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 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 (Yad Vashem )圣經(jīng)希伯來語的意思:我必須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墻內(nèi),有紀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須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
pillar of heroism英雄紀念碑,紀念大屠殺期間的猶太人抵抗者。
雕塑中燃燒著的篝火生生不息地召喚著600萬猶太死難者,地面上是刻著22個納粹集中營名字的石碑。
紀念墻~感恩世界各地在大屠殺中幫助過猶太人的紀念碑。 時任奧地利大使的何鳳山當年不顧危險,經(jīng)他手上簽發(fā)出數(shù)千份的避難簽證,使大批猶太人來到中國得以逃離被屠殺的惡運。
走進兒童館尤為讓人心情沉重,整個館舍一片漆黑,哀沉的聲音回蕩在黑暗中,呼喚著墜落在天際中精靈。。。
館外的樹蔭下孩子們圍坐在老師身邊畫畫學習一片寧靜祥和。 看到這一幕你能深刻的體會到以色列國為什么要強勢的不屈不撓的屹立在阿拉伯世界中!
伯利恒~圣誕大教堂 讓伯利恒這個小鎮(zhèn)出名的原因是耶穌在此出生,對于基督教來說這是一個神圣之地。
被磨的發(fā)亮的大理石臺階見證了絡繹不絕參觀者。每次只能由極少數(shù)的人走下臺階參觀幾分鐘后再換一批,如此不斷循環(huán)。
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銀星表示耶穌出生的具體位置,圣壇上空懸掛著15盞屬于基督教各派并在不同時間點燃的銀制油燈,晝夜不滅地映照著這塊狹小卻牽動10多億基督徒的神圣角落。
橄欖山之所以稱之為圣山,這里集中了萬國大教堂、圣·瑪麗神女教堂、升天教堂以及圣母瑪利亞墓。這里還是猶太人神圣的墓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安葬在橄欖山他們期盼著彌賽亞再次來臨橄欖山使他們得以復活。 1925年,以色列著名的希伯來大學也建在了橄欖山上,并迎來了第一個在此講課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這所大學先后出了八位諾貝爾獎得主。
橄欖山遠眺耶路撒冷老城,遠處那抹黃色閃耀的金頂搶盡了整個老城的風頭。
耶路撒冷~萬國大教堂 這是一座由許多國家資助修建起來的教堂,原名“憂傷教堂”。圣經(jīng)記載這里是耶穌被捕前一夜最后禱告的地方。
這是耶穌生前最后一次匍匐禱告的大石頭,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們也都虔誠的在此禱告,希望得到他們心中的真神的祝福和愛護。
以色列博物館 建于耶路撒冷新城的以色列博物館因收藏著舉世矚目的死海圣經(jīng)古卷而出名,由于耶路撒冷氣候干燥炎熱,為了更好的保存古卷,設計者采取對外墻頂部噴水的物理降溫保濕方法來保持館舍的溫濕度。
館內(nèi)柱體建筑物上保存的死海圣經(jīng)古卷,得以一睹寶卷無比榮幸。
10月9日 耶路撒冷老城 位于老城北側(cè)的大馬士革門是1542年蘇萊曼大帝在二世紀羅馬時代原址上修建的,也是舊城入口處。
錫安門~位于老城南側(cè)的錫安門,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時,以色列攻下錫安門,由約旦手中奪回耶路撒冷老城后才對外開放。城門外滿是坑坑洼洼的彈眼,那都是戰(zhàn)爭的見證。
耶路撒冷老城~苦路 苦路第一站:鞭打教堂。 耶穌在此被比拉多逼迫穿上象征君王的紫袍,頭上帶著用荊棘做的冠冕,用鞭子抽打著他,在心靈和肉體上羞辱他。而后沿著苦路將其送上十字架。
苦路第四站:在此耶穌遇見了母親圣母瑪利亞。在這走向死亡的時刻,母子相遇是一種怎樣的離殤啊。
苦路第七站:耶穌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在這里第二次跌倒。。。
苦路十三站: 耶穌被從十字架抬下后放置在這塊玫瑰色的膏油石板上(也叫涂油禮之石)。這塊石頭被涂滿了沉香等藥材以及瑪利亞的淚水?,F(xiàn)在這里是虔誠信徒們膜拜的地方。
糞門遠眺圣墓大教堂 圣墓大教堂(也叫復活教堂)是耶穌受難、埋葬、復活的地方,這里遍布大量古代遺物。目前由六大教派(羅馬天主教會、希臘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敘利亞正教會、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共同管理。
圣墓大教堂:苦路10~14站 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拍出完整的苦路十四站,還是比較遺憾的。
10月10日 耶路撒冷~圣殿山 圣殿山是圣城中的圣城。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圣地,傳說中猶太先主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與天使摔跤并被賜名“以色列”。 猶太人認為亞當就是用圣殿山的土捏成的。
這里現(xiàn)在坐落的是清真寺院,它是伊斯蘭世界僅次于麥家、麥地那第三大圣地。 聞名世界的巖石圓頂清真寺以他那炫目的金頂無論在清晨還是黃昏,都會在藍天下產(chǎn)生讓人無法拒絕的美。
圣殿山周圍各宗教遺址相互重疊,難分彼此。所以結怨深遠,難以化解。這也是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沖突中最敏感的問題~圣殿山的歸屬問題。
耶路撒冷老城~哭墻(男賓區(qū)) 位于圣殿山腳下的哭墻(西墻)是猶太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園,每逢猶太教節(jié)日都會有大量猶太人來此許愿訴說。
猶太民族是一個高智商的民族,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在圣經(jīng)上抹上蜂蜜,告訴孩子書是甜的,圣經(jīng)是甜的,讓孩子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
9日這天耶路撒冷輕軌站突發(fā)恐怖襲擊事件,老城隨處可見武裝軍人開始進入戒備狀態(tài)。
從耶路撒冷開車約40分鐘到達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 特拉維夫街景(一)(團友朱朱提供)
特拉維夫街景(五) 正是石榴上市時節(jié),街頭到處可以看到這種壓榨石榴汁的商販,一次性中杯大小的果汁兩美元,微酸帶甜口感清爽。
特拉維夫~拉賓紀念廣場 以色列國旗下巨石倒下~1995年11月4日,參加完10萬人和平集會的以色列前總理拉賓被一名猶太青年開槍擊中心臟,這位一生致力于世界和平事業(yè)的老人墜入了塵埃。
腳踩處為槍手位置,正前方為拉賓位置。就是這么近距離的三槍巨人倒下。。。
現(xiàn)場示意圖:1號位為拉賓,10號位為槍手,其余為保鏢位。有點不可思議吧。
為期14天的以色列、約旦行程就要結束了,晚上10點05分我們登上飛往香港的航班啟程回國。當飛機順利降落那一刻機艙里響起掌聲。據(jù)說這是以色列航空的習慣,慶祝飛機平安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