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是修行人常備的法器。在佛經(jīng)曾講,文殊菩薩為欲利益諸有情故,以大悲心為大眾解說,數(shù)珠以其材貭不同而得福不一,例如:珍珠珊瑚是“誦掐一遍得福百倍”,木槵子是“得福千倍”,水精〈水晶〉則是“得福萬萬倍”。
木槵子又叫木患子、無患子,也有人叫它肥皂樹。果實(shí)深秋始落,圓圓的一顆顆,取用的應(yīng)該是果肉中的核。這種樹因為在中國經(jīng)常被用作是行道和庭院用樹,所以果實(shí)比較容易得到;還有些修行人仿古風(fēng),拾取木槵子自制成念珠呢!
什么材貭的數(shù)珠得福最多呢?
經(jīng)中有言:“若菩提子為數(shù)珠者?;蛴闷罨虻殖?。數(shù)誦一遍其福無量”,甚至于光是持戴都有福:“若復(fù)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臥所出言語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諸佛誦咒無異,獲福無量”。因此,菩提子成為最廣泛使用的法器之一。
還有許多種可以用做念珠的植物種子,都統(tǒng)稱為菩提子。有些是依產(chǎn)地來命名的,如天臺菩提、天竺菩提等;也有依其紋理來命名的,如星月菩提、鳳眼菩提等。
星月菩提外形是乳黃色〈也有乳白色的〉,菩提子的表面上布有均勻的黑點(diǎn),中間有一個凹的圓圈,狀如繁星托月,故名星月菩提。它質(zhì)地堅硬,而且越用越光澤。
鳳眼菩提,每粒上都有一個鳳眼,鳳眼象征祥瑞,鳳眼菩提是密宗修練者常用的法器。
龍眼菩提,每粒上都有一個三角狀的眼。龍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義,如“龍象”比喻菩薩的威儀,“龍應(yīng)”謂觀音菩薩三應(yīng)之一。龍眼菩提以印度所產(chǎn)的尤為難得。
麒麟眼菩提,每一粒上都有一方形眼,整個菩提子呈扁圓形,像鼓鼓的柿餅,加上中間的方眼,如同一個個銅錢。麒麟眼菩提比龍眼菩提更難得呢。
金剛菩提,金剛為堅硬無比,無堅不摧之意,有可摧毀一切邪惡之力。密宗修練金剛部吋須用金剛子念珠。金剛子佩帶身上,據(jù)說驅(qū)邪避禍之力較強(qiáng),可增吉祥。
元寶菩提,為星月菩提的一種,每??雌饋矶枷褚粋€小元寶,是天然的形狀哦!
金蟾菩提,是星月菩提一類,但比星月菩提堅硬。因每一粒狀如金蟾,故名金蟾子。
金絲菩提,質(zhì)地堅硬,呈白色,里邊有一條條紅色和線紋,獨(dú)具特色。
天竺菩提,天竺是印度的古稱。浙江杭州靈隱山之南有山名天竺山。山里出的菩提子名為天竺菩提,大小不一,呈橢圓形,外表有不規(guī)則斑裂紋,天竺菩提頗有典雅的韻味。
天臺菩提,為浙江天臺山特產(chǎn)的木本菩提,呈白色或淡黃色,很有單純樸素之美。天臺山國清寺為天臺宗的祖庭,天臺菩提子于是更加富有特色了。
蜜瓜菩提,是菩提根的一種,未經(jīng)加工,外表像蜜瓜,故而得名。很有趣!
五眼六通,這是一種很不尋常的果實(shí),蒂落后,頂部有五個小孔,看似五個小眼睛,首尾貫穿打洞,制成佛珠,便稱為“五眼六通”?!拔逖邸笔侵肝宸N能力: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智證通。前五通各種修練都可達(dá)到,惟漏盡通為佛家的境界。是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xiàn)的六種無礙自在妙用。這“五眼六通”佛珠,涵意豐富,很是耐人尋味啊。
太陽子,為熱帶產(chǎn)的一種紅褐色堅硬果實(shí),每粒上都有一小白點(diǎn),看起來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紅褐色如同太陽之火,故名為太陽子。
月亮子,為熱帶產(chǎn)的一種深灰色堅硬果實(shí),每一粒上都有一淺褐色圓點(diǎn),如月掛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涼明潤的月光,故名月亮子。
摩尼子,摩尼意為寶珠,據(jù)說有消除災(zāi)難的功能。摩尼子是一種堅硬褐色的果實(shí),表面有許多紋,較為難得。
緬茄,是一種稀有的熱帶果實(shí),形同茄子,干后堅硬如木。這是略經(jīng)局部雕刻的緬茄。
通天眼,很稀有果實(shí)種子,呈深灰色,粒上有不規(guī)則的小點(diǎn)狀突起物,奇特的是,每一粒上都有一個天然的圓形小孔,通天眼之名便由此而來。
木魚果,也是稀有的樹木種子,呈棕色有斑點(diǎn),狀似木魚,故而得名。因木魚本身有警醒迷悟,促人精進(jìn)的功能,木魚果佛珠也因此更受到佛教人士的珍愛。
這種樹木種子,呈長圓形,質(zhì)地硬,有黃、黑兩色,黑的叫鐵蓮子,黃的叫銅蓮子。
蓮花座,為稀有植物果實(shí)蒂,呈棗紅色,質(zhì)堅硬,每一粒狀似一個小小蓮花座。
滿貫,是用椰子蒂制成的佛珠,極其罕見。椰蒂獨(dú)具特色,冬天不冷手,夏天不畏汗。這種椰蒂手串,人們給他起名為“滿貫”,說真的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盼知道的朋友告訴我。
白菩提根,是菩提根經(jīng)過打磨加工而成,有的潔白如雪,有的略呈淡黃,明潤悅目,幾乎有白玉般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以菩提來命名的佛珠質(zhì)料,總計有三十多個品種,比較常用的約十八種。即人們常說的“十八子佛珠”。無論使用還是欣賞,都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