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人人都有,但有脾氣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時發(fā)脾氣。如果你是對的,你沒必要發(fā)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你沒資格發(fā)脾氣。脾氣大不僅傷身,而且也會給自己的生活添絆子。
如果說和氣是在為人生路拔荊棘,那壞脾氣就是往道路上扔磚頭、撒石子,乍一看似乎無所謂,但走在路上難免會被絆個趔趄。
曾國藩早年脾氣并不好,其在京任職期間與不少人發(fā)生過爭執(zhí),也得罪過不少人。曾國藩與他的兩位同鄉(xiāng)鄭小珊、金藻都曾發(fā)生過口角,所為的也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結(jié)果是,“肆口謾罵,忿戾不顧,幾于忘身及親”。
曾國藩也在日記中進行了反思“齟齬之后,人反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問其他?謹記于此,以為切戒。”
在京期間,曾國藩還“好與諸有大名大位者為仇”,致使“諸公貴人見之或引避,至不與同席”,這都為曾國藩在京城的生活蒙上了陰影,不僅影響了其心情還影響了其事業(yè)的發(fā)展。
曾國藩坦言:我往年在外,與官場落落不合,幾至到處荊棘。后來改弦易轍,稍覺相安。
有人覺得自己脾氣差點,無傷大雅。其實很多時候你的失敗往往是從脾氣差開始的,脾氣差的人往往難以與他人合作,且遇事容易沖動,白白浪費機會。
越成功的人心態(tài)越平和,脾氣越好,能力差的人反而脾氣大。
偶爾的壞脾氣確實無傷大雅,如果你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讓壞脾氣控制住了你,那么你可能就會陷入不斷的麻煩中。
好的脾氣是成功的一半,不合時宜的壞脾氣只會讓你在人生路上加速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