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先生的書畫有多值錢?
李可講
世面上流傳著諸多啟功先生法書“升值”的故事,很多收藏或半收藏的人士熱心參與啟功法書的流通,作為先生晚年的小友,對先生人生智慧的揣摩已經(jīng)見諸我的小書《服膺啟夫子》(新星出版社),那本書里沒有涉及法書的行情,應網(wǎng)友要求,我在這兒冒昧說兩句。
啟功先生書畫作品的存世量
在近來一些拍賣會上,啟功先生作品紛紛面世,有人說:無“啟”不成拍。那么,啟功先生書畫作品的存世量到底有多大?
在編輯《啟功全集》的過程中,我從冰山一角逐漸領(lǐng)會了啟夫子藝術(shù)海洋的浩瀚。啟功先生作品,包括書法與繪畫兩部分,書法是主體。
現(xiàn)在能見到的啟功先生書法,最早有1931年的墨跡。寫成贈師友的作品,最早要到1940年代初。這期間,有啟功先生的少量題跋與臨帖。1958年之前,啟功先生的用心,都還在繪畫上。1960年代中期開始,有啟功先生贈友人作品流傳。到了1970年代末,求字的需求開始迅猛增加,直到本世紀初。從我們十年來收集先生法書資料的情況看,估計總量能達到15000件以上。這其中,包括啟功先生的創(chuàng)作,“拳不離手”的字課、臨帖,寫贈友朋的書件,以及應邀為各種組織團體的題字。
當然,這個不包括“啟功款”的書法作品。
啟功先生的繪畫作品,可以明顯分為兩個階段,前期題材為山水,后期主要是竹石花卉。因繪畫創(chuàng)作費時,而且后期只是偶然為之,存量在1000件上下。
啟功先生法書作品的價格趨勢
啟功先生早在1940年代,作品就有潤格,但那時主要是畫作。1970年代后期,榮寶齋等畫店有啟功先生書法作品出售,主要的意思也是畫店需求。啟功先生的法書作品,第一手流入社會,絕大部分是先生免費贈送的。
有一件“榮寶齋”專用的信封,現(xiàn)在可見,是1990年代初,送啟功先生潤筆的裝錢實物。信封上寫明清單:啟功先生大字對聯(lián),售價6000元,啟功先生得3000元,扣除稅款730元,實際送來2270元。不到20年,現(xiàn)在拍賣會上一幅啟功先生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在50萬元上下。
1990年代初,啟功先生精心、大力創(chuàng)作法書100件、畫作10件,在香港義賣,總籌款不過100萬元。之所以在香港籌款,也是看重香港是金融中心,且有實業(yè)士紳襄助。
也在1990年代,北京師范大學為了保護啟功先生的生活不被過于嚴重打擾,由學校出面,收錢寫字。這樣可以阻擋一些需求,錢不過啟功先生的手,由學校直接轉(zhuǎn)入“勵耘獎學助學基金”。那時的潤格,號稱5000元一個字,實際一直是學校商量著來的。
啟功先生在世時,法書價格可以說“低微”,一個重要原因,是啟功先生“好說話”,而且“熟人多”,大家的第一個念頭,總是當面求字。這直接“打擊”著啟功先生法書價格。
2005年啟功先生仙逝,法書價格從肯定不足10000元/平尺開始,在不到5年之間,達到150000元/平尺。這不能不令人驚異。
但這只是開始。兩年之內(nèi),一件法書過百萬是看得見的。
啟功先生作品為何極具升值潛力
回看十幾年來啟功先生作品的價格趨勢,是一個加速增值的過程。可以得出后市看好的結(jié)論,有幾個原因。
啟功先生的作品,真正成市,應該自2006年算起。之前是象征的市場。
2006年之前,啟功先生的逸事,以及模仿啟功先生的字畫市場,為后來市場做了充分準備。
啟功先生做人滿分,口碑滿分。而且啟功先生是一位功力扎實的傳統(tǒng)書家。這兩條經(jīng)得起后勢的長期嚴格考驗。
書畫市場越做越大,真正公認的現(xiàn)當代書家寥寥可數(shù)。歷史上受追捧的大書家,當時有名,或者當時官大,都不是充分條件。甚至,字寫得真好都不是充分條件。還需要一些身份、名聲的品格等微妙因素。比如,啟功先生一生聲明自己姓啟,大家卻異口同聲地說先生姓愛新覺羅,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這也許和啟功先生寫字無關(guān),卻絕對與啟功先生法書的市場表現(xiàn)有關(guān)。
傳統(tǒng)藝術(shù)正在復興,傳統(tǒng)藝術(shù)有深厚的人心基礎(chǔ)。
通漲預期日甚,也會為后市加一把火。
我也有一點啟功先生手澤,并不參與夫子作品的交易。以上謬說,請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