于奢華浪費了。
元春雖然給賈家?guī)砹恕傲一鹋胗?,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nèi),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nèi)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后,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最后無辜的死于政治斗爭。
元春的一生可悲可嘆,他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為了家族的繁榮,她把自己交給了家族,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回頭想來,無論元春是否犧牲自己,家族都無法避免沒落的命運,如果她再自私一些或者更加勇敢一些,她的結(jié)局可能就會不一樣,當(dāng)然,出生于賈府,她無法選擇,進宮做女史,她也無法選擇,有些人的命運從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
賈迎春曹雪芹給迎春的判詞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梁】。
迎春是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猜謎不如姐妹們,在為人處事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辱。后來他的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迎春嫁給了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后才一年,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迎春她自知無力去改變事實,但是又無法逃避生活,于是選擇了隨波逐流,安于現(xiàn)狀,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無論好壞。
賈探春作為賈府的三小姐,賈探春的命運也非常悲慘。判詞中寫道:“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fēng)一夢遙?!?探春是寶玉的同父異母妹妹,她精明能干,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
當(dāng)她面對賈府的大廈將傾的危局時頗有感觸,她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在寶釵幫助下頗有成效。在《紅樓夢》原文第七十一回中,賈府為賈史氏過壽辰時,她被南安太妃看中,被安排“和藩”遠嫁為下一任南安王的王妃,最后發(fā)配邊疆。
探春雖然是庶女,但她卻不甘平庸,更不愿意一輩子抬不起頭,她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女子。探春的抗爭和對命運的不屈服,告訴我們幸運不會從天而降,他人的敬重也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要憑著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去贏得探春,雖然遠嫁為南安王妃又被發(fā)配到邊疆,但總比元春迎春香消玉損的好。
賈惜春惜春的判詞為:“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蓱z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p>
賈惜春是賈府的四小姐,因為她的母親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因為沒有父母的憐愛,便養(yǎng)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huán)入畫,認為只要自己好,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于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jié)局,使他最終產(chǎn)生厭世的念頭,后來不顧家人的反對,出家為尼。
惜春其實是紅樓夢里,一直是個長不大的小姐,但人小心不小,她非常的有主見,絕對不會被人所左右,愛惜自己的名聲,不會主動去招惹是非,更不會讓是非沾上自己。
所以當(dāng)她聽聞應(yīng)付的種種不堪的傳聞時,第一時間選擇的是獨善其身。當(dāng)然,我們不屑于同流合污,或者沒有能力去除污垢的時候,我們能做到,就是能夠讓自己保持清白。哪怕被人說無情也好,絕情也罷,沒有害人害己,只是愛惜自己的名聲,又有什么錯呢?
賈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實都是應(yīng)了曹雪芹的“原應(yīng)嘆息”四字而取名。嘆息的不僅僅是紅樓夢中四大家族的悲慘命運,更是嘆息四位小姐身世的悲慘,嘆息她們命運坎坷,嘆息香消玉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