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四君子湯首載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原方用人參、白術、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方中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白術苦溫,燥脾補氣;茯苓甘淡,滲濕瀉熱;甘草甘平,補氣健脾
脾胃氣虛在生活中很常見,主要癥狀表現為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脘腹脹滿等,而治療此證的基礎方就是四君子湯,四君子湯首載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四君子湯
組成
人參、白術、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功效
方中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白術苦溫,燥脾補氣;茯苓甘淡,滲濕瀉熱;甘草甘平,補氣健脾。
方義
因四味藥皆為平和之品,溫而不燥,補而不峻,猶如君子有沖和之德、中庸之道;又因男子以氣為主,女子以血為主,該方為補氣代表方,故名為四君子湯。
后世眾多健脾益氣方劑多由四君子湯衍化而來,如大家熟悉的六君子湯、香砂養(yǎng)胃丸、參苓白術散等。但因人參藥性偏溫熱,故后人以相對平和的黨參代替。現代研究表明,此方具有調節(jié)胃腸運動的作用,使處于紊亂狀態(tài)的胃腸分泌、消化、運動及營養(yǎng)功能恢復正常,并能促進胃腸潰瘍的愈合,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居家用法
可將四藥各用10克,與米煮粥;或研粉,加大棗5~10枚,用300毫升水煎湯送服,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平時脾胃虛弱,吃肉食不易消化者,還可以在煮肉時加入,以健運脾胃。
注意
本方藥性偏溫補,故體質壯實及火大的人不宜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