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中,確定好選題后就要進行文獻綜述寫作,這個階段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文獻閱讀和分析,提煉。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個領域、某一專業(yè)、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收集大量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其目的是幫助讀者確認該論文所研究的問題與以往同類或同領域論文相比較所具有的價值及在選題或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上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性或新的進展。
閱讀文獻是文獻綜述的第一步。文獻是很龐大繁多的,這就要求我們學會閱讀文獻。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分享一下怎樣來分析文獻。
閱讀文獻的思路
1、文獻的檢索與篩選。
一般而言,“主題”和“關鍵詞”是人們最常使用的檢索方式,因為使用這兩種檢索方式可以搜索到盡可能多的與你研究領域或主題相關的論文。
知網(wǎng)輸入關鍵詞組合,會有很多相關的文獻出來,但是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都精讀,只能通過篩選,確立主題詞的方式,把文獻的范圍縮小。學術期刊的精讀文獻范圍最好是三年內(nèi)的,數(shù)據(jù)要新。
除了精讀的數(shù)據(jù)外,我們還要盡可能充分的去占有與研究問題直接相關的文獻,為研究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知識、理論和方法的支撐。
2、學會精讀文獻,切勿“一目十行、敷衍了事”。
①收集到大量的資料后,要進行閱讀分析、歸納和整理,了解當前主題的最新進展和見解。這里對比較重要的文獻,一定要仔細閱讀,不要敷衍了事。
②學習前人的研究思路,研究視角。
要清楚每篇文獻研究的觀點是什么,分析文章框架,再圍繞著自己的研究主題,列出和他人不一樣的點,掌握自己目前的研究和文章的差異是什么,不能跟參考的文獻一模一樣,要有不同點,有創(chuàng)新,這才是文獻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可以創(chuàng)新的點包括:研究視角、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等。
3、根據(jù)相關文獻確定研究主題,建立合理的分析框架。
如何著手加以研究,運用哪些更為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開展研究,以及如何運用哪些既成的理論對研究結論加以闡釋,也需要我們完整地了解和理解已有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并且對不同的理論和方法進行深入比較。
在已有研究存在的爭議、矛盾上,逐漸上升為研究主題。針對已有文獻的整體評價,提出自己的理論視角或研究方法,來解決問題。
4、好的文獻綜述必須符合這兩點要求。
①綜合性。盡可能地把前人在某個研究領域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都要予以體現(xiàn)或呈現(xiàn)出來。切忌只是敘述或引用你認為正確、贊同或喜歡的觀點,也切忌只是敘述或引用該領域某幾個知名學者或某個學派的成果。
②代表性。代表性事實上是在綜合性基礎上的篩選。代表性就是要求去選擇那些能對后續(xù)研究產(chǎn)生持續(xù)影響或起推動作用的觀點或看法。
以上就是【學術進修課堂】的一些觀點啦,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更多論文寫作、畢業(yè)論文、期刊論文一對一指導、課題申報等問題,可以咨詢助教:xueshujinxiuketang
加入我們,學術之路與你同行
更多學術講座、學術會議、論文干貨、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