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老年夫妻的離世時間往往相隔很近,一個人去世后,另一個人的生命支撐也會失去。
伴侶離世,留下一個人面對猛然坍塌的世界,以衰微的身體應(yīng)對家庭關(guān)系和生活的變化。
男性老人被逼找老伴
失去另一半的老人,很難獨自處理生活,找個老伴互相照顧成了不少人的選擇。但張興國是在成為包袱后,被兒子逼著找新“歸宿”。
他的老伴去世前癱瘓了六年,他一直守在床邊照顧,每日三餐,用絞肉機絞碎,一勺勺吹涼了喂給她。老伴離開后,他頹唐了一陣子,整日待在家中睡覺,不出門。
但很快,他又恢復(fù)了往日精神,每天釣魚、下棋,一切正常。有人提起他老伴,他總是頭一昂,像打了勝仗般驕傲,說著:“我把她照顧得不能再好了,她先走,是她的福氣!”
那年他剛64歲,在事業(yè)單位有著體面的職業(yè),拿著退休金,還有一棟八十平米的房子。勞累多年,老來單身的生活倒也難得自在。
周圍人都勸他趁著年紀(jì)不大,抓緊再找一個,人到老了,身邊總要有人照顧。可他怕到頭來,自己還得照顧別人,與其如此,他寧愿獨身一人。
瀟灑的日子沒能一直維持,67歲那年,他生了兩場大病,又做了次腸道手術(shù),住了半個月院。
兒子都在同城,開車不過幾十分鐘,但每個人都打電話來安慰他,同時以各種借口推脫到醫(yī)院照顧。他一生氣,電話那邊就連聲說:“請護工,請最好的護工,我掏錢?!?/p>
最終三位兒子沒一位主動給他結(jié)賬。
從醫(yī)院出來那天,他看著老伴的遺照沒忍住哭了一場,想來自己要是癱瘓了,肯定沒人愿意守在床前。
出院后,張興國身體大不如前,甚至用上了拐杖。兒子偶爾來家中,一提起老伴他就掉眼淚。情緒激動時,就用拐杖哐哐敲地。
張興國的拐杖
孫女覺得爺爺是看久了癱瘓的人,心里沒有安全感。她希望父親能多去看看,父親卻轉(zhuǎn)身給爺爺雇了個保姆,費用三家均攤。
但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張興國以后需要照顧的時間還長,三個兒子動了給他找新老伴的心思。但又私下商量著,不能領(lǐng)結(jié)婚證,否則對方會分走父親的財產(chǎn)。
可剛一提起這事,張興國就氣得跳腳?;盍艘惠呑?,他看得出兒子是怕被連累,急著將他這個包袱甩出去。他心里難過,許久沒讓兒子上門看望。直到七十大壽前,他通過孫女叫來三位兒子,說是要大辦一場。
那場壽宴剛過沒多久,張興國去世了。
當(dāng)?shù)赜兄v究,年歲大的人不能大肆操辦壽宴,怕被神靈注意,收回壽數(shù)。兒子們也想不明白,一向迷信的張興國為何非要大操大辦。
身邊老人倒是都看得開,說道:“或許是老爺子心里有數(shù),想再和親戚熱鬧一回,人老了,孤零零一個人不好過啊?!?/p>
張興國的退休生活還算比較好的,至少他有足以養(yǎng)活自己的退休金,有遮風(fēng)避雨的小房子,即便兒子們旁敲側(cè)擊,只要他不愿意,依然有底氣跟他們對抗。
如果說他的喪偶生活都讓人唏噓,那么那些老年無錢房傍身的老年人,喪偶后的生活就真的讓人感覺凄涼。
女性老人被子女嫌棄
73歲的林秀華已經(jīng)失去老伴5年了,這5年來她過得越發(fā)艱難。經(jīng)常聽村里老人說自己的老伴有福氣、沒遭罪、沒拖累兒女。
是呀,身體硬朗的老伴梁永生是在去倉庫拿東西時摔了一跤,沒兩個小時人就去了,走的突然也“灑脫”,徒留林秀華一人面對這紛雜的生活。
春天的時候,林秀華開始提著筐上山撿蘑菇。那是她春天最重要的工作,撿一斤榛蘑能賣四、五十塊錢。
每當(dāng)她拎著筐,邁著一雙小腳快步走過柳樹,就會引起村里老人的一陣討論。
有人羨慕她身體好,年近七十還能爬山;有人說是老頭走了,兒女指望不上,更得賣力攢錢。早年失去女兒的老人在一旁感慨道:“還是出去走走好,在家憋著,人都得瘋?!?/p>
老人們聚會的柳樹
梁永生離開三年后,一直和林秀華住在一起的小兒子結(jié)婚了,新一代家庭組建起來,她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外。
孩子們在客廳看電視,待在一旁不自在,只好回屋里干坐著;兒媳養(yǎng)的小狗跑到她房內(nèi)排泄,也不敢多說,她開始更頻繁地去撿山貨,當(dāng)作散心。
一次和老友們的閑聊中,她提起家里的飯不合口味,戴著假牙根本咬不動,大家都勸她忍忍,和兒女住在一起,哪能事事按老人的習(xí)慣來。
可這話不知怎么傳到了兒媳那里,轉(zhuǎn)天吃午飯時,一碗豆腐被重重地放在了林秀華面前。
累積的怨氣就此爆發(fā),她叫回城里的女兒,一邊哭喊著死去的老伴,一邊鬧著要上吊。街坊四鄰都在看熱鬧,女兒覺得丟人,訓(xùn)斥了幾句弟弟,便拉著母親離開。
林秀華女兒生活的城市
可在城里住了幾個月,林秀華又被送了回來。這下她知道自己沒有家了,徹底沒了折騰的底氣,整日待在屋子里不出門,只用分灶做飯的方式隱隱表達不滿。
可上吊事件后,她眼里沒了生氣,臉頰凹陷,人也越發(fā)瘦小,像是一捧枯黃的草,隨時都能被風(fēng)吹走。
喪偶是所有老人的一道坎
先離開的人上演了真實的死亡軌跡,被留下的人難免怕重蹈覆轍。
妻子在4月份去世后,相距不過8個月,美國前總統(tǒng)喬治·H·W·布什也因病離世。
94歲的老布什身體一直不大好,芭芭拉的離世對他來說可謂是不堪承受的打擊。在芭芭拉的葬禮上,人們看到悲痛欲絕的老布什坐在輪騎上,身體極度虛弱,他一言未發(fā),久久地停留在亡妻的棺木前不肯離去,足足有15分鐘。
芭芭拉葬禮
芭芭拉葬禮的第二天,老布什就因為“血液感染”被送醫(yī)院,接受了近兩周的檢查治療,直到5月才勉強出院。
美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失去愛人的極度悲痛會導(dǎo)致危及生命的炎癥?!耙话銇碚f,喪偶一年內(nèi)是道坎,心理方面的傷痛最為明顯,60歲以上老年人尤其難以承受。”北京安定醫(yī)院老年科主任鮑楓表示。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科技人文研究院中醫(yī)心病科主任醫(yī)師陳麗云,人在受到巨大的精神刺激或者強烈的情緒變化時,可能患上心碎綜合征,表現(xiàn)為心梗、左心功能障礙,甚至猝死。
真正的衰老往往是瞬間降臨。
人至晚年,社會功能逐漸喪失,需要依賴的事物越來越多,卻也越來越易消散。失去相互扶持的另一半,像是失去了拐杖,老人們要面對的不僅是遺憾與思念,還有搖搖欲墜的現(xiàn)實。
“七”步走出喪偶陰影
對于喪偶的人來說,沉溺于過去只會徒增悲傷,必須要和現(xiàn)實和解,學(xué)會自我調(diào)節(jié)。
第一步:避免自責(zé)
老人喪偶后常常會反思過去有很多地方對不起老伴。這種內(nèi)疚的心理會誘發(fā)其他軀體疾病以致過早衰老。逝者已逝,不必過分自責(zé)。
第二步:正確對待現(xiàn)實
認識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對老伴最好的懷念就是更好地生活下去。
第三步:自我安慰
死亡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誰也不可抗拒,只是早與遲的問題。應(yīng)該多多保重自己的身體。
第四步:把痛苦宣泄出來
可以盡情地宣泄一番,如在親人摯友面前號啕大哭一場,也可將自己的留戀懷念之情,用詩文、書信或日記等形式寫出來。發(fā)泄過后,重整心情,面對生活。
第五步:轉(zhuǎn)移注意力
時??吹嚼习榈倪z物會加重精神上的煎熬。因此,不妨把有些遺物暫時收藏起來,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現(xiàn)在和未來生活中去。
第六步:尋求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過世后,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變,應(yīng)當(dāng)重新調(diào)整生活方式,減少對舊時生活方式的眷戀。
第七步:接受新生事物
要主動積極地走出陰影,去參加晨練、去市場買菜、去跳廣場舞、參加街道社區(qū)或老年協(xié)會的活動、去拜訪親友等。只有充實生活,才會開始新的一頁。
討論
老人喪偶后,尤其是60歲左右的老人,經(jīng)常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是否需要再找一個新的老伴?
有人覺得未來還長,要找一個人陪自己一起度過,相互扶持;也有人覺得男的找老伴是為了找免費保姆,女的找老伴是為了圖錢圖房。
對此,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