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后經(jīng)常看到父親在房前屋后、田園地頭采集一些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或是枝條,清洗干凈,晾曬后備用。當時只是隱約知道這些都是中藥,但具體有什么功效卻是不得而知。長大后接觸了中醫(yī),才知道原來我們身邊有這么多中藥?;蛘吒_切地說,中藥就來自于我們的日常生活。
接下來,就分享一下那些我們經(jīng)常見到,卻說不出名字的中藥吧。
蒼耳子
1、蒼耳子
味苦、甘、辛,性溫,歸肺、肝經(jīng),發(fā)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主要用 于風寒感冒,鼻淵,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等證。
地黃
2、地黃
生地黃:味甘,性寒,歸心、肝、腎經(jīng),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主要用于熱病舌絳煩 渴,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內(nèi)熱消渴,吐血,衄血,發(fā)斑發(fā)疹。
熟地黃:味甘,微溫,歸心、肝、腎經(jīng),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主要用于用于肝腎陰 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 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
益母草
3、益母草
味苦辛,微寒 , 歸肝、心包、膀胱經(jīng),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主要 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
車前草
4、車前草
味甘,性寒,歸肝腎膀胱,利尿、清熱、明目、祛痰,主要用于小便不通、淋濁、帶下、 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泄瀉、鼻衄、目赤腫痛、喉痹、咳嗽、皮膚潰瘍等。
蒲公英
5、蒲公英
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jīng),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主要用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 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 炎,尿路感染。
馬齒莧
6、馬齒莧
味酸,性寒,歸肝、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主要用于熱毒血痢,癰腫 疔 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野菊花
7、野菊花
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經(jīng),清熱解毒、消腫、涼肝明目,主要用于風熱感冒,高血壓, 肝炎,痢疾。
桑葉
8、桑葉
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jīng),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主要用于風熱感冒、風溫初起、發(fā)熱頭 疼、咳嗽胸痛、肺燥干咳無痰、咽干口渴、肝陽上亢、目赤腫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