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鮑爾萊說:“一個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明白每天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p>
的確如此,你自己身上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于別人來說,根本一點(diǎn)意義都沒有。
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但會阻礙你的成長,還會讓自己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
殊不知,別人眼中的自己,就是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樣子。
自己拼盡了全力,到最后活成曾經(jīng)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01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guān)
熱播劇《她們的名字》劇中有這樣一個劇情:
雷粒參加同學(xué)聚會,與其說是同學(xué)聚會倒不如說是張雯的炫耀大會。
張雯帶著自己的二婚丈夫錢斌前去,炫耀自己嫁了有錢人。
生活總會有像張雯這類的人,她就喜歡在同學(xué)們面前展示自己的生活,豪華的房子、名貴的奢侈品、優(yōu)秀的另一半,甚至有的人寧愿負(fù)債,也要活給別人看。
在別人的眼光中,他們逐漸迷失自己,為了成為別人眼里的樣子,自己早已累得疲憊不堪。
楊絳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你的世界,與他人無關(guān);他人的世界,也與你無關(guān)。
對于別人的世界,不要咸吃蘿卜淡操心。
不用關(guān)注別人的世界,也不用羨慕別人的生活,更沒必要挑剔自己。
不要原本幸福的生活過成了人生賽場,活得疲累不堪。一抬頭,幸福卻在遠(yuǎn)方。
真正成熟的人,早就知道他人只不過是自己生命中匆匆的過客,日子的好與壞都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guān)。
你有你樂此不疲的追求,我有我淡然的幸福。
不在乎他人的評價,不活在別人的嘴里,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與其在別人的世界里患得患失,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娛自樂。
當(dāng)你開始專注于自己世界的時候,你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02 這個世界上, 有喜歡你的人,也有不喜歡你的人
莫言曾經(jīng)說過:“ 這個世界上, 總有喜歡你的人,也總有不喜歡你的人,就像你也總有自己不喜歡的人一樣?!?/p>
不管你怎么做,總有人喜歡你,也有人不喜歡你、挑剔你。
“獲得所有人的喜歡”這個理想很豐滿,但現(xiàn)實(shí)很骨感。
你自以為是的在意,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紡織的幻想。
在你腦海中非常在意的事情,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的內(nèi)耗而已,在別人的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生活是自己的,不必討好,也不必迎合。
自己又不是人民幣,不可能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要想過得幸福,無懼他人的目光,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人的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喜歡你,也有人討厭你。
如果你總是期待得到他人的喜歡,在他人的喜歡中尋找成就感,最終只會成為別人看法的奴隸。
只有擺脫他人目光的牢籠,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堅(jiān)定自己的心,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不管別人是否喜歡我們還是討厭我們,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過好自己的日子。
03 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沒有人能讓所有人滿意
人言可畏,人言真值得那么在意嗎?
從前,有對父子趕著一頭驢進(jìn)城趕集。天氣很熱,父親騎驢,兒子牽著驢走。
此情此景被一位路人看見了,便說:“不孝的兒子,居然讓父親走路,自己騎驢?!?/p>
兒子心中慚愧,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父親騎驢,他牽著驢走。
還沒走多遠(yuǎn),另外一位過路人又說:“這個父親真狠心,居然讓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著?!?/p>
路人此言一出,連忙讓父親上驢,父子二人共同騎驢往前走。
還沒走兩步,一個老太婆見了父子倆共騎一頭驢,便說:“這爺倆的心真夠狠的,那么一頭瘦驢,怎么能禁得住兩個人的重量呢?可憐的驢呀!”
父子二人一聽趕緊下來了,誰也不騎了,干脆走路,驢子也樂得輕松。
但是還是有人指著他們說:“這爺倆都夠蠢的,放著驢子不騎,卻愿意走路。”
父子二人一聽此言,他們已經(jīng)不知應(yīng)該怎樣對待做才是正確的。
真的不必聽別人說些什么,別人不身在其中,所給出的評論都不是客觀的。
太在乎他人的看法,總以為自己很重要,大家會時刻關(guān)注著自己。
有時候別人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在你心中掀起驚天巨浪。
哪怕他們沉默不語,也會讓你整天在猜想別人會如何評價自己。
這種毫無意義的在意,會讓你如鯁在喉,焦慮不安。
然而,事實(shí)的真相卻是:世人都很忙,沒有人會關(guān)注你。
04 寫在最后
人生短暫,當(dāng)我們能夠不畏他人評價,不懼旁人的眼光,就能夠在自己的世界里勇往直前,過好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世界和自己身上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于別人來說,不但不重要,還一點(diǎn)意義都沒有。
千萬不要拼盡了全力,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
生而為人,是為自己而活的,與他人無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