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請點擊關注,分享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常識。
脾虛服什么中成藥比較好?答:對證就是好藥。脾虛主要有三種證型,分別是脾氣虛,脾陽虛和脾胃陰虛?,F(xiàn)略述這三種證型的表現(xiàn)癥狀以及藥物的選擇,供大家參考。
脾氣虛是最常見的一種脾虛證型,主要由勞累過度,飲食不節(jié),好食肥甘,過量飲酒損份脾胃,或遇到逆境憂思愁悶等原因造成。也包括先天稟賦不足,身體一向虛弱所致。證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肢體倦怠,少氣懶言,精神萎靡,由于脾虛無力運化,脾氣虛嚴重者會出現(xiàn)脾虛夾濕證,證見肢體浮腫,大便溏稀,面色萎黃或晄白等癥狀。在治法上,應以益氣補脾為主,中成藥首選人參健脾丸,此藥有補脾氣,消食和胃的功效,既可補脾氣,又可助消化,對脾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稀有較的的療效。也可選用歸脾丸,參苓白術散,參芪膏等益氣健脾藥服用。
脾陽虛又稱脾虛寒證,主要是由于脾氣虛進一步發(fā)展所造成,或脾胃本已受損,已比較虛弱,又過食生冷寒涼食物,造成脾陽受損失于溫運,使得陰寒內(nèi)生。證見食少,腹脹腹痛,肢寒畏冷等癥狀脾陽虛治法應以溫補脾陽為主,首選附子理中丸,此藥有溫中健脾的功效,對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泄瀉,手足不溫,有較好的療效。也可選用小建中丸,參芩白術丸調(diào)理。
脾胃陰虛是由于飲食不節(jié),致使脾胃受傷,或本身即是陰虛體質,也有由于生了溫熱病,耗傷了津液,致使脾胃陰受損,失于濡養(yǎng)所致。證見口干唇燥,不思飲食,舌紅少津等陰虛癥狀。中成藥可選陰虛胃痛顆粒,麥味地黃丸等滋陰養(yǎng)胃藥。
以上簡答,如有不足,望評論補充。
謝謝閱讀!(以上圖片,來至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