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水
全文共2490字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也大幅度地延長了,人們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逐漸提升到對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老人們也是如此。特別是城鎮(zhèn)里退休了的老人,有錢有閑身體好的,可以更好地安享晚年。
可遺憾的是,人的出生和去世是不能把控的,時常,有的老夫妻中的一個,會先走一步,留下另一個孤零零的。很多有條件的老人,會選擇再找老伴,為此,也會引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表哥的岳父,因為新找了老伴,就引得親戚鄰里議論紛紛。
二〇一九年臘月二十四,表哥的女兒靜怡要出嫁,親戚們都去喝喜酒,等待期間,大家一如既往地開始聊天,聊的都是共同的親戚或熟人,像誰家兒子開公司啦,誰家姑娘找對象啦,誰的媳婦不孝順,哪個姑婆婆姨婆婆日子不好過啦。好的親戚們也跟著高興,不好的只有惋惜,畢竟清官難斷家務(wù)事。
聊得正起勁時,大姨家的女兒,玉英大表姐走過來,說起了一件讓大家都驚訝的事。
大表姐說,表哥的岳父余伯經(jīng)人介紹又找老伴了,找的是個才六十多歲的婆婆。婆婆年輕時在一個單位做小領(lǐng)導(dǎo),能說會道,幾天前還要表嫂給買了一個一萬多的金鐲子。
本來靜怡要出嫁,表嫂又新買了房子,手頭不寬裕,可表嫂孝順,為了讓父親高興,特意找人借了一萬元買的金鐲子。
正說著,余伯和新老伴并肩走過來,只見新老伴中等身高,短發(fā),白白凈凈的臉,看著很干凈利索,而余伯則是一臉舒心的笑容。
為什么余伯的黃昏戀就讓人驚訝呢?這是因為啊,雖然余伯表面看起來很精神,可畢竟也是年近八十的人了,而且,余伯還讓表嫂給新老伴送了大金鐲子,還拿了結(jié)婚證——在我們這個鄉(xiāng)村小鎮(zhèn)上,周圍的熟人中,很少有黃昏戀,更何況還是這么正式的。
余伯年輕的時候,在村里管事,那時候的人對另一半的要求簡單,主要是家世清白,能干農(nóng)活,長相一般就可以了,余伯的妻子王阿姨,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王阿姨身材高大,皮膚黑,一看那樣子就是干農(nóng)活的好把式,結(jié)婚后他們順利地生了兩兒一女,等到孩子們上學(xué)的時候,余伯調(diào)到鎮(zhèn)上派出所來了,全家也理所當(dāng)然地搬了過來。
一家子的日子過得順順利利的,余伯也一路高升,兩個兒子讀書成績好,都考上了好大學(xué),去了外地工作,在外地成了家。
姑娘余末,成績不好,高中畢業(yè)后,就被余伯安排到派出所做臨時工,余伯那時候已經(jīng)是所長了。表哥和余末差不多前后的時間進(jìn)派出所工作,兩年過后,余末成了我們的表嫂。
那個時候,表哥的父親,也就是我家大舅,是鎮(zhèn)上衛(wèi)生院院長,他們的婚姻也算是門當(dāng)戶對的。
余末和表哥婚后又過了幾年,余伯退休了,因為和姑娘女婿一個單位,住房也是門對門的,我們?nèi)ケ砀缂彝?,時常會碰到余伯和王阿姨。
那時候,余伯雖然已經(jīng)退休,可他身板挺直,人精神矍鑠,絲毫看不出已經(jīng)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一個月退休金也有幾千。
當(dāng)時,也時常能看到王阿姨在圍墻邊的菜園子里忙活,她高大的身板已經(jīng)開始佝僂了,在她七十歲那年,我們突然聽到了個不幸的消息,王阿姨突發(fā)急病,去世了。
如此,剩下七十多歲的余伯一個人住在表哥對面的三室一廳的房子里,每餐飯熟了,表嫂都會叫余伯吃飯,每天洗衣服、拖地等家務(wù)活,都由表嫂給他做,表哥和表嫂耐心耐煩地照顧著余伯。
就在大家都以為,余伯會將這樣的日子過到底的時候,突然傳來年近八十的余伯又枯木逢春了,怎能不讓人驚訝呢?
一時之間,不光親戚們知道了,街坊四鄰們也都知道了。余伯在小鎮(zhèn)上工作生活了多年,他的親家也就是我家大舅,還有表哥表嫂,都算是小鎮(zhèn)上的名人,所以此消息一出,大家在茶余飯后都離不開這個話題了。
正當(dāng)人們議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臘月底,Y情開始大爆發(fā)了,我們當(dāng)?shù)匾查_始了F路,到處人心惶惶,都擔(dān)心自己和親人的安危,自顧尚且不暇,余伯和新老伴的黃昏戀,也就沒人再議論了。
期間,我們經(jīng)常和表哥家電話聯(lián)系,知道了他們的生活情況。余伯和新老伴還是住在表哥對面,還是每天在表哥家吃飯,每天表嫂做好了就叫二老過去。
我們都挺佩服表嫂的,要說孝順自己的親生父母,還是有不少的人可以做到,但是孝順一個認(rèn)識不久的繼母,相信好多人是做不到的。
約四個月后,這里的Y情結(jié)束,人們再次見面,都又有了新的話題了,余伯和新老伴平平靜靜地過了一年多,在二〇二一年四月的時候,又傳來消息,余伯因病去世了。很快,這一消息,就像是滾燙的油鍋里,滴了一滴水,“刺啦”一聲,濺向四面八方,人們又開始討論表嫂繼母的去留問題。
有的老年人說,按我們這里的規(guī)矩,拿了結(jié)婚證的,就算是正式結(jié)婚,只要沒有離婚,就是這個屋里的人,是要一直在這個家里直到終老的。
可實際的情況是,他們結(jié)婚才一年多,看這婆婆的樣子,最少還可以活二十年,難道表哥表嫂就這樣照顧著一個只有一年多緣分的繼母二十年嗎?聽著好像也不太合適。要知道,婆婆也是有四個兒子的。短時間內(nèi),都沒有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這事就這樣拖著。
這期間,婆婆一個人住在原來的大房子里,房子在三樓,平時也不出門,她自己做飯吃,表嫂買菜時也會順帶給她買。
前兩天,和表哥打電話時問起這個事情,表哥說已經(jīng)和婆婆的兒子商量好了,婆婆搬出三室一廳的大房子,表嫂給五萬塊錢,另外在離婆婆兒子不遠(yuǎn)的地方,給婆婆買兩間一樓的房子,因為婆婆也是六十多了,住樓上以后不方便,一切辦妥當(dāng)之后,婆婆的兒子將婆婆接走了。
到此,這件事情完全結(jié)束,可是,留給我們的更多的是思考,老年人,特別是像余伯這樣大年紀(jì)的老年人,找了新老伴,自己突然離世后,留下來的那人,續(xù)子女要怎樣對待才能不算違背良心道德呢?才算是合理的呢?
以表哥的續(xù)岳母為例,表哥夫妻倆如果不管她,也說不過去,畢竟二老拿了證,那人是他們名義上的繼母,而且也可能會被人責(zé)罵不孝。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讓老年人找伴也是越來越難了。
如今,鄰居們聊天說起黃昏戀,仍離不開講述余伯和他的后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