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底層思維。擁有不同底層思維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時,得出的結(jié)論和產(chǎn)生的行為,會有天壤之別。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能讓你變得越來越厲害的3種底層思維。
所謂復利思維,它的本質(zhì)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jié)果B,而結(jié)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huán)。就像滾雪球,雪球上的雪越來越多,會變得越大,而越來越大的雪球又會粘上越來越多的雪,如此不斷循環(huán),雪球會大到無法想象;一個人堅持運動的時間越長,身體會越健康,他自會堅持的越久;網(wǎng)站的訪問量越多,搜索引擎的排名就越靠前,那么網(wǎng)站的訪問量就越多......生活中存在不少符合復利思維的事情,關(guān)鍵要沉下心,專一事,而不能急于求成,功虧一簣。比如,你每年存1萬元,年收益是5%,利滾利存30年,你就發(fā)財了,可不少人存到第二年、第三年,感覺錢不見多,慢慢地就會放棄,結(jié)果只會一窮二白。李笑來當了7年的新東方英語老師,每天堅持看書2小時,2016年12月份,他在得到上線了一個專欄,分享知識。結(jié)果不到5個月的時間,這個專欄賣了105866份,營業(yè)額2000多萬。真正的智者,都不會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蒙蔽,而是站在未來的高度看現(xiàn)在,堅持日日不斷之功,追求長遠發(fā)展。正如Peter老師所說:“成為長期主義者,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關(guān)鍵。”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時,回報率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思考它的價值是什么?能否為別人帶來益處?怎么做能堅持一輩子,這才是最重要的。查理·芒格曾說過:“確保你每天睡覺之前,都比你醒來時聰明一點點。”堅持做正確且有意義的事情,每天進步一點點,相信時間的復利效應,它會讓你的人生實現(xiàn)正向循環(huán),熠熠生輝。
生活就是一個隨機發(fā)生的概率分布,沒有固定的格式與類型。即使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jié)果。11月底開始,我就跟一朋友約互相分享的時間,可她太忙了,一直沒約上。12月1號好不容易約到了時間,一切準備就緒后,這時她的吉他老師又來了,說1小時后再聊。可1小時后,她還在練吉他,并不確定什么時候結(jié)束。于是,我便跟她約好第二天聊,可到了第二天,她又臨時有事。即使你準備充分,也不代表你能夠事事順利,生活中總會充斥著小概率事件,影響你的正常進度。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坦然面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允許存在,不悲不喜。在不確定的世界里,我們唯有避開大坑和陷阱,學會擁抱變化,才能歷久彌新,人生之路也才能越走越遠。
我們看問題的方式可分為3個層面:第一,是what,指具體做的每件事,屬于表象;第二,是how,怎么去做這件事;第三,是why,為什么要做這件事。黃金圈思維,告訴我們凡事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透過表象看本質(zhì)。你只是為了提升自我能力?還是打造個人品牌,帶領(lǐng)一批人通過寫作,實現(xiàn)自我價值。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為什么而寫的人,才能看到表象背后的本質(zhì),并忍受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困苦與焦慮。電影《教父》中有句經(jīng)典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zhì)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zhì)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國內(nèi)幾家旅游巨頭,包括攜程,都有涉足酒店行業(yè),但他們只是在如何讓酒店更便宜,居住更方便上下功夫。而共享經(jīng)濟的鼻祖Airbnb,則反其道而行之:旅行為什么要住酒店,人們需要的真是酒店嗎?還是一張床和一頓早餐?這也是“air bed and breakfast”的由來,現(xiàn)在Airbnb的市值超過300億美元,比攜程跟去哪兒的總和還要高。優(yōu)先思考為什么?能更深層次地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直擊問題本質(zhì)。正如查理·芒格所說:“詢問自己一個又一個'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問題。通過問一個又一個的'為什么’,你開始獲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strong>遇事多思考,了解事物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與本質(zhì),尋找底層邏輯,努力踐行,做到知行合一,一切自會變得明朗無比。
俗話說:“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span>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改變底層思維,你的世界才會變得寬廣無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