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部電影的立意像《土撥鼠日》,但其實看過本片之后,就會發(fā)現,電影的結構與前者類似,但主題和方向卻不同,確切的說,這一部是上天給你開了一個玩笑,當這“有完沒完”的一切把你一遍遍的折騰之時,你有能力打破桎梏反客為主嗎。
以喜劇為外表,以親情為內核,在這樣的帶有奇幻色彩的結構之下,更能體會到電影的含義。
一位老實巴交的草根中年大叔,范偉以他標志性的憨厚與邋遢中年形象再度演繹了這位叫做“老范”的角色,這位金馬影帝,在大銀幕上扮演過無數形象,但個人最喜歡的,也是范偉演得最好的就是這樣的類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完沒完》的老范有點類似《耳朵大有?!分械耐蹩姑?,后者一臉福相但生活窘迫,遭遇了各種是非。讓人諷刺的是,這部《有完沒完》的老范也是一臉憨厚,卻是另一番對比的姿態(tài)。
四五十歲的人了,整天不務正業(yè),送快遞的小車開得慢悠悠的,到了地方隨手一扔,經常砸爛玻璃。工作到一半跑去看個表演,還弄丟了幾千塊錢的貨物。騙小孩子的棒棒糖找樂子,買個飲料都要賒賬,常蹭吃蹭喝。用句俗話來形容,這就是傳說中的老屌絲,他不是壞人,但整體混日子。但伴隨著電影題材和故事走向的變化,這樣打算投機取巧的人在倒霉愚人節(jié)里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電影終究是一部喜劇片,在喜劇的外衣下升華情感的內核。
個人感覺,這才是最適合范偉的角色。小人物專業(yè)戶,把這個老實本分又要活得“有樣”的中年人詮釋的鮮活生動。
電影的故事不再多言,看過《土撥鼠日》的其實都了解,但為什么說本片與后者主題不同,因為《土撥鼠日》關注的是“珍惜眼前的生活”,比爾·莫瑞飾演的主角無法逃離循環(huán),最終順應生活,珍惜眼前,發(fā)現真愛,才逃離桎梏。而《有完沒完》正好相反,同樣是陷入死循環(huán),但必須要打破,而不是順應。所以本片在模式上與那部佳作,但主題卻是的180度大轉彎。
本片囊括了這類奇幻電影的一貫特質:奇幻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就像主角老范一樣,現實生活百無聊賴,但通過某種背離現實或者超自然的神奇力量作用于她身上,這樣陰差陽錯的喜劇效果的出來了,且電影的喜劇元素,乃是典型的“苦中作樂”,在薛之謙、孔連順等一票明星的襯托之下,在四月一日不斷的重復之中,觀眾也慢慢的跟隨著主角的視角,在“有完沒完”的日子里,頓悟人生和感動,結果都是會改變人物的生活態(tài)度。
大部分喜劇電影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或者調侃,或者共勉。正是因為這種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或者夸張的經歷,使很多觀眾對這樣的題材樂此不疲,算是對平庸現狀的一種寄托。
因此,這部電影表面上重復的故事中。似乎這只是上天對偏重人物的一個玩笑,但是細品起來,這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縮影,老范在故事中如何對待這樣重復的生活,便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拋去電影的奇幻元素,影片用這個夸張的手法向我們預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平淡。我們所經歷的日常生活,幾乎如復印機復印出的一般,天天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永遠的四月一日”嗎?俗話說:人定勝天,關鍵在于你自己,看你用何種態(tài)度來對待它。影片中老范在一次次失敗的人生中,作為百無聊賴的中年人,作為一個失敗的父親,他還可以重新讀檔再來?,F實可就不同了,時光既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