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有言:“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span>
為人處世,知人知面不知心,最怕的就是交淺言深,毫無邊界。
其實,說話是一種本能,會說話則是一種能力。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三緘其口,謹言慎行。
他人的是非話
常言道:“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span>
那些愛議論別人是非的人,未知全貌,肆意揣測,對他人的生活評頭論足,指指點點。
殊不知,表面的口舌之快遭來的卻是身邊人的厭惡,畢竟沒有人愿意長期和一個喜歡說三道四的人相處。
其實,不管別人的行為怎么樣,人品好不好,都與我們無關。
不能以自己片面的看法來評判他人的生活,談論別人的是非,這樣只會暴露自己的無知和膚淺。
聰明人都懂得管住自己的嘴,與自己無關的人不管,沒有依據的事情不說,他人的是非不談。
《格言聯(lián)壁》中說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span>
閑談別人是非,并非明智之舉;經常反省自己,方顯智慧豁達。
人這一生,所遇之事并非都能順心如意,總有些不盡人意的遭遇。
正如林清玄所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過往的糟心事,沒有必要耿耿于懷和過分表達。
既然已經過去,就讓往事隨風,不必時常提起。
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這樣那樣的糟心經歷,但倘若一直在別人面前提起,一味地抱怨訴苦,說一些喪氣話,傳遞負能量,終將會令人反感。
其實過去已經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而不是困在辛酸的往事里。
有些事,無需多說,藏在心里就好;有些話,不用說出來,學會自我消化和自愈。
古人曾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span>
誠然。
畢竟這世間并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你覺得你經歷的是“天要塌下來”的大事,也許在別人眼里只是風輕云淡的小事。
你的委屈訴苦,在別人眼里不過是一樁不值一提的小事,只會認為你小題大做。
你向別人傾訴那些傷心的過往,不僅把自己糾纏于其中走不出來,而且別人的聆聽也于事無補,反倒成為了矯情。
所以與其企圖別人給你療傷,不如學會自愈,調整心態(tài),慢慢釋懷。
往后的日子,強大自己的內心,克制自己的傾訴欲望,看清看淡,悲喜自渡。
很多時候言多必失,尤其是把自己心里的秘密說出去,容易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
即便是特別信任的人,很多話也不能輕易說出口。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信,也不是靠譜的人就能永遠靠得住。
《韓非子》中說:“事以密成,言以泄敗?!?/span>
很多事情,放在心里就好,如果把秘密說出來極有可能失敗。
因為在事情沒做成之前,成敗沒有定數,話說的太多還容易被人背后捅刀子,得不償失。
有句話說:“你要悄悄拔尖,然后驚艷所有人?!?/span>
那些活得清醒的聰明人都懂得“訥于言,敏于行”,為人低調,踏實做事,悄悄努力,驚艷四座。
余生,不再困于世界的紛擾,也不為他人的掌聲而活,守好自己的秘密,過好自己的生活,走向更好的人生。
最智慧的人生,不談他人的是非話,不提過往的傷心事,不吐露心里的秘密,不說無用的話,清凈自己的心。
余生,學會閉嘴,管好自己,清醒處世,活好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