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栽培技術(shù)
早春,迎春花開,枝條細長、臨風搖擺,花兒金黃,燦爛一片,暗香浮動?;ü诹哑?,黃色,于早春2-3月先葉開花,故名迎春花。
迎春花較耐寒,喜陽光,耐旱但不耐澇。繁殖以分株、壓條、扦插為主。多用來布置花壇,點綴庭院,是重要的早春花木。
【功能主治】 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口腔炎,癰癤腫毒,外陰瘙癢。 花:清熱利尿,解毒。用于發(fā)熱頭痛,小便熱痛,下肢潰瘍。
【用法用量】 葉:2~3錢。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坐浴。 花:1~3錢。外用研粉,調(diào)麻油搽敷患處。
迎春花的栽培技術(shù): 迎春的繁殖可采用分株、壓條、扦插多種方法。分株通常在春、秋季進行,但以早春花芽萌動前為好。壓條或扦插,一般在花謝一周左右進行。壓條時,先在埋土的枝條皮層用刀切割,便于生根。扦插可在溫床進行,亦可直接在露地扦插,選擇2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長度以15厘米至20厘米為宜,將1/3的枝條埋入土中,保持土壤濕潤, 2周至3周即可生根,待幼根由白變?yōu)辄S褐色時,開始移植。移苗初期需用遮陰網(wǎng)或葦簾遮陰5日至7日,成苗率較高。
迎春花水插繁殖: 迎春花,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因其對土壤適應(yīng)能力強,耐旱,株態(tài)生動美觀和耐修剪的生長習性而被廣泛用作園林草坪,庭院觀賞及水土保持的綠化材料。迎春花的根蘗萌發(fā)強,一般的繁殖方法有扦插法和壓條法。但由于此常規(guī)繁殖費時費工,且受諸多條件的限制,經(jīng)過多次試驗,用水作基質(zhì),使插穗在水中生根是一種既簡單易行,又省時省工的方法。
一、水插時間: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冬季水插的容器可放在室內(nèi)向陽處,夏季要注意遮蔭,防止烈日照射,水插時水溫應(yīng)保持在15~20℃,插穗生根快,成活率高。
二、水插插穗:插穗選當年生長健壯,充實,芽眼飽滿的枝條。插穗長度一般為8~12厘米,可留2~4節(jié),從最下一節(jié)的節(jié)下約2毫米處平口剪斷,每10支綁成一扎,插穗上半段的葉片若太多,可適當摘除,以利生根。
三、水插容器:容器為口徑較大的盆或淺廣口瓶或玻璃缸、瓷缸等容器,用前要洗干凈。
四、水插方法:容器內(nèi)盛清潔的雨水,河水或自來水,深至8/10厘米,然后將綁扎好的插穗排列放進水中,入水深度為4~6厘米。而后把容器放在室外通風、半蔭處,水質(zhì)一定要保持新鮮、潔凈,可隔3~5天換水一次。一般插后20天左右可生出瘤狀的愈合組織,35~40天左右即可長出須根。
五、栽培:當須根長至3~5厘米時,必須及時栽植,注意操作時要細心,不要損傷根系。一般栽后遮蔭處理10天左右,即可進行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