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
李曉娟
我背著睡得正香的兒子,腿像灌了鉛似的往回挪,這時迎面急急的走來了衣衫破舊,顯得更為蒼老瘦削的母親,她手中端著一個缺了半截壺嘴的茶壺,看來是給父親泡的茶水,一路踩著零亂的碎步,那花白的頭發(fā)被汗水沾在了一張皺紋紙似的臉上,看到我和兒子,像看到了救星和希望一樣高興,嘴里念叨著:“明天正準備給蘋果套袋,你來了還能幫我一把,還把“磨鐮水”背來了……” 這一激動,那本來就有病的手更不聽大腦指揮的抖個不停,那淡淡的茶水也像滾豆子似的從半截壺嘴里跳了出來,砸在了腳下的路面上,同時也砸在了我不堪一擊的心上,像水滴一樣碎了一地。
傍晚時分,暮色漸漸籠罩了小院,溫熱的微風中帶著絲絲涼意,我和忙了一天的母親坐在院子里歇涼,兩歲多的兒子和小狗也圍著我們嬉戲追逐,釋放著他們一天的沉悶情緒,東墻角邊豬圈里的豬也爬出窩外,哼,哼哼.……舒適悠閑的享受著夏夜的清涼,花貓帶著她的兒女在樹枝上,跳來彈去的打抖,還不時發(fā)出喵嗚——喵嗚的訓斥聲,偶爾空中飛過幾只嘰喳歸巢的麻雀,不論換成誰,坐在這戶農(nóng)家院子里,感覺都很和諧,而且頗有一翻詩情畫景,也就在這樣的這個時候,六十多歲的父親像一架工作舊了的機器一樣拖著松垮的骨架才從果園里踏著暮色歸來,肩上費勁的扛著一架三角鐵梯,手腕上挎著一個沉甸甸的剪樹工具籃,顯得十分吃力而笨拙的把鐵梯靠墻放定,順勢跌坐于墻根下,長長的舒了囗氣,從衣袋里摸出他的煙鍋和煙口袋,裝了一鍋老旱煙,吧嗒——吧嗒——的抽著,煙火在黑暗中一明一滅的閃著。這一鍋老旱煙,在這種時候恐怕是唯一能解除父親一天疲勞的有效藥。
夜越來越靜,那活躍了半傍晚的貓兒,狗兒,鳥兒都棲息了,父親這時候顯得從容嫻熟的在鞋邦上輕輕撣掉煙灰,起身回到那間破舊只能遮風擋雨的房間,卸掉一臉疲憊,笑意滿面的俯身在炕沿前,拍著外孫子的光屁股,在炕上哄外孫子睡覺的母親有些不悅的開囗了:“一閑下來就知道一鍋接一鍋子的抽煙,我給你打的洗腳水都涼了,快洗去,別惹道“磨鐮水”了?!?nbsp; 父親沒有吱聲,默默的把一方毛巾浸在水中,又擰干,擦把臉,把水倒在洗腳盆,我看著父親疲倦的樣子,“爸,我給您洗?!?nbsp; 父親這次沒有做聲,換做往常他總會說,我有能動彈,我自己洗,可今天父親很快坐在那個已坐了幾年的舊沙發(fā)上,脫掉爛布鞋,把腳伸進水盆,我拿來擦腳毛巾蹲下身,當我要給父親洗腳時,我的手僵在了半空,盆中的水里像兩截受傷的干柴棒一樣的腳,我有點心顫的捧一掬清水,至上而下的慢慢給父親搓洗,撫摸他腳上那舊痕新傷和那些被歲月磨出的老繭,我心像錐剜一樣疼,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和哥哥的臭腳丫子常常是父親洗的,我的腳不耐凍,每年冬天凍得像紅燒豬蹄一樣胖實,而每年都是心細的父親,半夜半夜的為我用凍蘿卜片,洋芋片烙熱敷腳,為我熬茄桿水洗腳,這一幕就像在昨天。而今天成為人妻人母的我,為兒子,為丈夫洗頭洗腳卻疏忽了將我養(yǎng)大的父親,一種內疚虧欠的負罪感讓我深深低下了頭,那夜,我為父親細心的修剪指甲,傷口上敷藥,包扎。
老了,老了,又要風風雨雨,跌跌絆絆為自己,為這個丟棄給他們的孫子拼命,掙扎……一晃二十年了。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可憐的爺奶省吃儉用,為其承擔一切,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加之時常多病,本該安靜的享受晚年一個老人應該擁有的一切,可他還要承擔一個大學生的學費,生活費,以及他和老伴的醫(yī)藥一切費用,想想,錢從何來?僅有的只剩幾畝薄田,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拼命外,就是養(yǎng)幾只雞,兩頭母豬來掙點連功夫錢都不夠的汗水錢,接濟這個上學的孫子,眼前這一幅心酸的局面誰能改變,誰能扭轉?恐怕只有天資聰明的孫子是老人最后的安慰和最大的希望寄托。
這一夜,我躺在父母親的身旁,躺在我曾經(jīng)躺過二十年的土炕上,母女倆心對心,囗對口地拉話,母親說:“為這個可憐的娃上學,也掛欠了你們不少,等這兩年難關過了,我們就會松一口氣,我和你爸身體越來越不爭氣了,今年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這二畝果園上了,現(xiàn)在套袋,打藥已投資四千多元了,這果子才杏子大一點,今年豬價也不行,你爸原想兩窩豬娃換點錢,哎——咱弄啥,啥便宜,有時一想真沒法過下去,峰峰這娃還準備讀本科,還得四年,我們上了六十歲的人,銀行都不給貸款了,說無償還能力了……”母親和我小聲的嘀咕著,這時,父親重重的翻了一下身,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我和母親立即住口去看父親,“如今到了這份上,寧可掙死牛,也不能翻了車呀,我不是在想辦法嘛,死老太婆你不睡覺給女兒瞎叨咕個啥,一天盡閑操心?!备赣H幽幽的聲音傳來,我這才意識到我和母親的談話,父親一直聽著,他燒退去并沒有睡,我摸摸父親的額頭,汗津津的,我們都沉默了好久,父親的手慢慢在枕頭下摸索出他的煙鍋和旱煙袋,結結實實的裝了一鍋煙,燃著,那縷縷青煙,籠罩著父親一副憂悒的臉。良久,在昏暗的燈光下,父親眼角淌下一行青淚打在枕頭上,我三十多歲了,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我想用話語寬慰父親,可一時半會找不出一句合適的,只得自己胸囗像被鐵絲一圈圈勒緊,勒緊……我想放聲哭出來,但在一雙淚人面前,我沒有!我想,沒有任何人比我更了解父親的這一生了。
父親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樹,我能夠看清樹上的每一道傷痕,那一道一道的傷痕是父親為兒女們努力付出的印痕,多半輩子,老人的心情就沒有平靜過,他把自己一段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他的向往和追求,可,生活對父親是嚴酷的,命運并不偏愛他,他付出的越多,收獲的越少,一輩子,父親有他的生活方式,價值標準和道德觀念,如今他這棵大樹就要倒下,其心何甘?“養(yǎng)育之恩”是很簡單的四個字,可這背后沉甸甸的是父母含辛茹苦的一生啊!
黎明時分,病了一夜的父親和熬了一夜的母親又掙扎著那把老骨頭從炕上爬起來,父親給已下炕站在地上的母親說,給他再加件衣服,心里冷得慌,望著頭重腳輕的父親像一架沒有支撐點,沒有重心平衡的機器一樣又朝著他們所謂“希望”的果園走去,這是用一種生命和愛在作動力……
繁茂的果園在晨風中發(fā)出陣陣悲鳴,晨露像淚水一樣在微風里飄灑,樹下一對孤獨滄桑的老人,顫顫的,但又分明在用一種力量開始為一個希望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