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獸首銜璧玉佩
出土于南越王墓主的頭部,用一整塊青玉雕成,屬于裝飾用玉。這件玉佩最主要特點是不對稱。它的整體由一個方形獸頭和一塊谷紋玉璧組成。整件器物采用了鏤空、淺浮雕、線刻三種技法,線條流暢,雕刻精美?,F(xiàn)收藏于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國家一級文物,其歷史價值無法估量。
荷魚朱砂澄泥硯
出自中國明朝時期,該硯呈朱紅色,泥質優(yōu)良,色澤鮮艷,習稱朱砂澄泥。其硯體雕成鯉魚側臥于荷葉上,魚身為硯堂,魚鰭、葉邊翻卷成硯緣,尾、鰭之間的凹槽作為硯。此文物在明代時期就被各高官收藏,是澄泥硯中的杰作。如今為國家一級文物,現(xiàn)藏于天津市博物館。
班簋
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一件蜚聲中外的器物。此簋有4個獸首環(huán)耳,以內卷象鼻為足將簋身懸起,器腹內底銘文多達198字,記述了貴族'班'追隨大貴族'毛公'東征的史實。這件西周中期的文物也被國家列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F(xiàn)藏于首都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虎頭
虎頭為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約公元前2500年—前2200年)時期的玉器,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此器扁方形,正面雕刻虎的面部。五官用減地法凸出,再以淺細陰刻線勾勒出輪廓,凹洞式耳孔,鼻翼兩側刻劃胡須,底邊有寬闊的口部。虎頭兩側橫穿圓形孔,可系佩。是上古時期的宗教文物,也是國家一級文物。
詩帖
《詩帖》是北宋皇帝兼書法家宋徽宗的墨寶。以瘦金體寫成,字體刻意夸大,是傳世徽宗書跡中最大的,行筆更為挺拔剛勁。歷代文人評價宋徽宗說其不是一塊當皇帝的料,但是是一塊做藝術家的料。其發(fā)明的瘦金體至今無人敢稱超越,他的傳世名畫、名帖也非常多而且異常珍貴。
王莽卡尺
王莽代漢稱帝(公元9—23年)期間,為了統(tǒng)一度量衡,命劉歆制造了大批標準量器頒行天下。而王莽發(fā)明的這件量器卻震驚了所有考古家,因為其體型、功能作用與現(xiàn)代游標卡尺非常相近,也可以說這是游標卡尺的原型。這國家一級文物一出土就被認為王莽是穿越者的人認為這是王莽穿越時空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