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傍晚,我去小區(qū)附近一家美發(fā)店剪頭發(fā)。正剪到一半時,從門外走進一胖一瘦兩個小年輕。倆小伙子一在休息區(qū)落座,就開噴了。胖的說:“我媳婦哪像你家那位,人家最獨立了,啥都是自己干,自己睡覺、逛街、旅游;自己買菜、做飯、收拾屋子。前幾年懷孕時,都是自己一個人去體檢。生完孩子,也不指望別人,自己一個人帶。現(xiàn)在孩子上了學,我都不用操啥心……人家走到哪兒,都被稱作女漢子……”
聽那胖子噴得唾沫星子亂飛,我不禁竊笑:艸!你不知道么?在農村,這樣的女人叫“守活寡”。
不過,說難聽些,在當今許多家庭中,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寡婦”。她們明明有著完整的事實婚姻,明明有老公,平時卻總是形只影單,日常生活跟所謂的另一半沒有任何交集。以至于有人針對這種婚姻,給出一個非常扎心的形容:喪偶式婚姻。
前段時間,劉濤在某個熱播劇里,對閨蜜的那場哭訴,也恰好撕開了當下社會“喪偶式婚姻”的瘡疤。看過這個橋段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令人恐慌和不安的是,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婚姻越來越普遍,甚至還發(fā)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所在的單位,以女性同事居多,掐指算來,有一大半女同事都是守著老公,自己單打獨斗。
阿Jun是個瘦小而玲瓏的女人,大女兒馬上讀高中,小女兒才剛剛入托。她老公常年在外打拼,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面。由于工作性質的緣故,每天早晨,阿Jun都得帶著孩子來單位簽到,處理完單位的事務后,等托教中心開門后,再把孩子送去上學??此爝@樣來來回回的折騰,被生活抽打得無可奈何的樣子,著實令人心疼。
Mei姐,干練、熱情,做任何事情都胸有成竹,把工作和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用她自己的話來說,“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誰愿意守著這個破家忍氣吞聲…..”
確實!長期獨立生活的經歷,把梅姐修煉得知性、豁達、榮辱不驚。殊不知,這背后卻隱藏著一言難盡的辛酸。梅姐的老公是土生土長的城里人,家里條件優(yōu)越,從小嬌生慣養(yǎng),“公子哥”的命,壓根就不會打理生活起居方面的事兒。倒是苦了Mei姐,每天工作間隙,除了接送孩子上學,還得照顧80多歲的公公婆婆。剛40多歲,頭發(fā)就白了一大半。
小Feng,跟我同歲,結婚比我晚一年,孩子卻比我的大好幾歲。也用她自己的話說,“天生命不好,嫁了一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窩囊廢”。
小Feng的老公沒有正經職業(yè),成年在外打零工,日常掙錢也是“望天收”。
“家了有個男人,根本沒有存在感,偶爾回趟家,就跟住旅館一樣”。
的確。誰都體會得到,一個弱不禁風的女人,扛著50斤重的大米爬樓梯的心酸。這都不算啥,最難捱的是,孩子一旦生了病,大的掛水,小的發(fā)燒,再加上自己咳嗽感冒……“想死的心都有”。
“實在沒辦法,給他電話,人家不接;發(fā)信息,也不回……”小Feng跟大家訴這些苦時,都是鼻涕一把淚一把。
她曾直言不諱地對大家說過:“這日子過起來,跟抗戰(zhàn)似的。我現(xiàn)在的情況處于出軌的邊緣,只要有個男人稍微對我好一點,我就情愿跟他走……”
我曾不止一次在辦公室里聽到這樣的聲音:他活著,跟死了一樣,要他有啥用!
是?。±瞎钪?,跟死了一樣。這樣的婚姻還要不要繼續(xù)?“喪偶式婚姻”,究竟為什么越來越多。到底拿什么來拯救“守活寡”的女人?
“我就兩只手!你要我搬磚頭,我就騰不出手來抱你;你要我放下磚頭,我就沒有辦法養(yǎng)活你”——這才是許多“守活寡式婚姻”的真實寫照。
再說說我自己。女兒兩歲半時,迫于生活壓力,我曾外出過一年。那時候,女兒剛牙牙學語,一連好幾個月見不到我。她就問媽媽:“媽媽,我有爸爸嗎?”
妻子告訴孩子說,你當然有爸爸,你的爸爸是個大忙人,過幾天就回來了。
可是,等我年底從外地趕回來時,可憐的孩子早已不認識我了。
整整一年,妻子一個人帶孩子,忙里忙外,打理我撂給她的一攤子瑣碎雜事。在外人眼中,她一直都是堅強的女人,但聽到女兒向她要爸爸的話,還是沒有繃住,只好抱著孩子哭。
我想,這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影像。男主人因為忙于工作,忙于應酬,整天早出晚歸,還有甚者,不得不拋家棄子,遠走異鄉(xiāng)去打拼,一年到頭都少有機會回家。
最近幾年來,由于長期忙于新媒體創(chuàng)作,我仍經常一個人去外地奔波,每次出去,都得好幾天。有時,妻子連我去哪兒了,都不知道。
有一次,她對我說,每次你走后,孩子都滿屋子找,每個房間都找一遍,然后就黏著我問,爸爸咋又不見了,他到底去哪兒了…….
聽了妻子的話,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我能想象那樣的場景,小女兒平時最黏我,每次下班回來,她都習慣性地跑過來抱著我的腿,手臂伸過來,讓我抱抱她。家里有我在的時候,無論吃飯、睡覺,還是下樓去散步,她都會點名讓我陪她。
小女兒很懂事,她似乎知道我很忙,所以趁我在家時,都格外珍惜我的陪伴。
我不在家的時候,妻子一個人承擔的太多太多。每每想起這些,心里既不安又內疚。
應該說,作為這個家庭的男主人,我缺席的時間太多太久。雖然這種利害關系,我心里比誰都懂,但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種種壓力,卻又別無選擇。
惟愿妻子能理解我更深刻些,也希望孩子們將來長大后,能原諒我所有的過失和無奈。
我向來都無意以任何形式來標榜自己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只是,耳聞目睹大家各式各樣的家庭故事,突然覺得,在一個完整的家庭里,男主人的缺席,不全都是因為“他太忙”。有一大部分,也由于“他太懶”、“他沒有責任感”。
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男人會認為妻子做家務、帶孩子是義務,是她的分內事,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女人天生就應該相夫教子,她們付出再多,都是理所應當的事兒。
在很多原生家庭里,妻子忙于操持家務,伺候一家老小,再苦再難,都得“打爛牙齒和血吞”;丈夫負責掙錢打拼,儼然一副“不拼死不倒下的決絕”, 只身在外,無論偷偷做了什么,都是家里的大功臣。
這種傳統(tǒng)家庭責任意識,往往也導致一種現(xiàn)象:妻子顧家,累到崩潰;丈夫玩游戲,輸到崩盤。
有些男人寧可下班后在辦公室里繼續(xù)玩游戲,都不愿意早點回家?guī)兔ν系?;也有些男人總是以單位太忙為借口,給老婆打個電話,兩句甜言蜜語,三句云天謊話,就又偷偷打牌,吃喝玩樂去了。
這樣的男人,你可以罵他懶,甚至說他太自私,實質上,這是一種不成熟。因為他們太不成熟,才沒有擔當和家庭責任感。
一個巨嬰背后,通常都站著一位全能的媽媽。
這些逃避家庭責任的男人,毋庸置疑,就是已為人父的巨嬰。究其成因,大部分都是因為他們在原生家庭里被嬌寵、被照顧、被保護得太周到了。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給廣大女同胞們提個醒:夫妻之間,往淺層次說,不過是兩人搭伙過日子,做妻子的千萬不要太能干。因為,你包攬的越多,他越是被慣著,而你越容易累到崩潰,最終卻孤立無援。
要知道,太多的時候,一個男人太懶、太不負責任,都是被你一點一點慣出來的。
還得說回這個難聽的字眼兒?!笆?/span>活寡式婚姻”究竟該不該繼續(xù)?一個長期缺失男主人的家庭,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兩個問題,誰也沒辦法回答。
單單就婚姻來講,有些女人面對苦難,能扛一輩子,也有些女人僅扛一陣子。
在兩性關系里,不是所有的不堪重負,都必須以分手而結束。如果從此刻開始改變,一定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那么,究竟該如何挽救“喪偶式婚姻”呢?身為男人,不妨做好這兩點:
能推掉的飯局,想盡一切辦法推掉。
“老婆一個人就在家,不行”——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說辭。
你替自己老婆分擔家務,沒人從心眼里笑話你是“妻管嚴”。即便是,這個名號很丟人么?太多的時候,你口中那些非去不可的飯局,并不是推不掉,只是你壓根就沒想過推辭罷了。
人家李嘉誠每周還能抽出時間陪家人吃頓飯,你敢說,你比他的應酬還多嗎?
身為一家之主,做事要有尺度。應酬固然重要,每周至少有一半時間,拿來陪家人吃飯,一點都不是矯情。
你應該想到,因為你的缺席,家里的飯桌上,可能有幾個人會食不甘味。
即便長期身處異鄉(xiāng),每天都要跟家里保持聯(lián)系。
就算你忙到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起碼每天臨睡前,向家里報告一聲。要知道,家里人會會因為跟你失聯(lián),而集體心神不寧。他們不求你的記掛,只希望你在外面平安就好。
沒錯。很多時候,你所面臨的現(xiàn)實很殘酷,有些遠方,你非去不可;有些離別,你必須承受。
因為,我們活著很貴。
在一份婚姻里,無論是留守在家,還是打拼在外,這一路前行,都需要互相理解和攙扶。
陪伴,比愛重要;愛,比給予重要;給予卻沒理解重要。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功課。真正幸福的夫妻,是相互輔佐,彼此照顧。物質不能擺平一切,陪伴和愛,卻能夠讓兩個人患難與共。
失守的,遲早要找回來,想辦法讓對方歸隊。
往后余生,有他陪伴,愿你不再孤單。