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中“務實”的名句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禮記·中庸》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禮記·大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遠矣。——《荀子·修身》
接四方之賢士,察四方之事情,覽山川之形勢,觀古今興亡滅亂之道,這道理方見得周密?!吨熳诱Z類》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則所踐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吨熳哟笕ご鸩茉伞?/p>
講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就知一事,所謂真知矣。徒講而不行,則遇事終有暗惑?!杜c薛君采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盾髯印ば詯骸?/p>
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緇衣》
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百聞不如一見。——《漢書·趙沖國傳》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名必有實,事必有功。——《荀悅《申鑒·俗嫌》》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lián)璧·處事》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老子《道德經(jīng)》》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弟子規(guī)》
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曾國藩《敬業(yè)與樂業(yè)》》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禮記·中庸》
主一無適便是敬。——《二程·粹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莊子·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