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學校聽課,跟老師們座談的時候,談到新課程理念如何在課堂落地生根的問題。其實,我們不要神化所謂的新課程理念,如果從概念上說,也能說出“新”所體現(xiàn)的甲乙丙丁ABCD子丑寅卯一二三四來的。其實,再新潮的理念,淡定地看它,也沒什么神秘的。
就“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而言,我們不妨這樣來看。
先說自主。
如果我們現(xiàn)在要教一個沒有什么文化的農(nóng)村老太太打麻將,該怎么教她呢?這樣行不行?先請古文字學家教她認識中國繁體字,再請數(shù)學家給她上概率與統(tǒng)計學,再請專家給她講三十六計在麻將中的運用,再請心理學家給她講麻將心理學,再給她講麻將技法三十法……保準她不僅不會打麻將,還會發(fā)瘋的。
完全不必如此,讓她就站在麻將桌旁邊,看別人打,三個下午她自然就會了的。她漸漸地會知道一條還叫一毛,還有叫小鳥的,她會知道七筒也叫七果,還能叫七餅,甚至還有叫手槍的。
這就是自主。而我們常常習慣于玩新概念,打著各種旗號采用各種花招,就是為了要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不少的課堂,我們感覺到的不是新,而是折騰。如此下去,不要說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了,就連傳統(tǒng)的應試都會受到?jīng)_擊。
自主,顧名思義就是要有自我意識,自拿主張,自己領悟,得出屬于自己的理解與結(jié)論。你打什么招牌都行,但要有一個前提,不要玩花招還說是標新立異。另外,新的落腳點不在教師這一面,而在學生一面。學生什么也沒有,再新也是徒勞。
再說合作。
合作,要有好的形式,形成一個組織,在共同活動中得到應該得到的東西。
家里來了許多客人,怎么安排他們呢?讓他們打牌吧,可有人會這個有人會那個,有人喜歡這個有人喜歡那個。這就需要主人考慮到客人的多樣化要求,多分幾場,有慣蛋,有斗地主,有八十分,有跑的快,有牌九,有二八杠,有炸雞,有炒地皮……這樣,總有一款適合他,即使再不會,也能找到旁觀的內(nèi)容。
課堂合作學習也是如此??茨阏业绞裁磳W生喜歡的形式,讓他們在開心的氛圍里樂學。而許多的課堂,所謂的合作都是學生“被合作”,分組討論就只有分組討論,小表演,多數(shù)學生只能當觀眾而無法參與。這些都不是合作的本質(zhì)特征。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就是最好的合作。
還說探究
學生特別喜歡玩電腦游戲,因為喜歡,學生就愿意探究其中的門道,什么裝備是干什么用的,升級有哪些訣竅等等。學生在探究中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努力了就能升級,就有收獲,就立馬得到承認,不斷探究不斷挑戰(zhàn),不斷成功不斷升級。
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能不能借鑒一點游戲元素呢?應該說能的。如果你沒有有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沒有層進的探究因子,硬逼學生進行所謂的探究,學生哪里會有興趣,連興趣沒有還能探究出什么東西來?
常看到課堂上學生聽老師講課都趴在桌上睡著了。這固然有學生的原因,難道教師就沒有一點責任?作沒精打彩的講述學生無興趣聽了,只好趴下睡覺,這也是相安無事的,可有些老師偏偏還認為學生有問題,輕則罰站,重則請家長。這是哪家道理呀?
如果你引導學生探究式的進入學習內(nèi)容,讓他有深厚的興趣,在好奇心的驅(qū)動下漸入佳境,哪會有睡倒一片的課堂景象呀。
注:本文作者系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學 238062 唐金龍 (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