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飛地——納希切萬
位于歐洲外高加索南部,阿塞拜疆飛地,北鄰亞美尼亞,一小部分國土與土耳其相鄰。阿塞拜疆人占99.5%以上。
7世紀,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吞并此地區(qū),并多次屠殺效忠于拜占庭的亞美尼亞人,納希切萬地區(qū)開始伊斯蘭化。
一戰(zhàn)后,奧斯曼帝國占領了包括納希切萬在內(nèi)的大片領土,并屠殺了上萬亞美尼亞人。
1920年7月,俄蘇維埃政權收復此地區(qū),面對紛擾復雜的民族紛爭,俄共領導人列寧建議納希切萬地區(qū)的歸屬由人民自己公投決定,根據(jù)當時的公投統(tǒng)計,90%的納希切萬人希望與阿塞拜疆合并。此后,納希切萬地區(qū)的民族構成慢慢發(fā)生變化,阿塞拜疆人逐漸占99%以上。
下圖(圖1)——阿塞拜疆本土及納希切萬飛地
1.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烏茲別克飛地
索赫——面積325平方公里,是飛地中面積最大的,大部分是烏茲別克人。
薩沙馬爾丹——面積90平方公里,90%以上為烏茲別克人。
2.在吉爾吉斯斯但的塔吉克斯坦飛地——沃魯特
面積130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大部分為塔吉克人。
下圖(圖2)——中亞飛地
與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相接,隔霍爾木茲海峽與伊朗相望,地處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戰(zhàn)略位置相當重要。
當波斯彎周邊成為世界石油寶庫后,每天有400多萬噸石油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通往世界各地,約占全球石油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年降水量只有300mm左右。
下圖(圖3)——阿曼全圖
東帝汶西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
國土面積包括帝汶島東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歐庫西-安貝諾地區(qū)。
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島。1618年,荷蘭勢力侵入,排擠葡勢力至東部地區(qū)。
1859年,葡、荷兩國瓜分帝汶島。帝汶島東部及歐庫西-安貝諾歸葡,西部并入荷屬東印度(今印尼)。
1975年葡萄牙政府允許東帝汶舉行公民投票,實現(xiàn)民族自決。
1975年12月,印尼出兵東帝汶,并宣布其為印尼的第27個省。
1991年1月,印尼同意東帝汶可以通過全民公決,選擇是否脫離聯(lián)邦,實行自治。結果顯示,78.5%贊成獨立。
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建立,成為本世紀的第一個新生國家。
下圖(圖4)——東帝汶全圖
北部瀕臨南海,東西南三面與馬來西亞接壤,并被分隔為互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
石油和天然氣為其主要經(jīng)濟支柱,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chǎn)量僅次于印尼,位居第2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人均GDP近5萬美元。
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84年1月1日完全獨立。
下圖(圖5)——文萊全圖
其與安哥拉本土被剛果(金)僅有的狹長出??诜指?。
直面大西洋,海岸線長90余公里。首府卡賓達港。屬熱帶雨林氣候,森林茂盛,優(yōu)質(zhì)木材豐富。
19世紀80年代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中,正式劃入葡屬安哥拉。
1975年1月,葡萄牙與安哥拉簽署的阿爾沃協(xié)議規(guī)定,安哥拉于1975年11月11日獨立,且“卡賓達是安哥拉完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下圖(圖6)——安哥拉全圖
位于北美大陸西北端,東與加拿大接壤,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
1799年起屬沙皇俄國。
1867年,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處于上升期的美國。
下圖(圖7)——美國本土及飛地阿拉斯加
位于俄羅斯的最西邊,是俄羅斯聯(lián)邦最小的州,俄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駐地。
原屬德國東普魯士,中心城市哥尼斯堡,曾一度為普魯士王國的首都。二戰(zhàn)后,根據(jù)波茨坦宣言,哥尼斯堡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qū)劃歸蘇聯(lián)版圖,并命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剛剛去世的總理加里寧。隨后,大批俄羅斯人遷入。
1990年3月,立陶宛獨立后,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被分隔,成為了一處飛地。
下圖(圖8)——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