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的通暢對我們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或疾病的影響,人體血氣會運行紊亂,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氣虛血瘀,且二者常是互為因果,即人的氣虛了,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就引起血瘀,血瘀導致臟腑組織得不到營養(yǎng),而功能進一步衰弱,最后合并成氣虛血瘀。
冠心病、腦梗塞、腦缺血、老年性癡呆、慢阻肺都屬于氣血血瘀的嚴重狀態(tài),也是常見的衰老和導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療時,往往只重視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補氣的重要性。
氣虛的癥狀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聲音低怯,容易感冒,飲食量少,血壓低,滿足上述癥狀中的任何一個都屬于氣虛。
血瘀的癥狀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舌質暗紫,斑塊瘀點,面部色斑。
黃芪性甘溫,歸肺經,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之功能,被稱為補氣之長、氣藥之長,在《本草新編》中被稱為補氣圣藥,而在黃芪的眾多功效之中,行氣而活血的功效尤其突出。
如果你有氣虛問題,可以使用玉屏風散進行調理,防風15可,黃芪30克,白術15克研粉泡水,每次6克,一日兩次,主治體虛治汗,反復感冒,過敏性鼻炎等疾病。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補陽還五湯。為理血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也可用作早期預防,補氣通血脈。
黃芪(生)120g,當歸尾6g,赤芍4.5g,地龍、川芎、紅花、桃仁各3g。補陽還五湯,重用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伍,使氣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絡以治標,標本兼顧;且補氣而不壅滯,活血又不傷正。合而用之,則氣旺、瘀消、絡通,諸癥向愈。
最后,專家給我們推薦了一款日??梢院鹊难a氣粥:黃芪桂圓大米粥
做法:
1、黃芪30g泡水半小時,煮水,濾渣
2、黃芪水中加入大米,枸杞,桂圓肉、大棗,熬成粥即可(桂圓與大棗上火者可以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