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之前發(fā)布的《中國老年人走失狀況白皮書》,我國每年走失的老人約為50w人,平均每天走失1370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位老人走失。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逐漸加深,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走失老人的境遇會如何?老年人走失后會面臨低溫、脫水、溺水、高處墜落等危及生命的危險。而且在所有走失的老人中,大概只有一半可以被順利尋回。
我們知道,老人走失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老年癡呆??梢贿吺侨绱藝谰陌V呆老人走失現狀 ,一邊又是國人對老年癡呆癥的認知偏離醫(yī)學事實。以至于包括我的同行們中的很多人,至今還不認為老年癡呆是一種可以被治療的疾病。當然,這也是全世界對老年癡呆認知的現狀,而這種現狀實際上剝奪了很多癡呆老人原本被干預和治療機會。2019年的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大會就針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對癡呆癥的態(tài)度”的主題報告。
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幾乎80%的普通公眾都在關注出現于任何時刻的癡呆癥問題,這其中1/4的人認為我們沒有什么可以用來預防老年癡呆;
全世界35%的看護者表示,他們隱藏了家庭成員患癡呆癥事實;
全球超過50%的看護者表示,即使他們對自己的角色表達了積極的看法,他們的健康也因承擔責任而受到了影響;
全球幾乎62%的醫(yī)療保健提供者認為癡呆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
40%的普通公眾認為醫(yī)生和護士無視癡呆癥患者。
實際上,老年癡呆當然可以被藥物治療,更可以受益于認知功能的康復訓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老年癡呆也是可以被預防的。
2011年著名的醫(yī)學雜志《柳葉刀》曾經刊登過一篇關于阿爾茨海默病(AD)患病危險因素的綜述,文章中提到:糖尿病,中年高血壓,中年肥胖,吸煙,抑郁,認知不活躍或文化程度低以及缺乏運動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所以,這七種可以改變AD危險因素的原因,最后一種就是缺乏運動,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抑郁,都可能受益于適當運動。所以從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危險因素來說,適當運動確實可以降低癡呆的潛在風險。
曾經有人說過,“現在人之所以得的病多,都是因為吃的原因”,雖然缺乏根據,但飲食的適當調整確實可以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風險。
還有人說吃魚對腦子好,根據目前的詢證證據看,吃魚確實有幫助,不過最好食用深海魚類,或者直接服用深海魚油。因為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而Omega-3脂肪酸攝入量的增加,與腦部MRI降低癡呆,認知能力下降和/或腦白質變性的風險之間存在關聯。
實際上關于Omega-3脂肪酸的功效,在2019年的《柳葉刀》上就有所記載,當時的一篇關于195個國家的飲食結構調查中表明,攝入omega-3脂肪酸最多的日本和韓國,代表健康情況的全因死亡率明顯低于我國等同樣高鹽、高脂的國家和地區(qū)。
有研究表明,飲食中攝入較高的抗氧化劑含量與降低AD風險之間存在相關性。但這方面的研究相對還很少,目前僅有部分研究表明補充大量維生素E可以延緩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疾病進展速度。
那么抗氧化劑都包括哪些呢?例如維生素E,β-胡蘿卜素,類黃酮,維生素C,都是常見的抗氧化劑。如果打算補充抗氧化劑,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畢竟補充維生素少了不會起到作用,多了可能會存在潛在風險。
老年癡呆可以看做是腦細胞的逐漸衰退和消亡,而長時間的增加腦力活動一定會延緩腦細胞的衰亡過程,畢竟我們的腦子一定是越用越好使。所以,打麻將,打牌,下棋等等需要用腦去思考的腦力活動,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抵抗衰老,預防老年癡呆。
其實現在的老年科正在實施的功能訓練就有很多是訓練老人用腦,用手,用眼,用嘴的。實際上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也證明了針對不同老人的功能訓練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了住院老人的癡呆進程,改善了癡呆老人的生存質量。所以,即使在入院前,增加腦力活動的老人,一定可以對癡呆起到預防作用的。
老年癡呆是認知功能損害。等到認知功能損害到可能出現老人走失的程度,可能老人的記憶力已經無法挽回了,到那個時候最好的選擇只有陪伴老人。在那之前,適當運動、調整飲食結構,多攝入谷物和植物脂肪,深海魚類,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積極鼓勵老人進行腦力活動,都可以幫助老人預防老年癡呆。他陪伴我們長大,我們理應陪伴他們老去,不是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看著日漸老去的老父親和老母親,時常會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是我自己老了,我是希望被兒女關在家里,還是希望和同齡人一起住在養(yǎng)老機構呢?如果是我,真的不希望被關在家里,可能我會選擇去養(yǎng)老機構,打打牌,聊聊天,預防下癡呆,延緩衰老,過年過節(jié)和子女們聚一聚,可能是更理智的選擇,讓自己的晚年過的更豐富,更快樂,更健康,遠離癡呆,擁抱生活。
參考文獻:
1.《中國老人走失狀況白皮書》.2016
2.https://www.alz.co.uk/research/WorldAlzheimerReport2019.pdf
3.Barnes DE, Yaffe K. The projected effect of risk factor reduction on Alzheimer's disease prevalence. Lancet Neurol 2011; 10:819.
4.Kalmijn S, van Boxtel MP, Ocké M, et al. Dietary intake of fatty acids and fish in relation to cognitive performance at middle age. Neurology 2004; 62:275.
5.Farina N, Llewellyn D, Isaac MG, Tabet N. Vitamin E for Alzheimer's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 1:CD002854.
最新配送范圍及時效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