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轉(zhuǎn)麗
【作者簡介】陳轉(zhuǎn)麗,筆名墨染古韻,陜西蒲城興鎮(zhèn)初級中學(xué)教師,70后,愛好旅游、寫作。有長篇小說《一代紅顏》簽約榕樹下,小小說發(fā)表小小說網(wǎng)站。
【本文由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漫步在大唐西市的街頭,望著眼前一對深情相擁的銅人,他們身后的墻壁上懸掛一面銅鏡。男子風(fēng)骨清瘦,儒雅俊美,女子長裙曳地,長發(fā)珠釵……
我仿佛聽到他們說:“樂昌,我來了,找你來了?!?/p>
“德言,我等你,一直都在等你。”
那時,北朝隋朝已建,且隋文帝雄心壯志,對南朝虎視眈眈。南朝陳國的宣帝去世,兒子陳叔寶繼位??上У氖顷愂鍖毑胖瞧接?,縱欲享樂,做《玉樹后庭花》,整日美人、歌舞相伴,樂昌公主和后來的宣化婦人,是他的兩個妹妹。
樂昌公主,陳叔寶的長妹,能詩文,柔美秀麗,很有主見。在婚配年齡,自己選當年的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婿。這樣的行為,使她的皇帝哥哥所不能理解。貧窮、沒有社會地位的徐德言,怎么能和皇親國戚、名門望族相比?由于陳叔寶整日沉迷酒色,就這么一想而已,也懶得干涉,就隨了妹妹的心愿。
徐德言,江南著名才子,頗具政治才華。樂昌公主與之結(jié)合后,夫婦琴瑟和鳴,夫唱婦隨,羨煞旁人。
一日,樂昌公主和徐德言共議當前國事,面對陳叔寶不思進取、荒淫無道的現(xiàn)實,他們深感一場災(zāi)難不日到達,分離之期不遠。作為皇家女子,必定會被擄走,充宮或被分配給有功之臣。在那個年代,分離之后相見幾乎沒有可能。徐德言想到此,頓時黯然失色,痛心不已。聰明的樂昌公主見此,從梳妝臺上取下每日里整紅妝的銅鏡,一分為二,遞給丈夫一半,說,此生對德言感情不變,若自己被俘虜,去了長安,每年正月十五都會長安街頭賣半塊銅鏡,德言如果到了長安,也以高價賣半塊銅鏡和她相會。
預(yù)料的事情很快就到來,隋朝大將楊素統(tǒng)帥大軍,攻入陳國,勢如破竹,很快拿下。皇家人一律擄走,公主、妃嬪……徐德言作為階下囚被困陳國原地。
到了隋都長安,南昌公主被大將楊素一眼看中,南國這個秀美婉柔的女子,讓楊素放不下了。文帝就把文昌公主賞給他。再說楊素,英武美髯,能詩文,性格豪爽,又給隋朝立了大功,不論從能力、相貌、財富上看,都是世間女子想嫁的白馬王子。然而,樂昌公主進了將軍府,卻日日寡歡,她左右不了世事變化,只能左右自己的思想感情。楊素,在世人眼里或許是英雄,但在聰明有主見的樂昌公主這里,卻是一個陰險污濁之人。
文帝最鐘愛的獨孤皇后去后,隋文帝失魂落魄、溺情而不能自拔,連皇后生前住的仁壽宮也不忍再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國來的另一位陳國公主也長大了。夾縫中求生存,看慣了人的眼色,雖是眉眼如畫,聰明靈秀,卻也小心謹慎,不敢大聲說話喘氣。垂暮之年的隋文帝越來越喜歡這位陳國來的公主,封為陳嬪。
那一日,文帝仁壽宮養(yǎng)病,陳嬪陪侍,恰逢楊廣探病。楊廣見父皇睡著,又見旁邊一絕色女子,欲行不軌……后被文帝知曉后,楊廣干脆和楊素合謀,制造了“仁壽宮變”,文帝的突然死亡,究竟因病還是其他,成了千古之謎。筆者寫到這里,不免想到了李治當年也是通過探父皇病,和武才人眉來眼去,暗通情款,不由感嘆,歷史有時會驚人的相似!
楊廣繼位后,不久,封父親的陳嬪為宣化婦人,樂昌公主和宣化婦人是姐妹,妹妹的事情,做姐姐的樂昌公主如何不知曉?“仁壽宮變”,她認定了楊素的陰險沒品。將軍府的美人過千,樂昌公主如何不知曉,楊素不過對自己只是一時的貪戀。
更何況,她從來沒有忘記銅鏡之約?
第一年正月十五,她派侍奉自己的老婦去街頭高價叫賣,好奇的人過問后,匆匆離去。
第二年正月十五,老婦再高價叫賣,路人無人問津。
在這兩年多的等待里,樂昌公主有過無數(shù)次的猜測。德言遭遇不測?德言負心?最后,她決然排除了第二種猜測。但第一種猜測,讓她傷心欲絕。
楊素的萬般寵愛,卻換不來樂昌公主從心底里流漏出的歡喜。他不解,無數(shù)次詢問,樂昌公主不語,只是更加的客氣、溫順與沉默,讓楊素感到一陣陣走不近的寒冷。
第三年的正月十五,楊素在家召集美人家宴,樂昌公主借身體不適早早離開。樂昌公主吩咐老婦人,照舊在長安街頭高價買半塊銅鏡,所有人都認為,老婦人有神經(jīng)問題。眼瞅著已是黃昏,這時,一落魄書生前來,一把抓住銅鏡,涕淚如雨,顫抖著拿出自己那半塊銅鏡……
那次家宴后,夜晚,楊素來到樂昌公主房間,見她拿一帛書,抱半塊銅鏡,淚水橫流。楊素問起緣故,樂昌公主哭著講了自己與徐德言的銅鏡之約……
楊素聽后,甚為感動,世間男女竟有如此癡情者。自己富貴繁華、名利地位,或不得的感情,那流落街頭的窮小子,卻唾手可得。雖則陰險,卻也爽快的楊素,因一時感動,立即召來徐德言,要給他官職,建府邸。對于這些,樂昌公主一一婉拒。作為皇家女兒,她深知最是無情帝王家,所有的繁華富貴、名利地位,有時瞬間就會帶來災(zāi)難,即使善終,身后也散若煙云。
楊素的行為,成就了一對佳偶,民間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競相追逐他們,樂昌公主和徐德言為避紛擾,隱姓埋名,到處游走,隱居民間。
很多很多年后,徐德言壽終正寢,不久,樂昌公主跟隨而去,他們的合葬墓里有兩快半塊銅鏡。
望著街頭銅制的這對深情男女,我想起了楊廣和宣華夫人。楊廣,最寵愛的是長他一兩歲的蕭后,宣華夫人明白,自己只不過眾多美色中的調(diào)味品。蕭后的非常排擠的手段,隋煬帝的弒父行為,宣華夫人侍二主的無奈……最后,隋煬帝斷送了自己的王朝,宣華夫人抑郁而亡,死時僅僅二十九歲!
最是無情帝王家!
樂昌公主參透了,所以選擇了放棄繁華富貴,和徐德言隱居民間,得以善始善終,壽終正寢,歷時陳、隋、唐三代。
“破鏡重圓”的故事,得以代代相傳!
(繪畫:瀟竹)
《寫乎》微信號hongyu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