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nóng)村,近年來,雖然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有了不錯的提高,很多村民的收入也增加的不少!但是,誰都會有難事,比如說,子女大了需要買房,買車;生活過的緊巴了,借點錢來維持家里的花銷!這都是很常見的事,有時當家里有難處事,鄰里之間也會前來幫忙,在一些村民看來這都是感情的流露,也不需要打借條!
但是,一碼歸一碼,有時對于債務來說,并非是一朝一夕能還清的,而倘若兩家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就顯得這“借條”的用處了,因此,在我看來,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該清楚明白的就不能有“糊涂賬”,這也是與人交往的一種準則!但是,在我們生活中,由于對于一些規(guī)定不是太熟悉,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借條”的書寫上,往往會忽略以下4點,但,這有可能借出去的錢,很難收回,大家要注意!
①、借給誰,誰借的錢要明晰
眾所周知,這借錢是雙方的一種約定或是一種“合同”,而這張圖片中,問題出現(xiàn)在債主不明!雖然大家心照不宣,但是,一定要白紙黑字的落在紙張上,否則,一定出現(xiàn)了糾紛,這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有可能借出去的錢會收不回來!
②、法律追溯時效不同
在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把“借條”寫成了“欠條”,借條適用于“借貸條款”而欠條則是“買賣條款”,在時效追溯上也不相同,比如說,借條追溯期可達20年,而欠條就很少了,一把是2年!
③、必須用固定稱謂姓名,以身份證為準。
④、借條少“到”,錢難要到!
在農(nóng)村,有時朋友之間出現(xiàn)應急時,需要借錢,這時在借條中“借”和“借到”,缺少一個字,語義就容易出現(xiàn)分歧!“借”是動詞,只是說明向某人去借錢,但是,給沒給不確定!而“借到”則是實實在在的借到錢了!因此,倘若朋友關系惡化,在還款時出現(xiàn)扯皮現(xiàn)象時,少了這個“到”,可能借出去的錢再也收不回來了!
綜上所述,不管是在農(nóng)村還是在城市里,誰都會有張口借錢的可能,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借錢總歸是敏感的話題!曾有人戲言說“朋友要想散,馬上提借錢”!因此,對于雙方來說,更應該熟悉其中的利弊,將其白紙黑字的留下來,也是為了關系的融洽!附標準的借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