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分
秋 分
2022年秋分時間
9月23日 09:03:31
農(nóng)歷八月廿八 星期五
秋分代表夏天正式謝幕,秋分過后,由晝長夜短變?yōu)闀兌桃归L,天氣逐漸轉(zhuǎn)涼,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對心臟,血壓和各種慢性病是最大的考驗!
明日秋分
秋分節(jié)氣是已經(jīng)真正進入到秋季的標志。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jié)氣,人們在養(yǎng)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guī)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狀態(tài)。
秋分之后,陣陣秋風襲來,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寒氣很容易侵入人體。這個時節(jié),大家應當注意衣物的增減,同時要注意對肺脾腎的養(yǎng)護,但不要盲目進補,秋分進補要注意一定的原則。
秋分進補的3個原則
飲食宜性平甘溫,少辛多酸
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秋分時節(jié)要注意養(yǎng)肺。但肺喜潤不喜燥,所以秋分季節(jié)不能一味進補。
老郭建議您在飲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等。
另外在秋季最好多吃點酸味兒的食物以養(yǎng)肝,助筋補血。少吃辛味的食物。
飲食宜滋陰益氣,健脾潤燥
過了秋分,人們?nèi)菀壮霈F(xiàn)口干、唇干、咽干、皮膚干燥等癥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在秋分我們的飲食要以健脾潤燥為主,可以多吃點溫熱、有補養(yǎng)作用的粥食。做粥的大米、糯米等主料可以健脾胃、補中氣、瀉秋涼以及防秋燥,同時促進脾胃恢復,為冬藏做準備。
不宜多食過于生冷的食物
秋分之后晝夜溫差加大,如果這時候貪食冷飲、生瓜,會使脾胃機能失常。
秋分養(yǎng)生應該吃什么?
1
鴨肉
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
秋季的鴨肉,肉質(zhì)壯嫩肥美,營養(yǎng)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
同時鴨肉性涼,特別適合體熱易上火者食用。
2
梨子
梨子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個兩個能有效緩解秋燥。
但梨子性偏寒,所以體質(zhì)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最好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過再吃。
3
百合
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脫甲秋水仙堿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秋分滋補佳品。
將百合洗凈,煮熟,放冰糖后冷卻食用,即可清熱潤肺,又能滋補益中。
4
蜂蜜
我國古代是如何對付秋燥的呢?“朝朝鹽水,晚晚蜜湯”,說的就是早晨喝點鹽水,傍晚喝點蜜水,既補充人體水分,又能抵抗衰老,同時還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咳嗽、便秘等癥狀,是秋季最省事又好用的飲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