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海軍的一位水手說到:“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真正的大海,我覺得海洋一定是溫暖而平靜的,我們庫蘇古爾湖的水很粗糙,很冰?!?/span>
歷史小段 每日更新
忽必烈-畫于1294年 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
十三世紀,忽必烈擁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但今天的蒙古海軍只有七名水手,其中僅一人會游泳。
這是真的,并不是開玩笑。
其實世界上那些無法進入海洋的內陸國都維持著海軍,這并不奇怪,因為很多的湖泊、河流都是這些國家的重要邊界線。這樣看來,擁有一支用來自衛(wèi)的海軍隊伍還是很有必要的。
看看位于西亞的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塞拜疆,這三個內陸國的部分邊界都交織在里海。為了捍衛(wèi)領土尊嚴,三國都擁有著自己的海軍。
位于南美的內陸國巴拉圭,由于他們的很長一段邊界線都處于河流之上,任何敵對國家或者非法人員都可以利用這些河流從公海入侵,所以巴拉圭配備了大量武裝巡邏艇日夜待命。還有歐洲的中立國瑞士以及匈牙利,他們邊界上也有許多的河流湖泊,所以武裝巡邏艇甚至一套完整的艦隊都是必要的。以上這些內陸國家都有合法的理由來保衛(wèi)自己的水路邊界。
但蒙古完全是另一回事。
蒙古是世界上僅次于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內陸國家。哈薩克斯坦因為里海與其他四個國家接壤,所以它有著建立海軍的必要,但蒙古的四面邊界都被土地環(huán)繞,距離它最近的海岸線也將近有700公里,所以蒙古幾乎沒有建立海軍的理由,這個國家?guī)缀醪豢赡馨l(fā)生海戰(zhàn)。
蒙古唯一的國際水域是在西北方的烏布蘇湖,湖中有長達10公里的邊界地帶,坐船越過之后就進入俄羅斯領土。假設俄蒙兩國開戰(zhàn),現(xiàn)實一點地說,俄羅斯通過這條水路入侵蒙古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因為僅憑俄國的軍事實力可能會有一萬種方式摧毀蒙古,而且俄羅斯在這片水域根本就沒有布置海軍,所以蒙古對烏布蘇湖的邊防是絕對的放心。
事實上,蒙古的確有自己的海軍,它被布置在了另一個叫做庫蘇古爾湖的地方,這片水域完全是內陸的。這就好比中國把所有的戰(zhàn)艦都擺在了青海湖,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蒙古的確就是這么安排的,庫蘇古爾湖岸距離俄羅斯邊界超過13公里,中間都是險峻高山。
庫蘇古爾湖全景
二十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贈送給蒙古一艘拖船,拖船的名字以他們的獨立英雄蘇赫巴托爾命名。蒙古這就算正式擁有海軍了,全軍只有七名士兵,其中僅一人會游泳。
蒙古“蘇赫巴托號”拖船
庫蘇古爾湖是蒙古面積最大的湖泊,但“蘇赫巴托”號服役后從來就沒有戰(zhàn)斗任務。在蘇聯(lián)統(tǒng)治時期,它唯一的工作就是把石油從湖的南端運到北端,整個過程需要8小時左右。以前沒有拖船的時候,這個工作需要馬匹來完成,整個過程則需要4天,可見“海軍”還是明顯提高了辦事效率。后來因為修了公路,再到后來飛機的出現(xiàn),拖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船員們必須努力開拓其他業(yè)務來維持海軍的活力,他們開始做運貨生意以及接送觀光游客,總之只要是拖船能撐得住的活都接,這樣才勉強保持了收支平衡。
元代海軍-畫于1846年 藏于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
1266年忽必烈寫給日本天皇的信 藏于日本奈良東大寺
其實蒙古海軍有著輝煌的歷史。八百年前,以忽必烈為首的蒙古人擁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由于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由西向東數(shù),從波斯灣、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到南海、東海以及日本海都曾出現(xiàn)過蒙古戰(zhàn)船的身影。
十三世紀末期,忽必烈曾在1274年和1281年派兵攻打日本,兩次戰(zhàn)役共有4000多艘戰(zhàn)船橫渡日本海,史稱“元日戰(zhàn)爭”。也許是上帝不愿看到蒙古人統(tǒng)一地球,所以忽必烈的船隊兩次都被強大的臺風摧毀了,日本人稱之為“神風”。
《蒙古來襲》-畫于1293年 日本
后來,神風在日本成為了一個傳奇話題。二戰(zhàn)期間,日本空軍著名的“神風特工隊”的名字就由此得來,數(shù)千名飛行員最后將飛機撞入敵艦同歸于盡,這的確有一股臺風的狠勁兒。話說如果當年忽必烈沒有遭到臺風的話,今天的日本很可能已成為中國的一個省。
正因為元日戰(zhàn)爭的失敗,忽必烈開始放慢了侵略的腳步,帝國后來逐漸分崩離析,很多小國陸續(xù)獨立。隨著明軍攻占了大都(北京),蒙古人又重新回到了草原,最終成為了今天的這個內陸國家。
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
往 期 精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