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杜甫:一個堅定的反精致利己主義者

          木心小時候跟著母親學(xué)習(xí)杜甫的詩,在母親的講解下,他只覺得寫得真好,還在親戚面前感嘆:

          “寫詩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樣才好說寫詩。”

          惹得親戚長輩哄堂大笑。

          后來,木心年長了,更加理解了杜甫的偉大,他這樣說:

          “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詩會不會有塌下來的樣子?!?/span>

          全唐詩里不缺好詩,傳頌千古的也很多,比如比杜甫稍微年長幾歲的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可像杜甫那樣,自身過得水深火熱,還憂國憂民的人,卻沒有。

          少年的時候,杜甫心在自我,到了青年,心系家族,可是晚年,他心里裝的就不再是一人一家,而是全天下所有的人,哪怕自己窮困潦倒,可他沒有抱怨自己倒霉,而是心憂全天下像他那樣窮困潦倒的人。

          杜甫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絕美的華章,更是一種永不磨滅的精神,他就像一根支柱,站在那里,為“人”字撐起一片天。

          01

          一千多年前,杜甫出生(712年)時,唐朝還未衰敗,盛唐的榮光依舊照耀著杜家的門。

          杜甫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落魄不堪,他也寫過自己的窘迫生活,你以為他出生寒門?

          其實不是,杜甫是名門出生,祖上有大將軍、大詩人、大官,祖父杜審言,是當(dāng)時有名的文人,還是朝廷官員。

          父親雖然官位不高,但好歹拿著朝廷的俸祿,吃著皇糧,超過了百分之九十的讀書人。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是杜甫的幸運(yùn),早年不必為生計所苦,還能有一個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不幸的是,他出生沒多久,母親就去世了,杜甫很長一段時間都跟著姑姑一起生活。

          6歲時,他就有機(jī)會觀看公孫大娘的劍舞,印象深刻。

          9歲時,開始臨摹虞世南的書法,已慣于寫大字。

          12歲時,就有機(jī)會多次聆聽李龜年的歌聲。

          除了學(xué)習(xí),他也像很多小孩子那樣,很調(diào)皮。

          回憶自己的童年,他說: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但調(diào)皮歸調(diào)皮,杜甫也很天才,年紀(jì)輕輕,可他的詩已經(jīng)像熟了的棗子那樣引人注目,洛陽名士崔尚、魏啟心等人見了,都為之驚嘆,說杜甫是班固的再生。

          此時的杜甫,還是翩翩少年,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刈x書學(xué)習(xí),大唐也還是盛世,李白已經(jīng)提著劍游覽了好多名山了。

          0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0歲時,杜甫也開始去游歷了。

          他去了江南,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他像其他文人雅士一樣,欣賞美景,詩意勃發(fā)時就寫寫詩。

          他看了歷經(jīng)時間洗禮依舊無恙的顧愷之的維摩詰壁畫,拜訪了吳王闔閭的墳?zāi)?,也游覽了虎丘的劍池,趕上了荷花盛開的長洲苑。

          他也想乘船訪一訪傳說中的“扶?!?,還去看了李白夢游的天姥山。

          走走停停,他也看到了世事變遷,過去的豪門,許多都衰落在時間里,只剩下后人的感慨。

          可少年就是少年,雖有感慨,但不會感到失望,玩了幾年,杜甫回家參加科考,但他落榜了。

          雖然出師不利,但杜甫并沒有失去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上,他有這個才氣,也不怕家里出不起趕考的路費(fèi),他也鄙視人間的庸俗,看不起汲汲于功名富貴的人。

          落榜后,他到處游歷,春天在邯鄲的叢臺上唱歌,冬天在青州的青丘上打獵。

          他就這樣,一邊打獵,一邊唱歌,一邊寫詩,騎胡馬,拉長弓,箭不虛發(fā)。

          他登了泰山,心中激發(fā)出無限詩情,隨口就吟: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走著走著,杜甫三十而立了,除了薄有詩名,依舊一事無成。

          每個生命原本都是這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后來心中有了牽掛,有了在意的東西,身上就有了擔(dān)子,腳步就變得沉重。

          03

          公元744年,李白已經(jīng)名動天下,歷經(jīng)了貴妃磨墨、力士脫靴的人生高光時刻,又“仰天大笑出門去”,到了洛陽,遇見了一個小迷弟,就是杜甫。

          十幾年前,當(dāng)杜甫在江南游玩的時候,偶像李白正在齊魯大地浪游。

          幾年前,杜甫玩到了齊魯大地,李白又去了江南。

          兩人總是這么擦肩而過,無緣一見。

          直到杜甫33歲,才在洛陽見到了自己的偶像。

          此時的杜甫,雖然已經(jīng)小有才名,但在大詩人李白面前,也只是一個小弟而已,見到李白,杜甫激動不已,成了李白身邊的一個“小跟班”,跟著李白一起玩。

          杜甫原先雖然到處玩,但還是一個腳踏實地的現(xiàn)實主義者,想考取功名,想光宗耀祖,但見到李白之后,杜甫跑偏了。

          李白是游俠,帶著寶劍,求仙訪道。

          于是乎,杜甫也跟著求仙訪道。他還和李白約定,一起去梁州采折傳說中的仙草——瑤草。

          迷弟杜甫,就這樣跟著李白訪名山,游大河。

          游了許久,杜甫才漸漸感到不對,這不是他的夢想,這樣的生活,雖然很爽,但對他來說,總不太對,因為他還想為人民做點事,為國家做點事。

          李白追求個人的自由,追求個性解放,不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活得就像一陣風(fēng),自由得沒有一個人能夠留住。

          可杜甫不行,杜甫總是在不自覺之中,將目光投向人間,看向人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件件充滿煙火氣的事兒。

          求仙訪道一段時間后,杜甫不想繼續(xù)下去了,他要回到“現(xiàn)實”,去長安,去尋找自己的仕途。

          一個自由的生命,讓人喜歡,但那些將目光投向人間,憐憫眾生疾苦的人,卻讓人敬重。

          04

          初到長安,杜甫豪情不退。

          那年除夕,他還在長安的旅館里和人一起歡呼,賭博游戲。

          在仕途上,杜甫不太幸運(yùn),他決心要投身仕途,大唐的政治卻不再清明,而是腐敗不堪了,曾經(jīng)英明神武的玄宗皇帝,正三千寵愛在一身地愛著楊貴妃,沉迷于感官享受。

          上梁不正下梁歪,政治越來越腐敗,朝廷奸臣當(dāng)?shù)?,李林甫大?quán)在握,真正為國做事的人,慘遭打壓,而那些會拍馬屁的人,卻一路坦途。

          杜甫在長安,做官沒機(jī)會,打道回府又不甘心,他羨慕李白那樣的生活方式,卻又不得不告別那樣的生活。

          在長安越久,看到的現(xiàn)實越讓人痛苦,百姓生活苦兮兮的,達(dá)官貴人卻在聲色犬馬之中享受。

          杜甫再次參加朝廷的應(yīng)征考試,再次落榜,那一年,他已經(jīng)36歲了。

          曾經(jīng),他的生活有父親支持,但如今,父親又去世了,沒有父親做后盾,他的生活越來越落魄,甚至到處流浪,一天過得不如一天,為了維持生活,他低聲下氣,做了人家府中的“文人”,專門寫詩供權(quán)貴玩樂。

          這樣的生活,杜甫太不喜歡了。

          他寫: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他也開始看到社會的現(xiàn)實,不得不感慨: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而他杜甫,就是一介儒冠,在長安卑微地活著。

          為了能得到一官半職,杜甫甚至寫詩賦拍玄宗馬屁,分別寫了頌揚(yáng)祭祀玄元皇帝、太廟和天地的三篇賦。

          玄宗讀了,果然大為贊賞,可他畢竟老糊涂了,竟讓李林甫監(jiān)督杜甫考試,李林甫怎么可能讓杜甫如愿呢。

          得到玄宗的贊賞,杜甫雖然聲名大噪,可是在試圖上卻只能徒嘆奈何。

          他絕望地說,仕途沒有多大希望了,以后還是好好寫詩吧。

          可他還是掙扎了一下,又上了兩篇賦,把生活寫得十分貧苦,把自己寫得十分上進(jìn),希望得到任用。

          他也寫詩給當(dāng)權(quán)者,除了歌頌他們,還表明自己的期望。

          很多人欣賞他,卻沒有一個人愿意提拔他。

          仕途不得意,可他看到的是怎樣悲慘的場景?。?/span>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v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沒有男人,一群婦女把地種得亂七八糟的不說,更悲慘的是: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湫湫。

          他看到很多人奢侈的生活后面,是人民的血淚,他痛苦,又難以忍受,于是寫了《麗人行》,控訴諷刺這些人的無恥行徑。

          他自己本來就很苦,但他看到的,不是自己的苦,而是這個世界的疾苦,是人民的疾苦。

          他的目光,從個人身上,轉(zhuǎn)到了人民身上,他沒有抱怨自己生不逢時,而是為人民的慘況痛心疾首。

          05

          杜甫在長安等了十年,都沒有等來一個機(jī)會,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卻越來越懂得了人間疾苦。

          最困難的時候,他領(lǐng)著政府的救濟(jì)糧。

          剛開始他一個人在長安,后來一家人都來了長安,杜甫過得更加窘迫。

          44歲那年,朝廷讓他當(dāng)一個小吏,但杜甫拒絕了,因為當(dāng)這個小吏,就得鞭打人民,他感覺殘忍,與其鞭打別人讓自己舒服一點,不如餓著。

          后來,杜甫作了參軍,任務(wù)就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門禁鎖鑰。

          在就職之前,他去看望在奉先的妻子。

          一路上,人民流離失所,野有餓殍,而達(dá)官貴人卻只顧享樂。

          他悲憤地說: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到家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不滿周歲的小兒子,竟然餓死了。

          刻骨的悲哀充斥著杜甫的內(nèi)心,由己及人,他突然想到,自己尚有一些特權(quán),不用服兵役,也不用交稅,日子尚且過成這樣,其他人呢?他們豈不是更苦!

          他為自己的遭遇悲哀,更為人民感到悲哀。

          自己餓死了兒子,他更懂得了親人餓死的悲哀,他更同情那些水深火熱中的人,他悲憫整個天下。

          回長安工作了一段時間,安祿山打到了洛陽,杜甫被迫逃亡。

          他在難民中間,由于疲勞過度,陷在蓬蒿里走不動了,一起逃亡的同伴回頭,看不到杜甫,回頭找到杜甫,將自己的馬借給杜甫,才救了杜甫一命。

          剛開始一個人逃,找到妻子后,一家人逃,撿野果充饑,女兒餓得哇哇大哭,雷雨天氣,道路泥濘,他們卻一把傘都沒有。

          沒有吃的,遇到朋友就靠朋友接濟(jì)幾頓飯,遇不到朋友就一路餓著,

          生活太苦了,寫的詩也是苦的。

          在《悲陳陶》中,他說: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在《悲青坂》里說: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

          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

          此時,他的詩即是史,他經(jīng)歷的史即是詩。

          他在苦難之中,為這個國家人民的命運(yùn)哀嘆。

          自己苦過,就更懂他人苦,被生活虐待過的人,更渴望光和希望。

          06

          張愛玲說:“亂世的人,沒有真正的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對于杜甫來說,真的是走一步算一步。

          逃亡過程中,又遇到胡人大肆追捕,隨時都會命喪黃泉。

          他哀嘆:

          死去憑誰報?歸來始自憐。

          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

          一年后他還驚魂甫定:

          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

          至今猶破膽,應(yīng)有未招魂!

          逃到鳳翔拜見皇帝時,杜甫穿著兩只麻鞋,衣服破得雙肘都露在外面,跟叫花子沒什么兩樣,他見了皇帝,得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

          左拾遺這個官職,就一芝麻大小的官,但杜甫做官,不混日子,得知不平事,他就要發(fā)聲。

          很快就惹得皇帝憤怒,派顏真卿等人審訊杜甫。

          后在一些人的營救下,被宣告無罪。

          可一看到人民遭難,國家淪陷,杜甫就悲憤不已,一悲憤,就苦大仇深地提醒皇帝,要勵精圖治。

          這樣的杜甫,實在沒法讓皇帝愉快,左拾遺也不是什么要緊的職位,眼不見心不煩,皇帝索性把杜甫打發(fā)回家了。

          沒有馬,沒有車,連好衣服都沒有一件,他徒步回家,一路上所見不是傷兵,就是窮民。

          走了好多時日,才終于走到家,妻子一見他: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孩子一看見他: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fù)卻去。

          第二天一大早,鄰居帶著酒水來看他,一邊倒酒一邊說:

          莫辭酒味薄,黍地?zé)o人耕。

          兵草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心疼這個天下,卻無力回天,只能將心中的悲痛寫成詩,這是他留給后人的。

          07

          757年底,杜甫再次回到長安做左拾遺,和王維、岑參等人并肩出入,一起寫詩唱和,互相恭維。

          可僅僅半年,他又被放逐到華州做司功參軍。

          從此,再也沒有回長安。

          再一次離開長安,他又再次走進(jìn)人民,走進(jìn)那個他無能為力的大時代。

          他經(jīng)過新安、石壕、潼關(guān),所見到的都是老弱病殘,都是水深火熱中的百姓,他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jīng)歷的悲劇,寫成《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他把人民寫進(jìn)詩里,將歷史的苦難寫進(jìn)詩里.

          杜甫苦,也見到了這個世間最苦難的生活,但他并不自怨自艾,他懷著希望,他將看到的苦,化作心中的悲憫,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

          759年夏天,關(guān)內(nèi)大旱,杜甫看到了官吏殘酷地對待百姓,他開始對政治感到失望,他覺得,做一個參軍實在沒有意義,于是辭職了。

          不愿做官了,但是他始終關(guān)懷國事,擔(d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yùn)。

          他在秦州,本打算建一個草堂,常住下去,可是由于窮,建不起。

          此時,杜甫窮得連飯都吃不上。

          他靠賣草藥維持生計,可入不敷出,身體越來越弱,瘧疾又開始肆虐,每隔一日,就發(fā)高度寒熱。

          王國維說:

          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

          杜甫越活越艱難,詩意卻越來越蓬勃,半年多的時間,他流傳下來的詩有一百二十首。

          08

          安史之亂后,杜甫大部分時間都在漂泊,在秦州住了不到四個月,草屋沒有,衣食不能自給,就去成都。

          剛到成都,他寄居寺廟,隨后找了一塊荒地,開始在一棵大樹下蓋草屋。

          表弟給他送來建造費(fèi),他才開始蓋,不然也蓋不起。

          數(shù)月后,草堂落成,他結(jié)束了長久的漂泊,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地方,才可以安安靜靜地享受一下生活。

          他看花草樹木,吐出可愛的句子:

          楊柳枝枝弱,枇杷對對香。——《田舍》

          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端畽懬残闹弧?/p>

          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肚惨庵?/p>

          別人寫雨,不是憂愁就是傷感,他寫雨,寫得還是家國天下。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有一天,狂風(fēng)大作,電閃雷鳴,又下著傾盆大雨,草堂邊上的樹都折斷了枝,屋頂?shù)拿┎荼伙L(fēng)吹走了,屋內(nèi)全是雨水。

          杜甫裹著被子,在雨中瑟瑟發(fā)抖,可即便這樣,他還想著: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在成都,他親手種植草藥,像所有農(nóng)夫一樣,精心呵護(hù)自己的藥草,用心耕耘糧食,日子雖不富,但至少不用四處流亡求生了。

          可是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杜甫的安穩(wěn)生活沒有維持多久,成都就亂了,杜甫再次逃亡。

          他漸漸的也看破了一個真理:

          盜賊本王臣?!队懈形迨字?/p>

          很多所謂的盜賊,都是被逼無奈的人民,那些人也是天子的臣民啊。

          流亡中的杜甫,衣食毫無著落,那些有錢人聽聞他的才名,就熱情相邀,請他吃飽,給他些錢。

          日子就這樣維持下來了。

          這世間,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無力反抗自己的大時代的,只能在時代的潮流里,隨波逐流,或者被時代的浪潮打得東倒西歪。

          09

          逃亡過后,杜甫再次回到草堂,打算繼續(xù)過自己耕種度日的生活,可不久就被推舉為檢校工部員外郎。

          但沒做多久,他不干了,又一次開始了漂泊無依的生活。

          他窮困潦倒,有一年多,他大部分時間只能在船上度過,因為沒錢,住不起房子,小舟在水上飄著,一片蒼涼。

          770年,杜甫在一葉小舟上,過著悲涼窮苦的生活。

          住不上房子,吃不起飯,終日以藜羹度日,衣服到處都是補(bǔ)丁。

          不僅如此,他還病得很嚴(yán)重,吃了藥又汗水涔涔。

          他覺得自己死期快到了。

          可是,他依舊沒有忘記國家的災(zāi)難,沒有忘記受苦的人民:

          戰(zhàn)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那個冬天,冷,冷,冷。

          那時候的杜甫,59歲。

          就在那個船上,杜甫悄然死去。

          杜甫死后,家人無力安葬,只好將他的靈柩放在岳州。

          43年后,他的孫子經(jīng)過很大的努力,才從岳州將杜甫的遺體運(yùn)回首陽山去安葬。

          杜甫最佩服的祖先杜預(yù)和杜審言都安葬在這里。

          在迎回杜甫的路上,遇到了大詩人元稹,元稹為杜甫寫了一篇墓志銘,他說:

          自有詩人以來,沒有像杜甫這樣偉大的。

          10

          杜甫一生,游覽了很多地方,漂泊了很多地方,也流亡到很多地方。

          杜甫死后很多年,有人把杜甫一生的游歷以及流亡線路繪制成一個地圖。

          通過地圖,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杜甫一生去了很多地方,但除了少年時游歷的那些地方之外,他去的所有地方,幾乎都是唐朝偏遠(yuǎn)而窮困的地方。

          為了躲避戰(zhàn)亂,哪里偏遠(yuǎn),他跑向哪里。

          這和李白,完全不同。

          李白雖然一生都在游,但他所游覽的地方,都是富庶之地,都是名勝古跡。

          和杜甫比起來,李白很幸運(yùn),他所在的時候,是大唐盛世,沒有戰(zhàn)亂,不用逃亡。

          杜甫就比較不幸,出生在盛唐的尾巴上,求取功名的時候,政治已經(jīng)衰敗了,等到中年,又逢戰(zhàn)亂。

          四十歲以后,他的生活大多數(shù)都只有一個字,苦。

          可杜甫卻超脫了這種個人的苦,由己及人,自己苦過了,反而更憐憫眾生。

          錢穆在談杜甫時說:

          我們讀他的詩,無形之中就會受到他極高人格的感召,他的詩不講忠孝,不講道德,只把他日常人生放進(jìn)去,卻沒有一句不是忠孝,沒有一句不是道德,沒有一句不是儒家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

          他的詩背后,站著的就是他這個人。

          11

          在遍地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多讀讀讀杜子美,他會告訴我們,人性最偉大之處,恰恰就在于會憐憫眾生。

          杜甫一生,少年舒適,青年自在,可是中年以后,他苦,簡直苦不堪言。

          他的孩子餓死了,他自己四處流亡,差點喪命,他苦,可是跟他一樣流亡的,還有無數(shù)人,他們跟他一樣,一個人自己苦過,對他人的苦更能感同身受,這是同情。

          他想活得更好一點,但他沒有自私地只想著自己,而是想著天下人,所以他希望國家變好,希望那個大環(huán)境有所變化,他沒有想著獨善其身,否則以他的才氣,不至于會餓死兒子。

          他始終想著的,都不僅僅是自己。

          他的眼光,超越了自己,而落在了眾生身上,眾生苦,即便居廟堂之高,他也苦,眾生樂,即便住在破茅屋,他也樂。

          一個人為自己考慮,這是人性。個人身處苦難之中,想脫離苦難,這是人性,可是個人苦時,想到的是跟自己一樣受苦的人,這是愛。

          這種愛超越了自私的本性,為自己考慮容易,可是如果人人都只為自己考慮,只為自己那個小家考慮,世界就會越來越冷漠自私,就不會有崇高的情感。

          如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到處都是,我們就更應(yīng)該讀讀杜甫,他那崇高的感情,可以凈化人性里面某些自私的東西。

          文|不有趣靈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杜甫傳》:看了杜甫一生的游歷線路圖,我才明白何為人格,何為風(fēng)骨,何為慈悲
          杜甫給李白寫詩15首 李白,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為什么好朋友會慢慢變淡?
          58歲的李白被流放到夜郎,給第三任妻子寫了一首,每一句都很傷感
          我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是誰?答案令我驚訝,快來看吧!
          大唐瘦客——杜甫的精神圖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