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則“懸頭告示”,康熙不由一陣噓吁,這是哪個糊涂官貼的告示?被害人身首異處,分明是兇手為逃避罪責所為,可縣衙不去調查案情,卻張貼荒唐的“懸頭告示”。重賞之下必出勇夫,要是有人為得到賞銀而干傷天害理之事怎么辦?那豈非要累及無辜!想到這里,康熙就想進縣衙找縣令讓其撤回這張“懸頭告示”,卻被兩名隨從攔住了。
“萬歲爺切不可去,你初來乍到,人生地疏,那縣令又不認識你,要是有什么閃失,咱奴才可擔當不起呀!”
三豆子和法依和尚極力阻擋,康熙沒法,只好暫在小旅店住下來,可稍作停當他即讓三豆子去打聽這件事的虛實。不長時間,三豆子就跑回來了,一進房間就氣喘吁吁地說:“萬歲爺,大事不好,那張懸頭告示明明寫著一具無頭女尸,至今卻已有兩個女子的頭顱被送進縣衙內了……”
“啊,事情果然如此!”康熙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三豆子,快把詳情說來!”
三豆子就把打聽到的情況一五一十稟告了康熙。原來這吳江縣的縣令名叫吳三貴,因他喜酒貪杯,平日亂斷民案,百姓們背地里送他一個別號:酒糊涂。這樁無頭女尸的命案發(fā)生后,吳縣令既未去現場勘察,也未作任何調查,只是四處張貼告示,聲稱一旦找到那顆頭顱就可查破此案。至今已有一名漁夫和一名樵夫分別進縣衙獻頭顱,并各自得了銀兩走了。
聽完三豆子的敘述,康熙不由怒從心起,天底下竟有如此草菅人命的糊涂官,一條人命案未了,又橫生枝節(jié)引出另一樁人命案,這案中必有蹊蹺!
當夜,康熙和兩名隨從一起小酌商議此案的查破方法。酒過三巡,康熙突然把酒杯一摔,說:“咱三人明天一起去找吳縣令,非把這樁案子弄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